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姑娘村

可村內沒有楊姓居民,據傳該村村名的由來與明朝重臣楊巍有關。楊巍,字伯謙,海豐縣(現無棣縣無棣鎮)人,明嘉靖二十六(公元1574)年進士,歷任武進縣知縣、晉陝二省巡撫、兵部侍郎、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上柱國,系明代名臣,位高權重。吏部是朝廷的人事部,其長官被認為是百官之長。武則天時曾改稱吏部長官為天官,楊巍被海豐一帶士庶稱為吏部天官,人稱楊天官。

村名由來

據傳該村村名的由來與明朝重臣楊巍有關。楊巍,字伯謙,海豐縣(現無棣縣無棣鎮)人,明嘉靖二十六(公元1574)年進士,歷任武進縣知縣、晉陝二省巡撫、兵部侍郎、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上柱國,系明代名臣,位高權重。吏部是朝廷的人事部,其長官被認為是百官之長。武則天時曾改稱吏部長官為天官,楊巍被海豐一帶士庶稱為吏部天官,人稱楊天官。

明萬曆年間,楊巍從朝里回家探親,路過前閻家村,喬裝私訪,到一貧寒人家。天官在此用餐,雖是粗茶淡飯,卻待之如賓。天官感其誠,憐其貧,臨別時告訴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認該戶一女子為義女,並邀她於某月某日去朝里做客。

約定日期快到了,但該女子家貧如洗,實是無以饋贈。幸好村邊周圍的鹽鹼地上長有小棗樹和黃蓿菜,黃蓿菜成熟的種子是銀白色,當地民眾稱“銀子”,即“仁子”,營養豐富,貧苦農民在青黃不接時,可以此菜的果實和葉子度日。該女子只好忙著把黃蓿菜種子洗淨曬乾,磨成白色的面子,拌上金絲小棗金黃的棗瓤和赭紅的棗皮,蒸了一鍋顏色較豐富的窩頭,步行數日,背到了京城。這天適值天官生日,文武官員早已入席就座,準備開宴,差役領著女子進來了,她把白紅黃三色相間的窩頭奉獻於義父。天官令官員們品嘗,“吾女為父祝壽,禮品乃‘銀子’所制,請諸位食之,有何感受!”大家嘗後齊聲贊曰:“色香味俱佳,高貴,難得!”眾官員立即對女子開賞銀兩,二十兩、五十兩、一百兩……這位姑娘將義父及百官所送銀兩帶回家鄉,用來接濟鄉里,村民為紀念此事,將村名“前閻家”更名為“楊姑娘”,而在此村北的“後閻家”則簡稱閻家,村名400年來沿用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