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鄉[甘肅文縣橋頭鎮]

橋頭鄉[甘肅文縣橋頭鎮]

橋頭鎮位於文縣北部,洋湯下游,是全縣人口最多的鄉鎮之一,占全縣農業總人口的10.2%。東靠臨江鎮、梨坪鄉,南接尖山鄉、城關鎮,西連石坊、堡子壩鄉,北接屯寨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3公里,地域面積22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44%。鎮政府駐地橋頭壩,距縣城65公里,海拔1000米。2014年12月24日經甘肅省民政廳批准撤銷橋頭鄉改為橋頭鎮。2015年7月1日正式揭牌成立橋頭鎮。

地理

橋頭鎮位於文縣北部,洋湯下游,是全縣人口最多的大鎮,占全縣農業總人口的10.2%。東靠臨江鎮、梨坪鄉,南接尖山鄉、城關鎮,西連石坊、堡子壩鄉,北接屯寨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3公里,地域面積22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44%。鎮政府駐地橋頭壩,距縣城65公里,海拔1000米。

全鎮轄23個行政村(橋頭、宅子坪、為頭、楊家山、扎河、劉家灣、豐坡、草坪、建華、黃家、固鎮、張家灣、大成家、張家壩、坪上、安子坡、羅家坪、桂花、廟坡、新寺、新舍、椿樹坪),117個合作社,134個自然村,5061戶,21740人,勞動力9855個。全鎮大村大寨較多,千人以上的村有13個。全鎮耕地面積28661畝,其中水田893畝,水澆地9356 畝,旱地18412畝,梯田26280畝,經濟林果2萬畝,紋黨1260 畝,農民人均耕地1.32畝。2001年,全鎮經濟總收入1658萬元,其中多種經營收入955萬元,糧食總產量496.6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279公斤,人均純收入512元。

村部歷史

橋頭鎮,以其駐地橋頭村而得名,是文縣開發最早的農耕區,百頃山新寺、新舍和為頭等大村寨就是例證。按地域又可分為河壩、為頭、羅家坪、草坪四大片。60年代曾設羅家坪鄉,轄新寺、新舍、羅家坪、安子坡、廟坡、桂花等村,後合併為橋頭鄉。212國道穿境而過,縣鄉公路“趙天路”在趙家壩與國道相連,逆洋湯河經屯寨鄉,直通天池湖畔。趙家壩“十二拐”公路,曲徑高路入雲端,疑似銀龍舞蹁躚,為212國道線上一大奇觀。境內溪流眾多,水利資源較豐富,洋湯河流經全鎮。此外還有燕兒河、草坪河、建華河、大成家河等溪流。

境內山大溝深,村民大多居住洋湯河兩岸高半山,長期以來交通不便,近年來廣大農民劈山築路,大部分行政村通了公路,交通狀況大為改善。境內降雨量少,氣候乾燥,無霜期短。歷史上是縣內主要產糧區,主產小麥、玉米、水稻、洋芋、蕎等。經濟作物有紋黨、當歸、花椒、核桃、蜂蜜等,是全縣花椒主產區,近年又開始廣種油橄欖。境內新寺、新舍有“左百頃,右百頃”之稱,因地塊大、土質好聞名全縣,但旱災頻繁,產量不穩。為頭、扎河村一帶亦有大塊平坦良田,被民眾稱為“天然水平梯田”。

橋頭鎮人類活動較早,廟坪和張家壩發現新石器馬家窯文化。相傳“固鎮”一地有城牆、大兵寨遺址,是值得可考文化層現象。鎮政府所在地橋頭壩,據考證為漢魏時的陰平治所,改革開放20多年來發展很快,上世紀80年代前僅有燕兒河橋以下約百米長街道,80年代后街道向燕兒河橋以上延伸,今已建成一條五、六百米長頗具規模的街道,飯館、店鋪、髮廊、錄像廳一家接一家,白日熱鬧非凡,入夜燈火輝煌,常住人口2000多人,成為文縣北部最大的城鎮。橋頭壩集市悠久,是僅次於碧口的全縣第二大集市,為文武兩縣10鄉農副產品集散地,建有面積10餘畝的農貿市場。每逢農曆一四七集日,,臨江片7鄉以及毗鄰堡子壩鄉、武都外納等鄉農民紛至沓來,趕集者達數千上萬人,擦肩接踵,熱鬧非凡,各種山貨擺滿農貿市場和街道,交易十分紅火,尤以臘月集市最為興旺。

鎮境內橋頭壩設有完全中學——文縣四中,為臨江片7鄉鎮學生就讀高中的學校,在校初、高中生達800多人。其前身為農業中學,1969年招收首屆國中學生,1972年成立文縣四中,招收首屆高中生,鼎盛時期僅高中部就有300多學生。30多年來,累計培養4000多名高、國中畢業生。臨江片7鄉鎮的鄉鎮領導、鄉鎮幹部、村社幹部,85%以上是四中畢業生。不少學生畢業後還分赴各地參加祖國建設,有的成為專家、學者、軍官、企業經理、領導幹部。近年來,因諸多因素,高中部生源減少,縣政府採取救助貧困生的辦法,高中生源開始回升,這座臨江片的最高學府將迎來發展史上的“第二個春天”。

境內有一著名山嶺——高樓山,因西北方有一山包形似高樓而得名,主峰海拔2100多米。植被良好、林木繁茂,土地資源豐富,1958年建高樓山國營農場,總面積15000畝,其中耕地500多畝,原屬縣辦勞教農場,1959年歸省農墾局管轄,1966年下放為縣辦農場,1969年改為“五七”幹校,1970年恢復為縣辦農場,1992年再次收歸省農墾局。主要以種植紋黨和農作物為主,同時大搞營林綠化。80年以來,縣直機關和當地民眾渾汗10年,營造千餘畝馬尾松、油松等人工林,為高樓山披上新綠,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