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傑

楊鳳傑

楊鳳傑,女,1948年生人,天津市曲藝團京韻大鼓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天津人,漢族。 文革後自組民族曲藝團,曾火爆津門,1995年調回天津市曲藝團直至退休。 退休後發揮餘熱,常在北京天津演出,頗受觀眾歡迎,被喻為曲藝界的“程硯秋”。

 楊鳳傑,女,1948年生人,天津市曲藝團京韻大鼓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天津人,漢族。
60年代考入天津市曲藝團少年訓練隊,師從桑紅林。文革期間脫離舞台20餘年,但一直沒有間斷對曲藝熱忱的追求。文革後自組民族曲藝團,曾火爆津門,1995年調回天津市曲藝團直至退休。
楊鳳傑嗓音寬厚,低沉,低音突出。以重低音見長。舞台上表演瀟灑,人物刻畫細膩,表情豐富傳神,工架優美,做到情景交融。不失女性的柔美又有男性的陽剛。因聲帶疾病,故手術後演唱時改變演唱技巧,多迴避高腔,胸腔共鳴強烈,極具磁性。1998年拜孫書筠為師深造,為當代最有創造性的劉派演員。善演曲目《白帝城》、《金定罵城》、《七星燈》、《活捉三郎》、《刺湯勤》、《徐母罵曹》、《懷德別女》、《羅成叫關》等。其《活捉三郎》因人物刻畫生動,唱腔婉轉,受到了觀眾的好評,成為她的代表作,1995年她更是憑藉這段節目在第九屆津門曲薈上的出色表現重新受邀回到天津市曲藝團。曾有人打趣說“活捉三郎,讓楊鳳傑唱活了!“
退休後發揮餘熱,常在北京天津演出,頗受觀眾歡迎,被喻為曲藝界的“程硯秋”。她掌握且善演的節目有60餘段。她不但表演出眾,在曲藝的教育與傳承方面做出了貢獻。她曾任'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特約講師',並在天津
應邀舉辦了京韻大鼓藝術的教育講座,又於2007年12月6日,來自天津、北京、江蘇的6名男弟子拜在其門下,成為劉派京韻大鼓的正式傳人,他們中既有正式曲藝演員也有鼓曲愛好者,而今桃李滿天下。她對於京韻大鼓藝術的傳授不
拘泥,不保守,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其弟子精進飛快,天津市曲藝團的夏炎和振北曲藝團的潘恩東已經成為了能掌握很多曲目,深受新老觀眾喜愛的優秀青年演員。
楊鳳傑是當今舞台上能演唱曲目最多的劉派京韻大鼓演員,她的主要曲目有:《白帝城》《羅成叫關》《七星燈》《懷德別女》《金定罵城》《刺湯勤》《活捉三郎》《徐母罵曹》《趙雲截江》《鬧江州》《博望坡》《大西廂》《子期聽琴》《羋建游宮》《長坂坡》《馬失前蹄》《草船借箭》《華容道》《一門忠烈》《別母亂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