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楊東明,字啟昧,號晉庵,別號惜陰居士。生於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
據清光緒二十一年《虞城縣誌》記載:他生而穎秀,沉毅,敦固。他天資聰穎,遇事沉著,待人真誠,尊愛長輩,六歲開始讀書,十八歲中秀才,三十歲中舉人。
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楊東明庚辰科錄舉進士。歷任中書舍人、禮部給事中、刑部右給事中、太常寺少卿、光祿寺卿、南京通政使、刑部侍郎等職。
楊東明一生,大部分時間做朝廷諫官,他常出於公心犯顏直諫。任禮科、刑科給事中時,向萬曆皇帝上書數十次,皆切中時弊,為大政所急,因而舉朝仰望,認為他“凜凜豐骨,有折檻碎階之風”。
後因彈劾沈思孝等觸怒了皇帝,被貶為陝西布政司照磨。
晚年,皇帝又召他到刑部任職,官至刑部右侍郎。
明朝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卒於家,終年七十六歲。
崇禎元年(1628年),追贈刑部尚書。
主要作品
楊東明步入仕途後,致力研究程頤、周敦頤等的理學著作。他著有《性理辨異》、《金台會語》、《論性臆言》、《青瑣藎言》、《興學問答》、《京營紀事》、《晉庵論性臆言》、《饑民圖說疏》等, 還先後校正《性理》、《太極》、《西銘》等數百篇。他治學嚴謹,為官清正,為當時著名理學大家,有“理學的北方代表”之稱。
《全家縊死》
圖解:“這幾株樹木,乃是先臣馬文升之林。有一起逃荒饑民,一家大小男女七口,走到林中歇息,肚飢力倦,不能前進,商量著將十五歲女兒賣了,女兒挽娘衣哭不忍舍。又要將一兒一婦賣了,兒婦跪倒地下,扯住父母痛哭不去,舉家痛心抱頭大哭一場,齊在樹上縊死。丟下兩歲孩兒,扒天撲地,聲聲叫娘,無人答應。”
《餓殍滿路》
圖解:“這暴露的屍骸,都是凍餓死的饑民,緣系流寓,無人收埋,都拉在城郭外萬人坑中,鳥食狗吞,肢骸散亂,甚可痛心。今春氣透發,臭穢熏人,恐蒸為厲疫,死亡更多。這都是國家的赤子,賴他以為根本,耗傷若是,可無寒心。”
軼事典故
萬曆年間,他負責選考的二十名進士尊他為師,他卻說:“選拔人才是為了治國安邦,不允許私樹桃李,只在共同商討朝廷大事,不愧為官罷了。”
楊東明雖為官多年,卻一直耿耿不忘家鄉。他熱愛教育事業,積極興辦學校。遭貶之後,他返回故里,出地捐資在城(指虞城縣老城)西郊與當地名儒創辦“折柳亭”學館。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17年)與其弟楊東光捐資重修縣儒學宮。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又建“首善書院”。他為學校聘請名師,還親自講學,先後教授弟子數百人。他注重教學實踐,反對空談,主張“言必行,教育者應先行”。他的座右銘是:“植萬古綱常,要立定自家腳步;做兩間事業,須推開物我藩籬。”他不忘為家鄉謀福利。他主張置社倉,以備饑饉;設義莊,周助婚喪;隆冬施袱,顛連得所;災疫施藥,疾病賴以生;人有冤抑未伸者,必為昭雪。他看到城牆殘垣斷壁,與知縣同倡重修城牆。城牆原為土牆磚垛,他帶頭捐資,帶動大戶、名流捐助,將土城牆修成磚牆。崇禎己亥時,流寇圍攻縣城數日,由於城牆堅固,流寇終不能入,城內百姓安然無恙。為了百姓利益,他曾幾次率領村民搶險護堤,暴風驟雨,晝夜無間。
“眾有飢者,犒之瓜餅;倦者,鼓之歌唱”,以鼓舞民眾,戰勝困難。為防洪水橫流,殃及城池、淹田漂廬,他與知縣王納言倡議,在縣城南五里處開挖溝渠,防止水患(此溝後命名為“惠民溝”,至今仍叫這個名字)。
楊東明不僅是一位著名學者,還是一位剛正不阿的政治家。他為官一生,多任朝廷諫官。他坦坦蕩蕩,敢於犯顏直諫,為民請命。他在禮部任給事中到刑部任右給事中的二十多年間,奏請皇帝的重大上疏就有數十起,諸如《清朝疏》、《慎終疏》、《保全善良疏》、《彈劾依仗權勢貪贓枉法的大百疏》等。這些疏文,切中時弊,為大政所急。當時,朝臣稱讚他“凜凜風骨如日月行天,有折檻碎階之風”。在他的著名疏文中,尤以萬曆三十二年的《饑民圖說疏》最能反映他那“凜凜風骨”的思想品質。 萬曆三十一年,楊東明從禮部給事中升任刑部右給事中。這年夏季,小麥將熟之際,黃河突發大水,由虞城張堤口處決口,“齊、梁、淮、徐廣大地區數十縣遭受大水災”,大量土地淹沒,房屋倒塌,出現“人相食,骨相枕,民死十之七八”的悲慘景象。當時,朝中許多大臣、封疆大吏及言官,為保烏紗而沉默不言。楊東明在疏中寫道:“自中州被災以來,諸當事臣所繳,惠於皇上者不啻渥矣!臣亦何容置喙哉!顧臣河南人也,離家未久,聞見頗真,欲默默無言,實戚戚在念;欲勉強言之,則灑泣而筆不能下。恐皇上覽之當亦潸然出涕也!近廷臣自南來者,所傳光景益惡,而其禍將不獨在民己也。臣為蒼赤抱痛,復為宗社懷憂,謹披瀝為皇上陳之。”他對當時災後的悽慘景象,痛心疾首,悲苦萬分。於是,他接著寫道:“去年五月,二麥已見垂成,忽經大雨數旬,平地水深三尺,麥禾既已朽爛,秋苗亦復殘傷。且河決堤潰,沖舍漂廬,沃野變為江湖,陸地通行舟楫。水天無際,雨樹含愁。民乃既無充腹之資,又鮮安身之地。於是,扶老攜幼,東走西奔,飢餓不前,流離萬狀。夫妻不能相顧,割愛離分;母子不能兩全,絕裙拋棄。老羸方行而輒仆,頃刻身亡;弱嬰在抱忽遺,伶仃待斃。跋涉千里,苦旅舍之難容;匍匐歸來,嘆故園之無倚。投河者葬身魚腹,自縊者棄國園林。凡此,皆臣居鄉時聞且見者也。迨至今日,更不忍言。斷草萊以聊生,刮樹皮以充腹。枯容黧面,人人俱是鬼形;恨天怨地,個個求歸陰路。向言猶賣兒女,今則割兒女之屍體;昔也但棄親身,今則食亡親之骨肉。道路警急,行旅戒嚴,村落蕭條,煙火斷絕。難支歲月,乃相約以捐生;無耐饑寒,遂結聚而為盜。晝則揭竿城市,橫搶貨財;夜則舉火郊原,強掠子女。據此,洶洶靡寧之勢,已有岌岌起變之勢。此臣近日所聞甚於昔日所見,過此又不知何如也!”這段疏文,感情切切,言辭沉痛,把災民的窮飢流離之狀,寫得淋漓盡致,催人淚下。 為了更具體形象地說明災區情況,楊東明隨疏又繪製饑民圖十四幅,有《水淹禾稼》、《河沖房屋》、《饑民逃荒》、《夫奔妻追》、《賣兒活命》、《棄子逃生》、《人食草木》、《全家縊死》、《刮食人肉》、《餓殍滿路》、《殺二歲女》、《盜賊夜火》、《子丐母溺》等。每幅圖都主題鮮明,內容具體、形象,並配有簡潔文字說明,這種文圖並在的上疏,在當今看來,或許只是一種幼稚伎倆,可在四百多年前,不只是獨有的,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楊東明不僅如實地反映了災區的悲慘狀況,而且對皇帝、臣僚以及官府提出了嚴厲的指責。他在冒死為民請賑。他在疏中說:“臣聞,君為民之父母,民為君之赤子。今赤子既已無聊矣,而君父何忍坐視哉!……今蠲租之令不下,則有司之催科猶嚴;內帑之金不施,則下民之仰望頓失。催科嚴,則有刑罰以驅之叛;仰望失,則無恩德以結其心。以無所可懷之德,迫於有所可畏之刑,即慈母不能保其子,而國家能以有其民寧!” “……故論君民一體之情,則不忍不蠲,不忍不賑;論利害相關之事,則不可不蠲,不可不賑。”接下去,楊東明又說道:“蓋古者,樂歲相仍,猶然用一緩二,今也生民相食,何忍剝髓敲骨……早一日則多活數千萬之生,遲一日則多斃數千萬之命,臣望皇上速留意焉。”這些從形勢及君民關係上充分說明了賑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疏的結尾部分,楊東明還建議:“臣冒死請於戶、工二部各發十萬餘金。蓋戶部本錢糧之府,而苦於連歲之用兵;工曹非賑貸之官,而宜念生民之孔急。況目前無所建設,積蓄方在贏餘,謂宜挪借一時,不妨後日還補。臣又思,此二十萬金,聚則為重大之惠,散則惟涓滴之仁。欲固嗷嗷民心,還須洋洋德意。”最後又說:“伏乞敕下該部,速議施行。萬民死生之關,邦家安危之本在此舉也。”為了切實做好災民的救濟工作,他推薦秉公辦事的光祿寺寺丞鍾化民前往河南災區施賑。
楊東明的疏與圖,確實震驚朝野上下。神宗皇帝看後,驚恐惶懼,被迫蠲免租稅,撥款賑濟,並派鍾化民著以原官兼河南道監察御史,前往料理。從而,拯救了千萬災民的生命,使國家也得到安定。
這件事充分顯示出楊東明剛正不阿的凜凜風骨。
人物評價
他雖是忠於皇帝的臣子,但他居官正直,不畏權勢,尤其是體察民情,敢於為民請命之舉,不僅堪稱封建士大夫的楷模,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值得萬民稱道的。
墓葬
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楊東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卒於家,葬於城(虞城縣老城)西北兩里路北。四年後,崇禎皇帝追贈他為“刑部尚書”,其墓地始稱“楊陵”。該墓地約六千六百七十平方米,墓高二點五米,周長三十二米。墳前有墓碑,中刻篆額“諭祭”碑文,正書“誥贈刑部尚書晉庵楊公暨元配淑人范氏之墓”。碑前設供台,長二點四米,寬零點九七米,厚零點二九米。上面正中深刻浮雕二龍戲珠,兩側雕雙獅滾繡球。正面還有深浮雕三幅:西為樓閣式牌坊,中為祭殿,東是陵丘,雲樹連線其間,台下兩側並有屋宇花鳥、石人、石馬、石羊、石獅等。民國期間稱“晉庵公園”,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縣重點保護文物。幾百年來,前往瞻仰的人絡繹不絕。後人有詩感曰:“司寇富蘊折檻風,風骨凜凜見青松。怒懲奸小京師震,笑見國家綱紀清。冒死為民圖奏上,開啟仁帝救危功。高人屢屢促善事,民眾年年緬鶴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