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樂平雪梨瓜果實肉色青中帶白,肉質爽甜汁多,香氣濃郁,風味獨特,口感特佳。
雪梨瓜形近圓,頂部稍小,單瓜重300—500克。表皮光滑,前期深綠色,並逐漸變淺綠、白綠、白色。完全成熟時表皮白中帶有些許金黃色。
產地環境
雪梨瓜是一種喜溫耐熱的作物,生長適溫為20—30℃,一般在30℃以上、35℃以下也能很好地生長結果,生長溫度最高可達45—50℃,低於13℃時,植株的生長才受到抑制,5℃時發生凍害。苗期莖葉的生長對低溫有一定的的適應性,果實發育成熟期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對晝夜溫差要求不太嚴格。植株正常生長發育要求每天10—12小時日照。生長期間需水量大,耐濕性較強,但不耐澇。果實成熟期內要求較低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低時,果實的品質也好。種植的土壤要求透氣疏水。土壤pH值以6—6.8為宜,但對酸鹼度的要求不十分嚴格。樂平鎮有充足的陽光、較高年平均氣溫、優質的水資源和擁有大片的沖積沙土、河灘地和丘陵地,土壤疏鬆透氣。2—11月份無論是溫度、光照和水分的供應,都完全符合香瓜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所以樂平雪梨瓜表現出非常好的品質風味。樂平鎮有充足的陽光、較高年平均氣溫、優質的水資源和擁有大片的沖積沙土、河灘地和丘陵地,土壤疏鬆透氣。2—11月份無論是溫度、光照和水分的供應,都完全符合香瓜生長所需要的條件,所以樂平雪梨瓜表現出非常好的品質風味。
歷史淵源
甜瓜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詩經》中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中田有廬、疆場有瓜”,眾多學者認為此“瓜”即為甜瓜,更直接的證據來源是在距今4000年前的文化遺址(吳興錢山漾)發現了甜瓜種子,1972年發現的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也出現了薄皮甜瓜的種子。甜瓜的形狀、皮色多種多樣,《王禎農書》記載:“瓜品甚多,不可枚舉。以狀得名則有龍肝、虎掌……以色得名則有烏瓜、白團……”
三水樂平種植甜瓜由來已久,據民間調查,三水樂平約在明末清初由中原引進甜瓜並開始種植。樂平民間流傳著雪梨瓜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三水大旗頭古村的一段典故。話說清朝振威將軍鄭金,樂平人氏也,因其母辭世返鄉守孝,慈禧下旨撥款賜建豪院(即現在的大旗頭古村)。豪院落成慶典之日,四方官員、鄉紳皆來祝賀,鄭金大排宴席款待。酒過三巡,鄭金已有醉意,此時一同宗族人獻上一瓜為其解酒。瓜開香飄滿屋,食之滿口清涼,甜如蜜汁,頓時酒意全失,遂問此為何物?鄉人答有叫香瓜,有叫甜瓜,也有叫蜜糖埕的,未有統一稱謂,是本地之產物。鄭金稍作思考後說,此物形似北方雪梨,就稱雪梨瓜吧。雪梨瓜之名從此在本地叫開。
據舊時三水縣誌記載:雪梨瓜主要集中在樂平栽種,一年兩熟,適宜崗地生長。解放前種植面積已達數百畝。由於樂平鎮的土壤為沖積土居多,疏鬆透氣,光照充足,氣候溫暖、水源豐富,而且水質優良,排灌方便,是雪梨瓜理想的生長環境,因此形成了雪梨瓜在當地應有的優良品質特性。過去由於種種的原因,雪梨瓜在當地只是零星分散地種植。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三水樂平鎮逐步成為廣州、佛山、深圳等大中城市的蔬果供應基地,樂平鎮的雪梨瓜生產才有了發展的機會,並以其出眾的品質使“樂平雪梨瓜”的稱謂不脛而走。
生產情況
雪梨瓜在樂平生產有較長的歷史,早在20世紀7、80年代已經有一定的種植規模。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後,雪梨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06年種植面積有10000多畝;2007年種植面積達14000多畝;2008年春植約8000多畝,全年種植面積超過18000多畝,總產量超過2.25萬噸,產值達7650多萬元。
在20世紀初,隨著雪梨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雪梨瓜不能連作的缺點逐步凸現出來,嚴重製約著該鎮雪梨瓜種植業的發展。為解決這問題,在鎮農辦牽頭下,聯合區農業局、省農科院,爭取區科技項目的資金支持,經過幾年的研究實踐,通過嫁接育苗技術(即以白瓜苗為砧木,以雪梨瓜苗為接穗,能徹底解決由於連作而發生枯萎病,有效率達95%以上。嫁接育苗技術在2006年初研究成熟,並在鎮農辦的大力推廣下,當年種植嫁接苗5000多畝。2007年,已發展起四個雪梨瓜嫁接育苗場,雪梨瓜種植面積超過14000畝;2008年春植雪梨瓜8000多畝,全年種植面積達18000多畝,已發展起六個雪梨瓜嫁接育苗場,年產雪梨瓜嫁接苗600萬株。
2010年,樂平鎮種植雪梨瓜面積約14000畝,其中協會會員種植面積5000多畝。
產品榮譽
2009年09月,樂平雪梨瓜獲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樂平雪梨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銀輝。
二、立地條件。
土壤為沖積沙土、河灘地、丘陵地,土壤有機質含量≥1.2%,土壤pH值5.5至6.8。
三、栽培管理。
1. 栽植時間:2至9月份。
2. 栽培方式:起高畦,地膜覆蓋,爬地而栽。
3. 栽植密度:每畝最高不超過250株。
4. 育苗移栽:以本地白瓜為砧木嫁接育苗移栽。
5. 整枝:4蔓(子蔓)整枝,子蔓6至18節位的孫蔓坐果。
6. 留瓜:每株留12至16果。
7. 施肥:基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每畝2000 千克至2500千克。
8. 控水:成熟前一周不灌水。
9.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開花授粉後25至30天,表皮有光澤,瓜柄附近開始轉淡黃色時即可採收。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項 目 | 指 標 |
果形 | 瓜形近圓,頂部稍小,單瓜重300—500克。 |
果皮 | 表皮光滑,前期深綠色,並逐漸變淺綠、白綠、白色。完全成熟時表皮白中帶有些許金黃色。 |
剖面 | 果實肉質結實,肉色青中帶白。 |
口感 | 香氣濃郁,爽甜汁多,纖維少、風味好。 |
2. 理化指標:
項 目 | 指 標 |
可溶性固形物 (%) | 12—16 |
總酸(以檸檬酸計)(%) | ≤0.2 |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