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中國歷史地名]

樂安縣[中國歷史地名]
樂安縣[中國歷史地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樂安縣是江西省撫州市轄縣,位於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西南部。全縣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樂安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因轄天授、樂安、忠義、雲蓋四鄉,並以樂安鄉名而得樂安縣名。截止2014年全縣總面積2412.59平方公里,設9鎮6鄉1個墾殖場,轄175個村委會,1651個村小組,全縣總人口37萬人(2010年),人口以漢族大多數,占96%,其中農業人口28.7萬人,耕地面積37.7萬畝,植物資源1190種。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44.16億元,主要景點有金竹瀑布群,水南古樟林,石橋寺。樂安縣是臨川文化發源地之一。 樂安是一座千年的古邑,樂安建縣於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迄今有800多年歷史。

同名縣

東晉永和4年(347)年析始丰南鄉置樂安縣,即今浙江仙居縣,屬臨海郡。南朝宋、齊、梁、陳因之。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設州,撤樂安,入臨海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復樂安縣,屬台州。625年仍入臨海。675年分始豐縣重置樂安縣。吳越寶正五年(930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改樂安為永安,仰祈永保平安。

其他信息

歷史上出現過“樂安”的地名

1.西漢置樂安縣,屬青州刺史部千乘郡,故址在今山東博興北。

2.東漢時,置樂安國,屬青州刺史部;樂安國領臨濟、千乘、高菀、樂安、博昌、蓼城、利、益、壽光九縣,有74400戶,424075人。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縣、濱州市濱城區、博興縣、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以及利津縣、霑化縣、桓台縣與壽光市的一部份。

樂安縣故址在今山東博興北。

3.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屬弋陽郡,郡治弋陽縣(現今河南省潢川縣)。唐代開元年間,玄宗詔改樂安縣為仙居縣。

4.南朝時期,樂安郡,屬青州,在今山東省廣饒縣境。

5.惠民縣承襲本地厭次稱謂,秦置厭次縣,縣治在今桑落墅北。西漢改為富平縣,王莽新政時稱樂安亭,東漢復為厭次縣。唐朝天寶元年改平原郡為樂安郡758年(唐乾元元年)改樂安郡為棣州,後來恢復厭次。至乾元元年復稱棣州;故址在今惠民辛店鄉先棣洲村。1403 年(明永樂元年),避朱棣名諱改棣州為樂安州。 1426 年(宣德元年)平定漢王謀反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州治在今山東省惠民縣城,屬濟南府,下轄四縣:陽信縣、海豐縣、樂陵縣、商河縣。

6.1403 年(明永樂元年),改棣州為樂安州。 1426 年(宣德元年)改樂安州為武定州。

7.宋元明清時期,樂安縣屬益都府,在今山東省廣饒縣內。

8、民國3年(1914年)1月30日,因與江西省樂安縣重名,山東省樂安縣取漢代名稱更名為廣饒縣。

9.東漢建安八年(203)置樂安縣,治銀城堡(今江西德興縣新崗山鎮駐地銀城畈),屬豫章郡。南朝陳天嘉元年(560)改樂安縣為銀城縣。

10.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析始丰南鄉置樂安縣,屬臨海郡。南朝因之。隋開皇九年(589),廢入臨海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恢復樂安縣,屬台州。武德七年(625年),又廢入臨海縣。上元二年(675年)分始豐縣重置樂安縣,仍屬台州。天寶元年(742年)台州改臨海郡;乾元元年(758)復台州。樂安縣均屬之。宋真宗趙恆皇帝於1007年4月30日,詔改縣名為仙居。即今浙江仙居縣。

11,北齊改樂陵縣置。治所在今山東博興南,隋改名博昌。

12.金改千乘縣置樂安縣。治所在今山東廣饒,1914年改名廣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