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光[前國民黨高級將領]

楊宏光[前國民黨高級將領]

楊宏光,人名,在中國較常見,其中較著名的是前國名黨高級將領楊宏光, 畢業於國民黨保定軍官學校,在錦州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後釋放後回到雲南,1949年12月,參加雲南起義,後不多久病故。

簡介

楊宏光(1892——1950),又名楊伯成,雲南綏江縣(今水富縣太古區古樓鄉)人。畢業於國民黨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後在雲南唐繼堯、龍雲、盧漢部隊任職,曾任國民黨第六十軍旅長、師長,第三軍軍長,第六兵團副司令等職。在台兒莊戰役中,指揮一零八一團和一零八二團抗擊日軍。抗戰勝利後改編到國民黨第六兵團任副司令,在錦州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釋放後回到雲南,任省保全司令部高參。1949年12月,參加雲南起義,1950年病故。

人物生平

楊宏光,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生於雲南副官分縣三星里古樓村石簡槽(今屬水富縣太平鄉)一家境殷實之農家,字伯誠,國民革命軍中將。啟蒙於私塾,鏇轉國民國小,考入昭通中學堂(省立第二師範),目睹國勢垂危,立志從戎,1916年投考北洋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次年錄入第六期工兵科。1919年2月畢業回滇後任唐繼堯部工兵營營長。1926年,隨滇西剿匪總司令陳維庚到保山、騰衝一帶剿匪,歷時五個多月,基本平息滇西匪患。任北伐後援軍第一師副師長、國民革命軍第38軍7師副師長。1927年,“二六倒唐”,龍雲主滇,任省政府高級參謀,雲南軍需局局長,1930年任省編練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等職。1935年任滇軍第三步兵旅副旅長(龍雲兼旅長),後任代旅長。1936年任滇黔綏靖公署獨立第23旅少將旅長。1937年抗戰爆發,雲南省迅速整編近4萬人的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下轄三師六旅十二團,楊宏光任第183師541旅(初沿用3旅番號)旅長。是年雙十節,楊宏光隨軍開赴前線,與士兵同甘共苦,徒步四十餘日到常德集結。 1938年4月22日拂曉,六十軍抵達台兒莊戰場,由於于學忠、湯恩伯部潰退,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隱瞞訊息,楊宏光旅首先於陳瓦房與敵遭遇,打響了本土滇軍抗戰的第一槍。該旅潘朔端團尹國華營立即應戰,尹國華營長率尖兵連奮勇消滅日軍,搶占陳瓦房,使後續部隊得以展開。敵軍在七、八輛坦克的火力掩護下,由四面逼近,全營500餘官兵與日軍展開肉搏戰,尹國華不幸陣亡,最後十餘人在班長率領下向西南突圍,遭敵軍追擊,僅剩陳明亮一人生還。潘朔端團長親率一營增援的途中在小莊遭敵人狙擊,副團長黃雲龍犧牲,潘朔端身負重傷。激戰終日,小莊地區於當夜不守。次日,楊宏光旅嚴家訓團在鳳凰橋、五窯路與敵人展開戰鬥,營長丁圖遠率隊衝殺,中彈身亡,人們在陣亡連長黃仁欽的口袋中發現一封致新婚妻子的遺書,其中一段寫到:“倭寇深入國土,民族危在旦夕,身為軍人,義當包裹,萬一不行,希汝另嫁,幸勿自誤”。26日傍晚,敵軍集中火力,猛擊我東莊陣地,持續達一小時之久,發射了五千多發炮彈,團長嚴家訓在戰壕中巡視時被擊中,傷重犧牲。27日午後,日軍企圖中央突破,直取台兒莊,調集重兵猛攻正面。傍晚,敵人集中集中幾十門大炮火力轟擊東莊、火石埠。軍長盧漢命令楊宏光打伏擊戰。當敵軍炮擊一停,楊迅速將部隊撤至東莊前面,埋伏於麥田裡。敵軍大部隊果然涌至,在距東莊1000米處,敵軍以火力試探,我軍隱伏不動;敵軍行至約500米處,發起衝鋒,我軍仍按兵不動,敵人遂以為我軍全被炮火轟光,便蜂擁而至。待敵人到達50米之內,張仲強、陳開文兩營伏兵齊起,輕重並用,敵人措手不及,亂作一團,接著展開白刃戰,不到半夜,敵軍來犯之敵約1000餘人幾乎被全部消滅,繳獲輕重機槍50餘挺,步槍700餘支,戰刀30把,軍用地圖、檔案、護身符、千人縫等不計其數。楊宏光親自指揮的東莊伏擊戰挫敗了敵人正面突破台兒莊的計謀,讓其領教了雲南蠻子兵的厲害,顯示了“滇軍精銳,冠於全國”的威風。5月14日,60軍奉命換防,結束了長達27天的苦戰。楊宏光旅傷亡重大,兩名團長一死一傷,營連級以下軍官傷亡很多,整個183師只能縮編為一個團,但他們捍衛了日軍要爭奪的中心目標台兒莊,並守住了城外的許多重要村莊和陣地。徐州會戰後,蔣介石令雲南以183師為基礎組建新三軍,楊旅轉屬該軍,長期率部在贛江流域抗敵。同年9月,滇軍參加全國抗日戰場上規模最大的武漢保衛戰,擔負江防任務,成功地將日軍增援部隊第九師團阻止在漢北不能前進,勝利地保證了武漢市民及政府機關安全撤退。廣州、武漢失守後,日軍急於拿下崇陽、通城,以攻取長沙,實現南北會合。滇軍奉命擔負阻擊任務,可惜失利。1939年2月楊宏光升任六十軍183師師長,所部一面整訓,一面參加南昌會戰,在奉高安攻防戰中牽制敵軍。4月27日,日軍以一個步戰混合大隊突進六十軍陣地制高點龍形山,龍形山守軍第183師第549團敗退,楊宏光命令第548團段家珍團長親率兩個連迂迴日軍突進部隊,第549團正面死守,擋住日軍,在龍形山前形成對峙之勢。28日,楊宏光命令前來支援的友軍炮三連六門七十五山炮炮轟當面之敵。日軍措手不及,不支後竄。夜間,楊宏光投入第547團正面突進,日軍的挺進大隊抵擋不住,逃回奉新,183師搶回龍形山據點。數日後,日軍在一次對183師的突襲中動用戰車協同進攻,師部高射機槍連配合炮三連炮轟掃射,擊傷多輛戰車,日軍反而被183師的優勢火力嚇退。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楊部參加了三次長沙會戰,累建戰功。1940年5月任新三軍代軍長,1941年1月晉升新三軍中將軍長。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翌日,第九戰區司令官薛岳任命楊宏光為九江前進指揮所主任,要求新三軍日夜兼程到九江接受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兼第十一軍軍長笠原幸雄的投降。笠原幸雄統轄湖北、湖南、江西、廣西、貴州各地的日軍,九江屬敵十一軍兵站駐地,作戰物資、車輛船隻很多,該軍所轄部隊大部未能撤走,南方各省日軍也陸續北上到九江聚集,所以九江是華中日軍受降的重點。楊宏光率部於8月下旬到達沙河,命令日軍九江守備司令晉見,當即指示:駐九江日軍所有武器一律收交倉庫,並繪圖具報各種倉庫的地點位置。原駐九江市附近日軍一律集中在日軍原先圈劃之軍事區,讓出市區所有軍營,派人打掃衛生,待新三軍進駐,統限三日內完成任務呈復。9月3日,新三軍浩浩蕩蕩開進九江,百姓傾城出動,扶老攜幼迎王師,道路兩旁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鞭炮雷鳴,歡呼之聲驚天動地,屋頂、樹上、樓窗門戶到處都是歡迎的民眾。激動的人群簇擁著將士們,楊軍長所乘的車輛被人群圍住,時走時停。有位鬚髮皆白、年約七十餘歲的老人,舉起右手拇指,悲喜交集地說:“久不見漢官威儀,今見國土重光,我死也無憾了!” 5日,新三軍司令部莊嚴肅穆,笠原幸雄、參謀長富佛伴藏、十三師團長、二十二旅團長、八十四獨立旅團長等一行日軍軍官向我受降官新三軍軍長楊宏光、參謀長卓立、一八三師師長余建勛、新編十二師師長唐宇縱等人脫帽行鞠躬禮。禮畢,笠原幸雄在受降書上籤字,並解下懸在腰間的軍劍,雙手呈交給受降主官楊宏光。該劍為八百年前鑄造,是日本天皇所賜,被笠原幸雄視為珍寶。6日,新三軍開始接收日軍的武器彈藥、軍事裝備和軍用設施等,歷時十天。據統計,共接收日軍第十一軍所屬步兵第十三師團、第五十八師團、第二十二旅團、第八十四獨立旅團、第八十七旅團以及海、空軍和後勤人員一部共63000餘人,戰馬7900餘匹,步槍30000餘支,輕重機槍2000餘挺,山炮、野炮、海岸炮、守城炮以及各種步兵炮等1000餘門,彈藥器材以及其他軍事物資200餘庫,各種汽車、機車300餘輛,運輸輪船包括商輪、小汽艇、小駁船、小火輪等100餘艘。還有工廠、場站、修理所等100餘所。九江受降,是抗戰時期雲南軍隊主持的第一次受降儀式,這是對新三軍的健兒們宏民族之光、浴血奮戰的最大褒揚。 1945年9月下旬,新三軍這支光榮的抗日雜牌軍奉命裁撤,楊宏光擢升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次年隨滇軍赴東北“剿匪”,1948年6月出任設於錦州的第六兵團副司令官。外受中央軍嫡系歧視、內有滇軍盧派勢力排擠以致明升暗降的結局、特務的嚴密監視和毫無勝算的內戰前途,使楊宏光頹廢至極,以吸食鴉片煙消磨日子。1946年5月30日,其舊將潘朔端師長率184師舉行海城起義,揭開了滇軍走向新生的序幕。10月15日,錦州解放,楊宏光被俘虜,鏇即被釋放,以爭取其舊部。兩天后,六十軍在曾澤生軍長的率領下舉行了著名的長春起義。楊宏光回滇,於1949年初出任雲南省軍管區副司令,後任雲南省保全司令部中將高參,12月9日在昆明參加起義,為雲南和平解放作出應有貢獻,保持了晚節。

人物軼事

楊宏光[前國民黨高級將領] 楊宏光[前國民黨高級將領]

楊宏光一生戎馬,不帶家眷隨軍,家人一直居住在縣城營盤上(今縣幼稚園)和太平老家。抗戰前後,將軍在1940、1945年和1946年三次回家。1945年秋,回綏江三天后便裝出席綏江中學歡迎會,介紹抗戰情況,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爭當棟樑之材,將來為國家出力,贈送學校一個繳獲的地球儀,1庫大約500冊的中學生文庫,贈送全校200名學生每人兩支維納斯鉛筆盒、一札印有USA的美國航空信封。1946年冬,繼母去世,楊宏光回家安葬,從太平沿會儀溪步行,至會儀上船,運至縣城汶津門上岸,將軍全身縞素,念及忙於報國而未盡孝,一路痛哭流涕,藉助孝棒才得以前行。綏江百姓深受感動,說忠孝節義,楊軍長是真正做到了。辦完喪事後,楊將軍穿著便服,親自帶一份禮物到新街子看望95歲的壽星江伯珩。據陳德富回憶,江老很激動,笑著說:“我是一個老百姓,怎么敢勞軍長大駕”。楊將軍說:“我回到綏江來也是一個老百姓呀!你是城裡的老壽星,我應該來看你”。將軍看望壽星出來,看到一個小孩在街上跌倒,連忙走上前去扶起來,並替他拍去身上的泥土,笑著用綏江話說:“小娃娃以後走路要下細點。”這件事在老百姓中傳為佳話,稱讚將軍尊老愛幼,沒有一點官架子。楊宏光不因致仕而驕奢,而是不分貧富貴賤,友愛鄉黨。曾有范、苟二人“浮上水”,在將軍回鄉之際,自發在門前站崗,遇一衣服襤褸的老頭欲進門,便大聲斥責,阻止進入,適逢將軍走出,老頭大罵“楊宏光,你當官不得了,餵起狗咬人了”,老頭原是將軍親舅,將軍遂下令今後不準任何人把門。因營盤上老宅破舊,將軍想拆除新建。有人建議他將前鄰呂陶村秀才的幾間街房買下來,或用新街子的店房換過來,擴大公館的建築面積。呂家的房子樓上是旅店,樓下是茶館,一家人靠此維持生活,既不願賣,也不願換。私下裡議論說:“楊伯誠當大官了,看不見老百姓了,他修公館要攆老百姓搬家了。”楊宏光將軍聽到這些議論後,覺得不是滋味,決定改變自己的想法。在綏江中學為他舉行的歡迎會上,縣長黃崇華,國民黨縣黨部書記趙元章推他坐首席,將軍謙遜地說:“你們是我的父母官,我是你們管轄的老百姓,我不能坐首席。”堅持坐在第三位置上。他對全體在場人員表態:“我雖然當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回到了家鄉綏江仍然是一個老百姓,官高不壓鄉黨嘛。我楊伯誠不做對不起綏江父老鄉親的事,也不買房換房修什麼公館了。”楊宏光將軍說話算話,家人仍然住在原來破舊的房屋裡,直到1952年縣幼稚園遷入。將軍雖少有時間返回故里,卻十分關注綏江。1936年向綏江圖書館捐贈書籍,1946年向綏江中學(今綏一中)捐獻100銀圓購買圖書。當得知大汶溪義渡經費緊張,便將祖上遺留下來的谷租數石之土地捐出。其位於昆明翠湖邊的寓所更是綏江人外出求學、參軍、尋職的接待處,將軍對這些青年才俊多有獎掖。將軍自己則清廉自守,不治家產,以致家人為維持必要開支,暗地裡與吳芝和、綏江讀書會等勢力進行槍枝交易。1950年6月,楊宏光將軍在昆明病逝,終年58歲,其抗日壯舉將永遠彪炳史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