簡介
從20世紀10年代起,檔發加工業在許昌市逐漸興起,“假髮之都”許昌,也因時尚生意而名聞全球。原發加工成檔發後,色澤光亮、富有彈性、無異味兒、耐蝕耐磨。假髮行業已成為我市的特色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淵源
20世紀10年代,假髮在歐美已非常流行,被譽為“頭上時裝”。德國商人亨特來中國收購原料,許昌靈井泉店商人白錫和也看準了頭髮生意。兩人在泉店開設了一家發莊——德興義,坐地收購頭髮。剛開始,他們的生意比較清淡。亨特購買了大量“飛馬牌”鋼針,賒給貨郎,讓貨郎走街串巷,用鋼針換取頭髮。“找頭髮換針”這一行當迅速興起。從此,德興義門庭若市。後來,亨特把頭髮加工技術引入泉店,還無償贈送了梳子等加工工具。沒幾年,泉店附近的小宮、張橋、尊莊、唐莊等村的村民也紛紛乾起頭髮行業。白錫和之後,小宮村民鄭碩賢、鄭旭雲、張國榮等的頭髮生意做得較大。鄭耀離開設“新和號”,生意遍布全國各地:“走廣”(到廣州做生意)時,不吃別家飯、不喝別家水,意思是從許昌到廣州,一路上都有自家的分號,食宿問題都在自家的分號里解決。鄭耀離的玄孫鄭鴻福6歲起便跟母親學習加工頭髮,從未間斷,在總結前輩經驗的基礎上,整理出了一整套檔發加工技藝。鄭鴻福之子鄭有全繼承祖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步步把檔發生意做大做強。20世紀80年代,鄭有全在本村成立了許昌縣小宮工藝毛髮廠;於1990年10月在倒閉的許昌縣電線廠原址上重建許昌縣發製品總廠;1993年3月,與外商合資成立了河南瑞貝卡發製品有限公司。1999年11月,瑞貝卡完成改制,成為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在上海證交所上市。從檔發加工到發製品研製,鄭有全帶動了成千上萬的農民從事人發收購、加工和銷售。現在,許昌從事檔發加工及相關行業的村莊有100多個,檔發及發製品銷往福建、浙江、江蘇、廣東、河北、四川及歐美、非洲國家。
基本內容
檔發傳統製作技藝有蒸、洗、撕、掛、拉等工序。在蒸鍋里加足量的水,放上籠篦,將頭髮一層層均勻地鋪在籠篦上,蓋上蓋子蒸60—90分鐘。洗的時候,要用40℃—50℃的水。每50公斤水裡加500克蘇打粉、少許燒酒。把蒸過的頭髮散開放入溫水,不停地翻動,30分鐘後撈出,用清水沖洗後擰擠控水,攤開晾曬至九成乾收起。將蒸洗後晾乾的頭髮撕亂,使其不成批兒、成綹,否則拉出的頭髮含檔不均。同時,把白髮挑出來。把撕亂的頭髮掛到單篦上,兩端抽齊。把頭髮從單篦上取下,一層層鋪到拉床的底篦上壓實,然後將上篦對準下篦壓緊,把頭髮牢牢卡在雙篦之間。用鑷子先將一端拉齊,鋪到篦子上,再拉另一端。按照拉床上的檔距,從長到短依次往下拉。拉下的頭髮夠一把時,隨即扎把,分檔放置。拉檔時,使用鑷子要穩、準、狠。雙手要緊密配合,一手拉一手接,接過頭髮要握緊。否則,隨手拉出、隨手脫落,前功盡棄。頭髮經兩檔拉出後分檔歸類,將同檔的頭髮合成標準把,用梳子理順,再用布包起來。包時露出一寸發頭,用小拍板均勻有力地拍打把頭,將把頭的頭髮拍齊。把頭髮紮起成束,即可上吊鉤。將發把掛在吊鉤上,自上而下捋緊。按照扎把規格扎完線道,用鉗子將扎線收緊,打成死結,以防止髮絲上下移動。扎過線道的發把,要粗細適中。扎線道要均勻一致,各個檔次的標誌要扎全,讓人一看就明白是多長的檔發。發束分檔後,用鍘刀鍘切。鍘切時,一定要按照鍘床上的刻度和發束上下的長度,按緊猛力鍘切。不齊者用剪子修整。檔發質檢合格後即可裝箱。
主要價值
檔發傳統製作技藝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檔發傳統製作技藝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產物。檔發色澤光亮、富有彈性、無異味兒、耐蝕耐磨且重染著色性能好,製成發製品後不易變形,被讚譽為“許泉發”。檔發發把整齊,便於儲藏和運輸。檔發加工是把頭髮的長度按英寸計量分檔:4英寸長的用2道白線綑紮,稱2檔;6英寸的用3道白線綑紮,稱3檔……依此類推到32英寸16檔。“檔發”一詞便源於此。頭髮分檔後,發把的檔次一目了然,便於交易和深加工。檔發傳統製作技藝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發製品產業作為許昌的特色產業,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發製品遠銷海外,賺取大量外匯;檔發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發製品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另外,以檔發為原材料製作的發製品種類很多、用途很廣,如戲劇演出時使用的髭扣、拂塵、發網、甩髮等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假髮、髮飾品配件等。同時,發製品行業的興旺發達,為當地的戲曲藝術事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各類戲具產品的出現,為舞台演出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道具。眾多影視製作公司也紛紛訂購戲具產品。更重要的是,許昌經營檔發,並不具備原材料、技術等優勢,但發製品行業發展成頗有影響的特色產業,為本地經濟發展探索出了一種極具借鑑性的創業模式。“假髮行業百餘年的變遷,見證了許昌人奮發圖強、敢闖敢為的開拓精神和善於把握機遇的市場意識。
工具
主要有拉床、篦子、尺子、鑷子、大小梳子、鍘床、鉗子、拍板、吊鉤、剪子、線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