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因原治所在地河邊有灘,灘上有橋,橋頭有樓,故而得名為橋樓灘。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1年置橋樓鄉。
1958年,實行政社合一制度,橋樓鄉改為橋樓人民公社。
1984年,實行政社分設,恢復設定橋樓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橋樓鄉位於閬中市西北部,距閬中市區41公里。東與蒼溪縣禪林鄉接壤,南連閬中市思依鎮、河樓鄉,西臨劍閣縣香沉鎮,北接劍閣縣羊嶺鎮,幅員面積 42.5平方公里。
地形
橋樓鄉屬低山區,一般海拔550米至650米,最高的老牛山,海拔為848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 ,橋樓鄉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共84個村民小組(居民小組)。
•社區:橋樓灘社區;
•行政村:落陽村、界坪村、老牛山村、長新村、南山村、百花村。
經濟
橋樓鄉產業以種養業為主, 常年外出務工人口在4000人以上;經濟作為以中藥材、花生、大豆為主,以葛根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在500畝以上。年出欄生豬5000畝,外出務工收入每年達1000萬元。
橋樓場鎮建設在周圍鄉鎮中首屈一指,建成區有0.5平方公里,常駐居民有251戶,1500餘人。至2011年,投資150餘萬元,硬化街道1.2公里,安裝路燈30盞,新建垃圾場一處。由於橋樓場地處三縣交界,所以高貿活躍,自古有“牛飲三縣水,雞叫三縣鳴”的美譽。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1年,橋樓鄉有中心校1處,幼稚園2所,在校學生69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橋樓鄉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10個。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橋樓鄉有農業中心1個,宣傳文化中心1個, 廣播站1個,老年協會1個,廣播、電視、通訊設備全面達好。
集鎮
2011年完成了2.5平方公里場鎮規劃修編。2011年3月,橋樓鄉委託村規院對該鄉2.5平方公里場鎮進行了規劃修編,並在場頭製作安裝了5X8米的規劃效果圖。聘請了兩名專職保潔人員,堅持集中整治和專業隊保潔相結合的方式,每月6日和23日,鄉政府組織機關和各部門工作人員,學校師生開展集中整治,專業隊每天徹底清掃一次,堅持日常保潔,實現了場鎮清潔化。硬化街道350米。投資8萬元修建110平方米公廁一所,在場鎮安裝垃圾桶30隻,在政府內和學校內建垃圾中轉池兩個。投入3萬元在主要街道安裝路燈20盞,實現了場鎮亮化。綠化了街心花園,在花園周圍帖了瓷磚。改造了橋樓場自來水工程,解決了場鎮150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征地2畝,建成了垃圾集中填埋場。
人口
截至2010年末,橋樓鄉共有農戶2434戶,人口8663人。
總人口 | 7281 |
男 | 3670 |
女 | 3611 |
家庭戶戶數 | 2351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7244 |
家庭戶男 | 3637 |
家庭戶女 | 3607 |
0-14歲(總) | 1552 |
0-14歲男 | 795 |
0-14歲女 | 757 |
15-64歲(總) | 5177 |
15-64歲男 | 2619 |
15-64歲女 | 2558 |
65歲及以上(總) | 552 |
65歲及以上男 | 256 |
65歲及以上女 | 29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7052 |
著名人物
落下閎:春節老人、古代天文學家。
據《華陽國志》、《保寧府志》記載,該鄉是著名天文學家落下閎的故里,落下閎早年和晚年都曾隱居在該鄉的高陽山麓觀天測地,研習天文,從而在這些地方遺留下大批古天文遺址。橋樓鄉獨特的地貌,豐富的古天文資源,不斷引起國內外天文學專家、學者們的重視,他們絡繹不絕來到橋樓進行天文考古研究;同時,該鄉還是一座民俗文化的“富礦”,民歌、燈戲、舞草龍、說春、鞭春牛等民間文藝活動傳承久遠,生生不息,爭取“中國民俗文化之鄉”桂冠的條件也很充足,天文文化、春節文化、民俗文化一起怒放,構成了該鄉燦爛的文化奇觀。
2014年5月12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國際天文學會天文史委員會副主席孫小淳帶著一批國內頂尖級的天文學家深入落下閎的故里橋樓鄉展開古天文考古調研後,對這裡豐厚的天文文化資源讚不絕口,建議橋樓鄉和中科院自然科學院聯手,將該鄉打造成“全國青少年古天文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