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格局
村子坐東朝西,根據五龍搶珠的地形設計,位於對面山、屏風山、祖墳山、大山腳、上山頭五座大山合攏形成的坡地中,一條小溪自東而西環繞村落,形成玉帶繞村的格局。
村莊歷史
據記載,該村建於1655年前後,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清朝順治12年,宋顯昆最早定居到楊家堂。對於村名的來歷,松陽縣地名志中稱:因村中有三棵交叉的樟樹,故最早叫樟交堂,後改為楊家堂。
楊家堂村及其宋姓來歷,從其宗譜《京兆宋氏宗譜》可看出,其宋氏祖先來自西安(京兆,古都西安及其附近地區的古稱)。
宋濂為唐代名相宋璟之後裔(25世孫),而宋濂為浦江的一代世祖,其孫宋可三因綰絲藤遷於松陽縣三都鄉呈回村。1655年許,宋可三第八代世孫宋顯昆從呈回村遷居楊家堂村。
宋顯昆遷居楊家堂村後的70餘年間,楊家堂只有數間茅房,族人以賣柴、狩獵為生,生活十分艱苦。到了宋顯昆曾孫宋宏堂時,卻出現了“奇變”。
關於宋宏堂,傳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宋宏堂五歲喪父,時其兄宋宏資也僅九歲,孤兒寡母,家境甚是貧苦。但其母蔡氏對兄弟倆要求甚為嚴格,日間要他們出去幹活,入夜則教他們習文,故使兄弟兩能習字斷文、知書達理。一日,宋宏堂挑柴去城裡賣,於泉址涼亭歇腳,拾得一內約有2000兩銀子的錢袋。拾得銀兩後,宋宏堂就在涼亭中等侯失主。失主回找時,他就將所有銀兩如數還與做木材板業的衢州巨商。那巨商感激不已,誠問宏堂有何要求,宋宏堂說,我什麼都不要,若你能用得著我,我可否當你學徒。之後,宋宏堂就跟隨那巨商學做木材板業生意。因有母親蔡氏的諄諄教誨,宋宏堂不僅能寫會算,且品德高尚,倍受世人尊重。跟隨巨賈學商一段時間後,經得巨商許允,自己也另立門戶,從事木材板業生意。曾數十次販運木材到杭州,併入股杭州南星橋“松茂板行”,成了股東老闆,終成松陽的木板巨商大富。宋宏堂發跡後,生活上仍省吃儉用,而將錢財用於“建廈屋、孝高堂、友兄弟……”從而逐步修建起時至今日我們尚能一見的楊家堂古居群。
牆體文化
走進楊家堂,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這些鱗次櫛比的清代乾隆年間的古建築和那一層層翹首相對的馬頭牆。當然也包括那些精美的雕樑畫棟、門窗雕花等等。
楊家堂古民居中幾乎每家大院中都有學報、官報,有的甚至於從中堂貼到客間板壁。由於時間久遠,已經沒有一張是完整的了,有的學報中還留有幾個字,有的幾乎看不到字的影跡。
楊家堂村1號,也即村“頂頭堂”,該房為宋起藝故居,宋起藝曾是一名國學生,是最高國立大學大學生。
楊家堂的牆體文化十分豐富,從一個側面真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生活信仰、藝術追求。
6號房中的春夏秋冬畫面,因歷史久遠,其中的秋景已經無法看清,4號房大門頂的朱子治家格言和2號房大門頂上《程子四箴》保存尚好,2號房天井南北側的詩文則是乾隆的七言古詩。
從楊家堂的牆體文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160年前,楊家堂的宋氏祖輩們就開始重視文化教育。他們的重視並不僅僅停留于思想上,而是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如前面提到的蔡氏老太在丈夫早逝,家境貧寒的條件下,仍要求二個兒子“日耕夜讀”,可以看出這位偉大母親的思想是多么開放,對世界的認識是多么的高瞻遠矚!
繼蔡氏老太要求兩個兒子“日耕夜讀”之後,宋宏堂繼承了母親的傳統,“念村中子弟幼小失學者,則延師設館,歌誦之聲徹于山谷”。至宋君楣(1836--1901)時,還“捐資舉辦迪德國小,松陽知縣張綱獎給‘澤流桑梓’匾額”。其辦學時間比縣毓秀國小(1905年創辦)還早。也正因對教育的重視,才使這樣一個小山村飛出了諸多的“金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