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9年全村計畫經濟總收入達到2500萬元,比上年增加500萬元,增長20%,農民人均收入力爭達到56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增長5.4%,村級集體經濟淨收入達到50萬元,比上年增加15萬元,增長30%。工程建設
2009年著力建設“十大”綜治工程生態景觀工程
按照生態適應性、生活有序性、經濟延伸性和視覺效果性、全民素質強化性要求,將單純環境整治與農村生態景觀建設緊密結合,打造富有橋河特色的生態景觀,促進農村環境整治提檔升級。一是結合村組公路建設,集中居民點建設和新型集鎮建設,打造庭院綠化體。其中通村公路3100米、組級公路5500米、新型集鎮街道1500米,按一定距離統一布局,沿路栽植直徑達70毫米粗具有常青、美化性質的混交樹種5500株,在集中居民點按照綠、香、美、淨、亮“五化”原則簇擁式的點綴綠化體,以形成全村生活功能與景觀效能俱佳的村莊生態植被系統。二是結合村部建設,打造集塊性、功能性、陽光性的村務公開欄,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和黨員民眾教育培訓中心,以強烈的視覺和規範的運作有力活躍和強化精神文明建設。住宅建設改造工程
按照生產生活方便、節約保護耕地、建築風格迥異原則,對全村分散在16個灣村居住的240戶居民實行遷戶囤地,集中建設6個居民小區,其中特別分散的一組張灣、二組尹灣2008年完成遷戶囤地,三組上姜灣、四組童家台2009年完成遷戶囤地,2010年全村所有分散居住農戶遷戶囤地並集中於6個居民點居住,同時,全村危房和所有土坯戶全部消滅。“一建三改”
按照清潔、衛生、環保、節能原則,全面開展以建設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為主要內容的“一建三改”生態家園工程建設,其中2008年建設沼氣池200口,2009年建設210口,2010年達到全村所有居民戶全部配套沼氣池,使全村清潔衛生條件和空氣淨化環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變。道路建設工程
結合“村村通”工程實施,通過“一事一議”和政府適當補貼的方式籌措資金,解決通村公路硬化問題,將現有310米油碴路進行改造,達到四級公路建設標準。通組公路用三年時間進行硬化,2008年完成30%,2009年完成40%,2010年全部完成。對集鎮1500米道路安裝路燈40盞,通村公路安裝路燈124盞,2009年完成50%,2010年全面完成。安全飲水工程
一是集鎮對集中居民區428戶,2750人,利用江漢油田三機廠(龍泉一號泵站)地下水配套,無塔供水設施和其它配套設施,對集鎮管網重新安裝自來水管網,解決居民生產生活問題;二是對分散的350戶居民採取分年度打機井,解決飲水問題。其中,2008年完成170戶,2009年完成180戶,使安全飲水面達100%環保清潔工程
以“五清”為目標,即清垃圾雜物、清亂搭亂建、清亂堆亂放、清污水淤泥、清各種路障,實現柴草歸院、垃圾歸點、畜禽歸圈、污水歸池,按照“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要求,搞好河道、溝渠、堰塘綜合治理,清理污染水塘10座,集鎮配套下水道2000米,設定垃圾桶500個,建垃圾填埋場1處,配套灑水車、垃圾車各一輛。組建橋河村衛生保潔隊,監督並執行對垃圾實行定點存放,統一歸集,定時清運,集中處理。農民健康工程
一是建一棟300平方米健康知識培訓教室,配套桌椅150套,開展對農民健康教育,輪訓每戶每年不少於2人,培訓人數不少於800人/次,;二是搞好村級衛生室達標建設,確保2009年完成標準化衛生室建設。體育場地建設工程
建設村級村民健身場,面積2380平方米,設定籃球場、桌球桌、羽毛球場、健身路徑場等體育健身設定。基礎建設配套工程
一是2009年完成2000平方米農貿市場建設,解決馬路菜場問題;二是2009年建380平方米農家超市一座;三是2009年完成一所幼稚園建設工程。同時配套自來水、下水道、公廁和綠化建設。文化建設工程
2008年完成農家書屋建設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搞好舞獅隊、籃球隊建設,做到一月一場電影,讓老百姓享有基本文化權益。2009年每個組興建一戶文化科技中心戶。同時做到通訊網路、電視、寬頻網路覆蓋全村。橋河村八成農戶年收入過萬元
春耕生產時節,京山縣橋河村黨支部副書記裴銀洲開挖了20畝魚池,辦起了年出欄100頭生豬的養豬場;黨員楊望喜辦起了10000隻的養雞場;黨員裴重陽投資10多萬元購回了收割機、插秧機、旋耕機等全套農機設備。據統計,在黨員的帶動下,該村224戶村民已分別選準了種植養殖、加工、運輸生產項目。 橋河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窮村莊,2002年底,在武漢從事糧油經營的村民邵言紅放棄自己的事業,回村挑起村支書、村主任重擔,他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科學謀劃發展,動員40多名黨員開始摸索種植養殖業、加工業,一年下來,部分黨員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先富起來的“領頭雁”聯幫困難村民,為他們解決技術、資金問題,實行捆綁發展, 80%以上的農戶年收入過萬元,全村去年人均純收入達6580元。橋河村石材資源豐富,針對過去10多家經營戶無序開發的現象,村黨支部引入“公司+基地+支部”的公司理念,整合各開採點,成立了橋河村石料有限責任公司,由黨員、幹部、民眾代表參與管理,做到統一協調,規範經營,可持續開發,村集體收入由上年的10多萬元增加到60萬元。村支部還引進江西客商利用豐富的稻米資源成立了清河油脂廠,提煉油脂後的稻殼又是養殖戶搶手的飼料,產業鏈輻射到周邊3個縣市2000多家種植養殖戶和10多家糧食加工企業。橋河村還及時成立清河油脂廠黨支部,實現村企聯建。今年,該企業已吸收60餘位村民家門口就業,增加村民收入100餘萬元。
橋河村黨支部還積極探索社會事業發展模式,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他們將集體企業收入的可用資金“打包”,成立了育才、長壽、新農村發展等“八大基金”,每一種基金都對應成立由老黨員、老鄉親組成的協會,按章程管錢、理事,村里先後投資100餘萬元鋪通村主幹油路,進行電力擴容,興建農民公園、籃球場,成立舞獅隊,建農家書屋,改善基礎設施,豐富村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