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這部Gloria,開頭的弦樂齊奏便現出標準的維瓦爾第式大跳,而後面接踵而來合唱和女聲二重唱,“Gloria, Gloria”, 傾吐出婉轉的氣息,充溢著洋洋灑灑的溫柔悲憫。當然,這類作品大多也是這種氣質,可是其中的神來之筆卻是承天意所稟,那種“不朽”簡直有宿命的意味。其中的女高音詠嘆調,歌詞甚簡:“O Lord God, heavenly King, God the Father almighty.”那鏇律自然難以描繪,象是指向月亮的修長手指,被月光照得通體透明。然後氣氛接著被合唱點燃,依然是懇求憐憫和寬恕的神態,然而那歌聲輕盈自若,象是同那渴望一同飛升。據說巴赫的B小調彌撒即受這部作品影響。
專輯曲目
01. Kyrie 'cum jublio'
02. Gloria in excelsis Deo
03. Et in terra pax
04. Laudamus te, benedicimus te,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05. Gratias agimus tibi
06.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07. 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 Deus Pater omnipotens.
08.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09. Domine Deus, Agnus Dei
10.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11.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12.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13. Cum Sancto Spiritu
14. Sinfonia 'al Santo Sepolcro'
15. Laetatus sum
16. Hymnus, Ave maris stella
17. Magnificat
18. Et exultavit spiritus meus
19. Et misericordia eius a progenie in progenies timentibus eum.
20. Fecit potentiam in bracchio suo
21. Esurientes implevit bonis
22. Suscepit Israel, puerum suum
23. Sicut locutus est ad patres nostros
24. Gloria Patri, gloria Filio
25. Antiphona, Salve Regina
26. Laudate Dominum omnes gentes
27. Sonata 'al Santo Sepolcro'
28. In exitu Israel de Aegypto
1. Gloria in excelsis Deo
Gloria in excelsis Deo.
榮耀歸於至高的天上的主。
合唱。
開頭的音型是整個分曲的低音線條的基礎,在合唱隊的歌詞下,我們始終能夠聽到這個音型的伴奏,小提琴豐滿的聲音演奏了與合唱隊聲部相對的主題,同樣脫胎於開頭的音型。合唱開始於高聲齊頌"Gloria"(榮耀),在唱出"in excelsis Deo"之後,四次"Gloria"的唱誦越來越充滿了信心,滿心歡悅的讚頌至高無上的上帝的榮耀。
2. Et in terra pax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平安歸於地上心懷善念的人們。
合唱。
第二分曲"Et in terra pax"開始於弦樂器的卡農,兩個聲部相繼進入,主題婉轉而略帶哀怨的色彩,接著合唱隊按照男低音,男高音,女低音,女高音的順序,以相同的方式進入,唱出"Et in terra pax"(在世上,在地上),在我們這混亂的塵世,是的,混亂的塵世中,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能比這音樂更加安寧。線條相互交叉著,聲部相互滲透著,鏇律相互纏繞著,這也許就是復調音樂的魅力,一切都交織在一起,耳朵幾乎可以不必費力去分辨每一個聲音,每一個聲音都是別的聲音的低音聲部,支撐著別的聲部向著更高的天上發展,每一塊磚石都是別的磚石的腳手架,生長出了整座大廈,不,是巴比倫的通天塔。
3. Laudamus te
Laudamus te, benedicimus te,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我們讚美你,我們祝福你,我們熱愛你,我們榮耀你。
女高音和女中音的二重唱
第三分曲是一首熱烈的頌歌,四句經文簡短有力,女高音和女中音創造了無數美妙的瞬間,她們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應答,一同讚頌上帝,唱出人類對於上帝的信賴和熱愛。
4. Gratias agimus tibi
Gratias agimus tibi,
我們向你獻上感恩,
合唱
第四分曲很短,只是兩次合唱"Gratias agimus tibi",也經常和後面的"propter mangnam gloriam tuan"合成一曲,本來在經文當中,這就是一句。第四分曲可以算是一個過渡段,為後面動人心魄的賦格展開做的鋪墊和前奏,但是它的莊嚴和虔誠的威力,並不遜於其他任何一段,合唱隊用類似宣敘調的莊嚴平直的語調嚴肅的唱出,我們向你獻上感恩。
5. Propter magnam gloriam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n.
為你偉大的榮耀。
合唱
這一分曲的占中心地位的是"gloriam"這個詞,榮耀,偉大的榮耀。這個詞反覆出現在人類的一切時代,希臘人在戰場上用生命去換取個人的榮耀,羅馬人在廣場上樹立凱鏇門來記載軍團的榮耀,基督徒們則為上帝的榮耀而驕傲,一切生活的目的,都是為了再現那偉大的榮耀,這榮耀保衛著基督徒不受異教徒的侵害,基督徒向上帝感恩,也就是向著這偉大的榮耀感恩。在西方音樂中有一個傳統,那就是用賦格來表達莊嚴神聖的事物,所有的聲部都為上帝榮耀而感恩,讚頌,仿佛宇宙的群星也參與了合唱一樣。
6. Domine Deus
Domine Deus, rex coelestis, Deus Pater omnipotens.
主,上帝,上天的王,全能的天父上帝。
女高音(或男高音),獨奏雙簧管,通奏低音的詠嘆調。
雙簧管溫暖的聲音,伴著通奏低音,仿佛父親堅實的胸膛,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維瓦爾蒂會選擇這樣的配置了。對於"Deus Pater omnipotens"(全能的天父上帝)這樣的經文,有的作曲家會選擇較為嚴肅的鏇律,表現天父的威力,而維瓦爾蒂則展現了上帝仁慈的一面,這與巴赫在b小調彌撒中的做法類似(巴赫創作了女高音,男高音柔美的二重唱,加一隻獨奏長笛)。雙簧管首先演奏主題,女高音加以再現,整個分曲安詳溫暖,如同陽光透過彩窗,照亮了神聖的祭壇一樣。
7. Domine Fili unigenite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altissime.
主,獨生子,耶穌基督,至高的基督。
合唱
合唱開始的段落,合唱隊分成了兩個部分,女低音和男低音為一方,女高音和男高音為另一方,女聲唱主要鏇律,男聲唱對位聲部,小提琴的伴奏充滿光明,如同在快樂的跳躍。耶穌是神的獨子(fili,兒子;unigenite,獨一無二的),是至高無上的(altissime),但是他是仁慈的,是人類的朋友和導師,是人類的信賴。維瓦爾蒂用歡樂的聲音表達了對於基督,對於人性的巨大的信心。
8. Domine Deus, Agnus Dei
Domine Deus, Agnus Dei, Filius Patr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主,上帝,上主的羔羊,天父之子。
那豁免了世間罪惡的,垂憐我們。
女中音和合唱
這一分曲是在向神子耶穌祈求憐憫,因為他是神的羔羊(Agnus Dei)。維瓦爾蒂把原來屬於兩句的經文合在一起譜曲,先由女中音獨唱呼喚耶穌的名字,稱他為神的羔羊,天父之子(Filius Patris),然後合唱隊稱他為豁免世間罪惡者,女中音這時仍然在不斷的呼喚耶穌,終於,女中音唱出"miserere nobis"(垂憐我們),請求耶穌憐憫一切的世人,因為他乃是代替人世的罪惡受難的羔羊,同時合唱隊則稱呼他"Agnus Dei",然後女中音獨唱和合唱隊一同虔誠的呼喚他的憐憫。維瓦爾蒂靈活的運用經文取得的效果非常突出,虔誠靜默的氛圍,反覆的呼喚耶穌,以及最終對於憐憫的渴望,都得益於對於經文的巧妙使用。
9.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
那替罪了世界的羔羊,接受我們的祈禱。
合唱
第九分曲同樣是祈求耶穌的憐憫,把祈禱獻給替罪世界的羔羊。人類把希望寄托在這位仁愛的英雄身上,希望他的犧牲能夠拯救這個世界,合唱隊反覆呼喊的是我們的祈禱,也正是希望這祈禱的聲音能夠傳到那高高的天上。
10.Qui sedes
Qui sedes ad dextram Patris, miserere nobis.
坐在聖父右邊的,垂憐我們。
三段式結構,利托奈羅曲式,女中音和弦樂隊以及通奏低音的詠嘆調。
低音弦樂器首先奏出前奏,小提琴如歌的鏇律形成對比,充滿了虔誠和信心;女中音三次唱出了“坐在聖父右邊的,垂憐我們”的祈禱詞,構成了三段式的主體A-B-A,女中音反覆強調"miserere nobis"(垂憐我們),或溫柔婉轉,或盪氣迴腸,充滿了虔誠的祈禱氣氛。在三段式的三個部分中間插入弦樂器的利托奈羅段落,整首詠嘆調的低音線條也正建立在這個利托奈羅段落上,低音和高音弦樂器分別出現,結尾處小提琴充滿信心的再次演奏那個動人的鏇律,樂曲最終回到了開頭的動機。樂曲宛如鑽石翡翠鑲嵌的精美繁複的鏤空金飾,整體的結構完美的對稱,平衡,R-V-A-R-B-R-A-V-R,所謂的利托奈羅,指的就是在聲樂的詠嘆調中插入器樂的反覆出現,作為前奏,間奏和尾聲。維瓦爾蒂天才的運用了這種形式,並加入了對比的小提琴聲部,加上他的鏇律天賦,使這首2分50秒的小曲成為了巴洛克聲樂藝術極為精緻,不可多得的珍品。
V V ——小提琴演奏的鏇律
A B A ——女中音的三次祈禱
R R R R ——弦樂器的利托奈羅
11.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tu solus Dominus, tu solus Altissimus, Jesu Christe
因為只有你是聖的,只有你是唯一的主,你是至高無上的,耶穌基督。
合唱
第11分曲開始再次出現了第一分曲的開頭音型,但是發展要少於第一分曲,而更像是進入終曲"Cum Sancto Spititu"的引子。
12.Cum Sancto Spititu
Cum Sancto Spititu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你和聖靈同在天父的榮耀中,阿門。
合唱
結尾的段落是輝煌的賦格,莊嚴的讚頌耶穌基督的榮耀與聖父聖靈同在,主題首先由男低音沉穩的唱出,女高音唱出對位聲部,女低音和男高音相繼進入,賦格迅速發展為輝煌的阿門頌,阿門的壯麗聲音響徹雲霄。榮耀經就結束在對於上帝充滿信心的阿門聲中。
榮耀經是巴洛克聲樂作品的代表,它有著宗教作品的莊嚴虔誠和悲天憫人的情懷,有著歌劇一般豐富多彩的歌唱技巧,也有著巴洛克音樂的複雜精緻炫目中的平衡,支撐著一切的,正是對於生活的樂觀,對於信仰的執著,和對於被拯救的充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