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教育法

榜樣教育法,是藉助於影視,文學和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形象,以正面任務的優秀品質和模範行為向學生施加德育影響的一種德育方法。事實上,榜樣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範行為、優秀事跡等來影響受教育者的方法。

方法定義

所謂榜樣教育法,是藉助於影視,文學和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形象,以正面任務的優秀品質和模範行為向學生施加德育影響的一種德育方法。事實上,榜樣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範行為、優秀事跡等來影響受教育者的方法。

黨建意義

榜樣教育法,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方法。從歷史經驗看,榜樣教育法是喚起人們巨大的革命熱情、激勵人們無私奉獻、鼓舞人們鬥志的最普及、最見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部分人產生了一些模糊認識,認為榜樣教育法已經過時了。這是完全錯誤的。以江澤民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及時發現和樹立了一大批新時期的英雄模範,這些英雄模範為全國人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我們必須加深對榜樣教育法在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套用榜樣教育法。開展榜樣教育法對於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歷史經驗

由於好的榜樣是某種思想品德的具體體現,其生動鮮明的形象,使人們對行為準則、道德規範易於理解,易於效仿,從中受到感染和激勵,因而具有強烈的教育作用。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看到了這一點。我國古代教育家歷來重視榜樣教育,孔子常舉堯、舜、禹、周公、子產等人作為榜樣,教育弟子們“見賢思齊”,強調以身作則,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朱熹教育弟子“學習聖賢”,諸葛亮要求晚輩“慕先賢等”。外國教育家同樣重視榜樣教育,夸美紐斯強調 “要用良好的榜樣教育學生”,洛克認為“對兒童行為發生最大影響的依然是他周圍的同伴,是他的監護人的行為的榜樣”等。
榜樣教育法是我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前,保家衛國是時代精神的主流,邱少雲、黃繼光、董存瑞等烈士是革命時代的英雄楷模。新中國成立後,艱苦創業是時代精神的支柱,雷鋒、王進喜、時傳祥等榜樣的事跡廣為傳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孔繁森、李素麗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徐洪剛等見義勇為的精神,都是時代的需要。
榜樣教育並不是我國獨有的教育方法。美國的“開國之父”華盛頓、法國的“戰爭梟雄”拿破崙、俄國的女英雄卓婭等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倡導的英雄榜樣。榜樣體現了時代精神和社會需要,它對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改進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

大學教育

從心理學角度講,榜樣教育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特徵
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從心理角度看,大學生神經過程趨於平衡,他們精力充沛,易激動甚至於失眠。因第二信號系統發展到高峰期而引起的高級神經活動,使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大大提高。他們情緒豐富但不穩定,有強烈的兩極性。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但鑑別能力不強,總把較新鮮或者符合自己觀點的書籍視為真理。他們開始關心社會發展,有獨立見解各意向,但由於閱歷淺,對事物認識輕率,片面。他們在與他人交往時不願敞開心扉,但內心又非常渴望交流。進入大學後,環境、生活、個人地位的變化等等引起很多心理矛盾,而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和認識水平又沒有達到能夠真正獨立地、正確地調節自身行為的程度,這就出現了他們獨立支配自己行為的強烈要求與行為結果相悖的情況,從而產生內心痛苦和不安。在多種社會價值取向面前,大學生會對自己以往的價值觀產生懷疑,從而導致迷茫和消沉。
因此,榜樣教育是為了滿足大學生內心需要而應運而生的,它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大學生可塑性大,模仿性比青少年更強,有了生動具體的形象作為榜樣,便容易具體地領會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容易受到感染,容易跟著學,跟著走,這樣有助於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榜樣教育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引導大學生逐步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創造向榜樣學習的氛圍
“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而不是由文字 “道德不是熟記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要重在實行。”陶行知說“我們要在‘事’上指導學生去修養他們的品格,事應該怎么做,學生就應該怎么去修養,先生就應該怎么去指導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大學生有時表現為道德認識還不堅定,道德情感也不穩定,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強,容易出現“說到做不到”的言行脫節的現象,更需要強化他們的行為訓練。例如,我們在教育大學生要孝敬父母時,必須“聽其言而觀其行”,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孝敬父母,真正做到向榜樣學習,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把榜樣孝敬父母的精神實質化為自己的行動。
大學生通過學習,道德認識和道德評價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意志行為的自控能力需進一步發展,學習榜樣可能不能堅持,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創設一些道德情境,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鍛鍊學生的道德意志力,提二)教育者要成為大學生的學習榜樣,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 “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只有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品德高尚的學生。”教師應嚴於律己,處處身體力行,做學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應當做到。凡是不讓學生做的,教師應帶頭不做。在對大學生進行榜樣教育時,教師更應該主動向榜樣學習,理會榜樣的精神實質,一言一行均向榜樣靠近。
“教育者身體力行,有利於樹立威信和對受教育者的潛移默化”。原蘇聯加里寧在《論共產主義教育和教學》一書中說:“教育者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著全體學生。”我們不僅“要求教師的言行舉止能具師表作用,還要求家長和社會所有成年人以模範行為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以匯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