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志一幼年時,因家道中落,生活清苦,至13歲才啟蒙讀書。
人物生涯
16歲時,得外祖母培養,就讀于吉水李茂齋門下。翌年,至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習。由於他以“勤”為徑,以“苦”作舟,努力向中醫攀登,加上天資聰穎,虛心好學,成為當時經方大家曹穎甫先生的得意門生。秦伯未等均為其老師 ,其先後同學有黃文東、金壽山、張贊臣、沈仲圭等。據他自己回憶:“問世以前,服膺師訓,悉心體驗,深知功效宏而套用廣者,固舍經方莫屬。”楊志一在校學習時 ,曾作《傷寒陽明證與溫熱陽明證異同論》一文 ,曹穎甫評曰 :“原原本本 ,直如水銀瀉地 ,無孔不入 ,傑作也。”
楊志一從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後 ,旋即在上海開業行醫 ,同時和同學張贊臣、朱振聲組織醫界春秋社,任編輯部主任,出版我國早期的中醫藥刊物———《醫界春秋》,歷時達 1 1年之久。該刊除介紹中醫藥外 ,還大聲疾呼要發展中醫藥 ,宣傳中醫藥的科學性 ,反擊對中醫的攻擊、歧視 ,為爭取中醫藥的社會地位和教育權利而努力奮鬥。當時中醫界的賢士名人 ,如張錫純、曹穎甫、惲鐵樵 ,以及章太炎等紛紛來稿 ,《醫界春秋》因而被譽為中醫界的“中流砥柱”1930年他與朱振聲等醫界名流,創辦《幸福報》,繼而主編《大眾醫報》,竭力闡揚和普及中醫藥知識。時人稱他為“醫界曙光”。
成都著名眼科專家陳達夫(著有《眼科六經法要》)用六經來辨治眼病而被人所熟知,卻很少有人知道江西的名老中醫楊志一用六經理論為指導對血吸蟲病進行治療。他生前從事血吸蟲病的中醫藥治療工作,提倡並套用六經分類方法治療急慢性血吸蟲病,由於前江西中醫藥研究所臨床科研人員的努力,和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省寄生蟲病研究所、玉山縣血防站、彭澤縣血防站和湖口縣血防站等單位的大力配合協助,經過十餘年的探討摸索,總結出了一些規律和經驗,重點是慢性血吸蟲病的六經辨證施治的規律和經驗,具體的病例總結報導曾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江西中醫藥》和《江西醫藥》雜誌上屢有報導,讀者可自行參閱。
楊志一是一位篤學踐行的中醫專家。對仲景學術造詣尤精,臨證恆以六經辨證的眼光審察證情,極力推崇柯韻伯“只在六經上求根本,不在諸病目上尋權葉”的見解。並且善於守方,常以“堅持就是勝利”自勉。往往辯證一經確定,便不因某些微末細節而輕易改方,故他在臨床上以一方到底而收到病癒症除效果的病案並不少見。他經常在講授《金匱》的時候也常以六經辨證的方法概括之,如從六經來看升麻鱉甲湯,顯然應屬於厥陰的範疇,方中升麻味甘辛微苦,性涼,人肺脾胃肝經,功能解毒、透疹、升提、散風熱;鱉甲味鹹性平、人肝脾腎經,功能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當歸味甘辛、性溫,人心肝脾經,功能養血活血;蜀椒味辛、性溫,入脾胃腎經,功能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殺蟲;雄黃味辛性溫,人心肝經,功能燥濕、解毒、殺蟲;甘草味甘性平,人脾肺經,功能和中解毒。可見方中多藥均能人肝經,而且面赤斑斑、唾膿血顯屬血分。全方應能從肝經血分中升散熱毒、破結涼血、行血解毒,可為厥陰血分熱毒內伏證的治療提供由里達表的治法與方藥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