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春,楊市村楊市街知名人士侯書文,仰仗當時的土改工作組和街上一幫開明賢達人士支持,在楊市街上借用了兩間民房,掛牌取名為楊市國小,侯書文出任為第一任校長,並逐步拓展為擁有教職工四人,四個年級,兩個複式班的以生養校的一所國小。
1954年,長江潰堤,洪水肆虐,楊市小街地處低洼,小街沒在洪水之中,楊市國小也在劫難逃。
洪水退後,在政府的安排下將楊市國小的校址遷至楊市小街的東南方向��離街約300米的小高坡地段王家崗上。時年正值互助組、合作組、合作社,國民經濟處在暫時困難時期,當地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民眾的辦學熱情,採取了公辦民助、雙向結合的辦法,拉開了建校的序幕。政府決定:拆掉周家享堂為建校舍提供磚瓦、桅柱等主要材料,不足部分,由當地民眾打土罄補充供給和政府撥款資助。建校小工由出自學校師生全力投入義務勞動。幾經努力,方建成了南北各有兩間教室和兩間教師房間,西面建有一堵 牌坊式的學校門樓,東面用黃土築起一道土牆的四方連成一體的四合院式的校舍。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楊市國小被正式命名為楊市輔導國小,由楊正同志出任第一任輔導國小校長,擔負起了對金社人民公社轄屬的兩所完小,六所初小的教育教學上的業務輔導和人事安排的重任。至此,楊市國小的規模也逐漸擴大,生源急劇上升。為解決在校師生校舍奇缺,學校又將其東面構築的一道土牆拆建成五開間草房。期間,學校增設國中部。1978年後,該校辦學條件出現較大改觀,老校舍幾經拆建,基本改造完土木結構的危房。1992年,楊市輔導國小又被更名為楊市中心國小,隸屬金社鄉人民政府,所轄教學服務區域為十四所完小。 1989年,在原分管教育縣長周旭光和原縣教委主任陳新苗同志及原白雲區教育區員丁國慶同志的直接關懷下,楊市中心國小又掛牌命名為聯合國兒童基金項目學校,並先後增建了圖書館和儀器室。
1996年,該校校址又遷至占地8000平方米、緊依鄉機關大院的新場所。1998年4月,興建一幢面積1800平方米四層集教學、辦公、實驗、閱覽、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大樓,同時楊市村籌措資金為學校蓋起廚房、廁所。2000年秋,學校通過校籌和個人集資的辦法,建起500平方米的教職工宿舍樓6套。楊市國小已擁有9個教學班,並附設1個學前班,在校學生467人,在校專任教師19人,學歷合格率100%;其中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10人。1998年,該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00年,該校順利通過省、市、縣“兩基”達標驗收,其服務區域的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鞏固率100%,合格率100%,青壯年已全部脫肓。 2001年獲樅陽縣文指委、綜治委“安全文明校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