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舟蛾

楊小舟蛾

楊小舟蛾,鱗翅目、舟蛾科。分布於華北、東北、皖、浙、 贛。大發生時常將葉片吃光,影響樹木生長。

基本信息

簡介

楊小舟蛾,鱗翅目、舟蛾科。分布於華北、東北、皖、浙、贛。大發生時常將葉片吃光,影響樹木生長。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1~14mm,翅長24〜26mm,體色變化較多,有黃褐色,紅褐色和暗褐色等。前翅有3條灰白橫線,每線兩側有暗邊,基線不清晰,內橫線在翅中褶下呈亭形分叉,外叉不如內叉明顯,外橫線波浪形,橫脈為一個小黑點,後翅黃褐色,臂部有一赭色或紅褐色小斑。
卵,半球形、黃綠色。
幼蟲,老熟時體長21〜26mm,體色變化極大,有灰褐色,灰綠色,微帶紫色光澤。體側各有一條黃色縱帶,各節具有不顯著的肉瘤,以腹部第一節和第八節背面的肉瘤最大,呈灰色,上面生有短毛
蛹,近紡錘形,褐色。

生物學特徵

楊小舟蛾在海河平原(京、津、冀、魯北)一年發生3代,每代幼蟲分為5個齡期,持續30天左右。該蟲以蛹越冬,來年4月下旬成蟲羽化,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蟲出現,危害至6月下旬;7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蟲出現,危害至8月上、中旬;8月中旬第三代幼蟲出現,危害至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第二、第三代幼蟲世代重疊。各代發生的時期受氣溫及降雨的影響較大,氣溫高、濕度大發育提前,氣溫低、濕度小發育滯後。成蟲白天多隱蔽於葉背面及隱蔽物下,夜晚交尾產卵,有趨光性,卵多產於葉片表面或背面,呈塊狀,每塊有卵300〜400粒,每雌可產卵400~500粒,幼蟲孵化後群集葉面啃食表皮,被害葉呈蘿網狀,稍大分散取食,將葉片咬成缺刻,殘留粗的葉脈和葉柄。7~8月高溫多雨季節危害最凶,常將葉片吃光。幼蟲行動遲緩,白天多伏於樹幹粗皮縫處及樹杈間,夜晚上樹吃葉,黎明多自葉面沿枝幹下移隱伏。老熟幼蟲吐絲綴葉結薄繭化蛹,最後一代幼蟲爬到樹皮縫隙、枯葉、枯草、牆角或地表土下,吐絲結薄繭化蛹越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