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橋頭鎮]

橋頭鎮[江西省泰和縣橋頭鎮]

橋頭鎮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西部,井岡山腳下,面積253平方公里,是泰和縣國土面積最大的鄉鎮。全鎮現有人口1.5萬,轄1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省“八五”重點水利工程裝機1.28萬千瓦的南車水庫位於境內,是江西省用材林基地鄉鎮之一。 橋頭鎮耕地面積1.5萬畝,山林面積26萬畝,其中竹林面積7萬畝,森林覆蓋率82.1%,活立木蓄積量110萬立方米,年產毛竹量40—80萬支,經濟以林業為主,主產原木、毛竹、竹筍、香菇、木耳等。鄉鎮企業及個體私營企業有22家,個體工商戶230家。2003年完成財政收入任務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8元,地方特色產品有筍乾、香菇乾、竹筍、黑木耳、生薑、臘八酒、客家燻肉、客家小魚乾、客家豆腐等。

簡介

橋頭圖集(泰和圈) 橋頭圖集(泰和圈)

橋頭境內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植被保護良好,植物種類繁多,已由國家林業局批准立項的國家級白鷺湖森林公園和白鷺湖風景名勝區就在境內。自然生態景觀資源豐富,歷史人文景觀眾多,加之民風淳樸,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具備開展生態旅遊的良好條件。轄區內主要景點現已納入吉安市旅遊“十五”規劃中的“大井岡”旅遊範疇,列入精品線路“大井岡革命文化和生態旅遊線路”之中。依託“井岡山”這一著名旅遊品牌,大力開展橋頭特色的生態旅遊,旅遊經濟發展前景極為看好。現已有白鷺湖國家森林公園、井岡楠木林度假村、井岡大漂流、朝仙崖文天祥抗元舊址高紫名山等景區(點)對外開放。

橋頭鎮交通便利,通訊方便,投資條件優越,泰井高速公路、319國道穿境而過,是通往井岡山的咽喉要道。距井岡山市20公里,吉安市35公里,井岡山火車站30公里,井岡山飛機場15公里。橋頭鎮電能充足,電價優惠,是外商投資的熱土。開發成功的項目主要有旅遊、休閒觀光、竹木加工、天然飲用水等。

行政區劃

橋頭鎮行政區劃 橋頭鎮行政區劃

全鎮下轄12個行政村:小山村、店前村、毛家村、津洞村、黃陂村、春和村、東山村、湛口村、中坪村、西池村、石壁村、水坑村;1個社區:橋頭社區。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15547
8421
7126
家庭戶戶數 3305
家庭戶總人口(總) 14099
家庭戶男 7332
家庭戶女 6767
0-14歲(總) 3522
0-14歲男 1834
0-14歲女 1688
15-64歲(總) 10904
15-64歲男 6033
15-64歲女 4871
65歲及以上(總) 1121
65歲及以上男 554
65歲及以上女 56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4283

經濟

橋頭鎮白鷺湖森林公園 橋頭鎮白鷺湖森林公園

200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000萬元,同比2001年實現翻一番目標。實現了財政總量新突破,財政收入完成177萬元(剔除農業稅),同比2001年增長5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12元,同比2001年增長69%。全鎮經濟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經濟總量邁上了新的台階。一是財稅工作穩中求進。我鎮克服財政基數高,財政壓力大的影響,採取有力措施,培植新興稅源,加強車輛使用稅、契稅的征管,嚴把支出關,杜絕了稅收“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全部實現了收支平衡。二是招商引資水平不斷提高。通過走大規模、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資路子,立足誠信服務,強調以商招商,親緣招商,加強跟蹤問效,著力最佳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項目幫扶力度,營造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圍。近5年,分別引進了嘉泰木業、施普潤農藥有限公司、信達運輸公司、涌銀稀土加工等多家工業企業,其中2006年完成引進外資200萬美元,內資7200萬元,啟動民資2100萬元(含全民創業300萬元),較好地完成了縣委、縣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旅遊業蓬勃發展。整合旅遊資源,推出橋頭一日游,初步打造了白鷺湖國家森林公園、高紫名山、朝仙崖、楠木林度假山莊、井岡漂流等為一體的精品線路。近5年,平均每年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二是不斷加大旅遊宣傳力度,先後舉辦了“吉安人游泰和”、“泰和人游泰和”旅遊首發式和三屆楠木林旅遊推介會,一屆橋頭旅遊文化節,有力地宣傳了我鎮的旅遊資源,提升了橋頭在外的知名度。三是規範整頓旅遊市場,維護旅遊健康發展秩序。2006年通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協調旅遊各相關部門,加大了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和取締了非法經營的旅遊景點,營造出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近五年年均實現旅遊稅收均達30萬元,轉移勞動力500多人。

橋頭鎮謝家村 橋頭鎮謝家村

產業結構調整特色凸顯。依託我鎮特點和優勢,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一是農民在種植結構上得到較大改進。在旅遊業的帶動下,民眾大力發展市場前景較好的產業。津洞村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農業”,共種植袋裝高溫菇50萬袋,每袋可獲利潤2.5元,有力激發了農民種植香菇的積極性。目前,我鎮已初步建立了小山村的“反季節”西瓜基地、水坑村的“魚腥草”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津洞村的袋裝香菇基地,真正實現了“一村一品”的總體戰略。二是畜牧業在品種、技術和規模上得到較大發展。以山羊養殖協會為龍頭,抓好了山羊良種引進、病害防治、養殖技術、銷售難等問題。2006年山羊出欄淨增550頭,存欄淨增3000頭。利用山區坑尾和南車水庫庫尾優良草場大力扶持養牛戶發展規模養殖,全鎮養牛存欄淨增500頭,其中養牛10頭以上達23戶。三是林業得到長足發展。林業產權改革激發了林農投資林業的熱情。自林改以來,新造林1200畝,低產林改造6000餘畝,筍竹兩用林改造10000餘畝,去年8月份全國林改工作現場會在我鎮石壁村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參觀後,對我鎮的林改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基礎建設成就顯著。一是多方籌資,確保了鎮綜治司法大樓、衛生院住院大樓等工程的全面實施,其中鎮綜治司法大樓已於2006年5月順利竣工並交付使用,衛生院住院大樓主體工程已完工,並將交付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