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信用代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以金融業務為基礎,按照一定規則賦予每一個機構在全國範圍內唯一、不變的編碼。機構信用代碼以結算賬戶開戶許可證核准號為基礎編制,共18 位,包含有準入管理部門類別、機構類別、行政區劃代碼等內容。
二、什麼是機構信用代碼證?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承載機構信用代碼的證書。機構信用代碼證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式樣和內容,記載機構信用代碼、機構名稱、註冊地址及發證單位等信息。
三、機構信用代碼證有什麼用?
機構信用代碼證已逐步在人民銀行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徵信業務、信貸業務、賬戶業務、現金業務、票據業務、外匯業務等領域推廣套用,將成為金融系統及其他經濟領域機構客戶身份識別的重要手段,成為機構的“經濟身份證”。機構在人民銀行和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業務時,出示機構信用代碼證,可以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
四、哪些機構可以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從事經濟活動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以及其他組織均可申領機構信用代碼。
五、機構在哪裡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
機構可按當地人民銀行規定,向當地人民銀行或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
六、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需要費用嗎?
機構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不需要任何費用。
七、申領機構信用代碼證需要提交什麼材料?
機構申請機構信用代碼證應提交以下資料:
(一)機構信用代碼申請表;
(二)機構成立時的批准檔案或登記證書、營業執照等;
(三)機構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納稅人的,出示稅務登記證;
(四)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及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
(五)機構介紹信或授權書;
(六)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八、機構信用代碼系統記錄哪些信息?
人民銀行建設了機構信用代碼系統對外提供服務,機構信用代碼系統記錄機構的基本信息,如名稱、登記註冊部門、註冊地址、成立日期等,以及機構已有的其他代碼,如登記註冊號、納稅人識別號等。機構信用代碼系統通過存儲機構的信用代碼和其他已有代碼,實現機構信用代碼與其他代碼的索引和關聯查詢功能。
九、怎樣查詢機構信用代碼系統信息?
機構可按照人民銀行的規定,在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或銀行業金融機構申請查詢機構信用代碼信息。
十、機構信用代碼的使用優勢有哪些?
(一)經濟性強。機構信用代碼以結算賬戶開戶許可證核准號為基礎,與機構的經濟和信用活動密切相關。機構信用代碼系統已套用於人民銀行企業徵信系統,通過機構信用代碼可以便捷查詢企業的信用報告。
(二)覆蓋面廣。機構只要有經濟活動,就必須開立和經常使用存款賬戶,機構信用代碼涵蓋了所有從事經濟活動的機構。
(三)實用性高。機構信用代碼系統將機構信用代碼與其他機構代碼建立起對應關係,通過查詢機構信用代碼系統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某機構在其他部門領取的代碼信息。
(四)便捷性高。全國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連通了機構信用代碼系統,機構在開展經濟活動、辦理金融業務時,均可對機構信用代碼信息進行查驗和更新。
十一、怎樣修改機構信用代碼系統信息?
認為本機構在機構信用代碼系統中的信息有誤的,機構可向發放機構信用代碼證的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或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異議申請,並提交證明代碼信息有誤的相關證明資料。
十二、機構信用代碼與其他機構代碼有什麼關係?
機構信用代碼與其他部門各類機構代碼互不矛盾、互不替代、互不影響。機構信用代碼是現有各類機構代碼連線的橋樑,通過機構信用代碼可以把現有各類機構代碼連線起來,實現信用信息共享。
十三、建立機構信用代碼制度有什麼意義?
(一)輔助金融機構開展客戶身份識別工作。機構信用代碼具備的唯一性及機構信用代碼系統豐富的客戶背景信息查詢來源,有助於金融機構識別機構客戶身份,提升反洗錢工作效率,逐步解決機構身份資料多頭髮放、各自獨立、難於相互印證的難題,減少金融機構多頭核實信息的工作環節和成本投入。
(二)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機構信用代碼與結算賬戶開戶許可證核准號密切相關,覆蓋所有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往來的經濟主體。通過機構信用代碼,能夠便捷、迅速地實現銀行內部、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整合與共享,為各類經濟主體享受全國範圍內統一、優質的金融服務提供便利。
(三)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通過建立與現有代碼的對應關係,機構信用代碼能夠發揮查詢檢索功能,促進各部門、各行業的信息共享;機構信用代碼全國通用,能夠提升機構的信息透明度,促進機構加強自身信用管理,提升社會信用意識;機構信用代碼結構清晰、含義明確,能夠分機構類別、機構性質、行政區劃等不同口徑進行統計分析,為巨觀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參考。
相關詞條
-
公民信用代碼
公民信用代碼,是國家統一信用代碼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公民身份證為基礎的數據代碼,包含公民的金融、工商登記、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等信用信息。公...
簡介 推行歷程 包含信息 影響 弊端 -
機構信用代碼證
機構信用代碼是從信用的角度編制的用於識別機構身份的代碼標識,共18位,它復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等各類機構,是各類機構的“經濟身份證...
名片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相當於讓法人和其他組織擁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身份證號”,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2015年6月4日,國...
基本情況 代碼介紹 發展歷程 構成特點 -
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意味著每位公民和每家機構,今後都將有自己的信用代碼...將很難“潛水”。 業內人士指出,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將是信用信息主體唯一的、不變的代碼,是實現信用信息資源共享所依託的橋樑。分析人士認為,建立公民...
意義 連結 -
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是指企業和消費者個人在其社會活動中所產生的、與信用行為有關的記錄,以及有關評價其信用價值的各項信息。
簡介 建設方向 共享機制 經驗啟示 -
信用評級
信用評級又稱資信評級是一種社會中介服務,將為社會提供資信信息,或為單位自身提供決策參考。最初產生於20世紀初期的美國。1902年,穆迪公司的創始人約翰·...
基本簡介 評級分類 評級方法 重要性 程式 -
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也稱國家信用管理體系或國家信用體系。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社會信用體系是以相對完善的法律...
簡介 建立背景 基本特性 構成要素 歐美模式 -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是經中央編委批准成立,負責管理全國組織機構代碼工作的職能機構,直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統一組織、協調和管...
簡介 政策法規 組織機構 研究交流 百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