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恭王立太子

楚恭王立太子

楚恭王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 。屈建曰:“楚必多亂。夫一兔走於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萬人不復走。分未定,則一兔走,使萬人擾;分已定,則雖貪夫知止。

原文

楚恭王 多寵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亂。夫一兔走於街,萬人追之;一人得之,萬人不復走。分未定,則一兔走,使萬人擾;分已定,則雖貪夫知止。今楚多寵子而嫡位無主,亂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國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國既無基,又使百姓失望,絕其本矣。本絕則撓亂,猶兔走也。”恭王聞之,立康王為太子,其後猶有令尹圍,公子棄疾之亂也。

譯文

楚恭王有很多自己很寵愛的子嗣,但他一直沒有定下要立誰做太子。屈建說:“楚國一定會有很多戰亂。當一隻兔子在街上跑的時候,有萬人一起去追它,一旦一個人抓住了兔子,剩下的萬人都不再追了。究竟好處落在誰身上還不能確定,所以一隻兔子跑出來,就讓幾萬人都跟著被擾亂了;一旦好處確定了落在誰身上,即使剩下的人都想要貪得那隻兔子也知道不能這么做。楚王有這么多寵愛的兒子,但不知道王位該傳給哪一個,這禍亂就從這生出了。太子是國家的根本,也是百姓的希望;國家沒有了根本,又要使百姓失望,這就使這個國家的根基動搖了,根基一旦動搖動亂就由此而生,跟那隻逃跑的兔子是一個道理。”楚恭王聽後,立刻就立康王為太子,即便如此之後也發生了令尹圍和公子棄疾的動亂。

注釋

1.定:確定。

2.走:奔跑。

3.使:讓

4.止:停止(做。。。事)

5.生:生出;出現

6.亂:動亂

7.得:抓到

8.絕:使...動搖

9.既:已經

10.令尹圍,公子棄疾:康王的弟弟圍曾任令尹,棄疾也是康王的弟弟

令尹圍、公子棄疾之亂:

公元前541年,楚令尹圍殺王(郟敖)自立,是為楚靈王。

康王有寵愛的弟弟公子圍、子比、子皙、棄疾。楚康王逝世不久,公子圍就有了弒君陰謀。郟敖(康王之子,公子圍之侄)於三年(前542),讓自己的叔父、康王弟弟公子圍做令尹,主管軍事。四年(前541),公子圍出使鄭國,途中聽說楚王生病就返回楚國。十二月己酉這一天,公子圍進宮詢問楚王病情,竟用帽帶勒死楚王,又殺死楚王的兒子莫和平夏,派使者到鄭國報喪。伍舉問使者道:“誰將即位?”使者回答:“寡大夫公子圍。”伍舉更正說:“恭王的兒子公子圍是長者。”子比逃到晉國,公子圍即位,這是楚靈王。

楚靈王滅陳五年後,楚國的公子棄疾靠詐欺的方法取代了王位,這就是楚平王。

當初,靈王在申與諸侯會師時,曾侮辱了越國大夫常壽過,殺死了蔡國大夫觀起。觀起的兒子觀從逃到吳國,他勸吳王討伐楚國,挑撥越國大夫常壽過與越國的關係,要他挑起內亂,做吳國的間諜。派人假借公子棄疾的命令從晉國召回公子比,到了蔡國,想與吳國、越國軍隊襲擊蔡國。讓公子比會見棄疾,並在鄧與棄疾結盟。於是,入宮殺死靈王的太子祿,擁立子比為楚王,任命公子子皙做令尹、棄疾做司馬。

夏季五月癸丑這一天,靈王在申亥家逝世,申亥讓兩個女子殉葬,並安葬了靈王。

這時楚國雖然已經擁立公子子比為楚王,卻怕靈王再一次返回,又未曾聽到靈王死去的訊息,所以觀從對新王子比說:“不殺死棄疾,即使擁有整個國家也還要遭受災難。”楚王說:“我不忍心殺他。”觀從說:“別人可忍心殺你啊。”新王不聽從,觀從就離去了。

棄疾回到國都後,都城的人每每夜裡都很驚恐,說:“靈王進城了。”乙卯日那天夜間,棄疾讓撐船的人在長江岸邊奔走呼號說:“靈王來了!”都城的人們更加驚懼。棄疾又讓曼成然告訴新王子比和令尹子皙說:“靈王到了!都城的人將要殺死你們,司馬將要來到了!您儘早想個辦法吧,不要自取侮辱。眾人的怒氣就像洪水與大火,那是無法解救的。”新王子比和子皙就自殺了。

丙辰日,棄疾即位做了楚王,改名為熊居,這是楚平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