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鄂部

棟鄂部的具體所在,長時間以來,人們只知其在桓仁。 路中的凹兒哈寨,即棟鄂部的瓦爾喀什寨,即桓仁縣華來鎮窪子溝村。 王兀堂屬於建州左衛,是棟鄂部的首領。

簡介

是明代建州女真的一個部族。棟鄂部產生於桓仁,在桓仁縣境內發展壯大,其境域囊括桓仁大半個縣境,並伸展至寬甸縣的東北部。

棟鄂部的誕生

明代正統五年(1440年),建州女真的建州左衛,從其原住地朝鮮北部會寧地區遷至明廷為之劃定的居住範圍:“三土河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間”之內,三土河是現在吉林省輝發河的支流三統河;婆豬江是現在的渾江,冬古河也寫作棟鄂河,是現在桓仁縣境大雅河的支流黛龍江。建州左衛的主體部分,西遷後即定居在渾河的支流蘇子河上,同建州衛的李滿住同住在灶突山下今新賓縣的舊老城附近。而原住在瓦爾喀地方(今吉林省琿春),隨同建州左衛西遷的棟鄂氏的先人,則落腳在明廷為建州左衛所劃定的居住範圍的邊緣,棟鄂河上。在棟鄂河上落腳以後,即以地為姓,稱棟鄂氏,人口繁衍以後,即自稱一部,成為棟鄂部。隨著人口的增多,則在棟鄂河附近,修建了棟鄂城。清代出版的《盛京通志》記載:“東峨城周九里,東西三里,南北三里,四門”。東峨城即棟鄂城。這是一個不算很小的城。棟鄂部屬於建州左衛,它隨建州左衛的西遷而到達棟鄂河上定居。

棟鄂部的地理位置

棟鄂部的具體所在,長時間以來,人們只知其在桓仁。但在桓仁的何處,卻不甚清楚。有人認為棟鄂河即今大雅河棟鄂部在大雅河上;有人認為是在大雅河上游,又不能確指其所在。須知棟鄂部之名來自棟鄂河,關鍵是弄清棟鄂河是哪條河。棟鄂河究竟是哪條河?清代的《大清一統志卷45吉林》中記載十分清楚:“安巴雅爾呼河在城西南上百七十四里,源出薩穆禪山,東流。其北有棟鄂河,源出紐爾們山,東南流入焉,又東入佟佳江。”安巴雅爾呼河,即大雅爾滸河,簡稱大雅河,大雅河距吉林城774里,源出寬甸、本溪、桓仁三縣交界的大嶺東麓,開始時向東流;在大雅河東流的河段之北,有棟鄂河,源出老禿子山南麓,與大雅河平行東流,然後兩河又都折向東南流,棟鄂河即匯入了大雅河,大雅河又東流入了渾江。這個棟鄂河就是現在桓仁八里甸子鎮境內的黛龍江,全長35華里。棟鄂部原來的主體部分,就在黛龍江上。棟鄂部後來所建的棟鄂城也沒離開黛龍江,棟鄂城所在的韭菜園子距黛龍江匯入大雅河的河口僅2公里。

棟鄂部所處的歷史年代

棟鄂部形成於正統五年即公元1440年之後,至嘉靖末年、隆慶年間和萬曆初年,在王兀堂為首領時,達到了鼎盛時期。萬曆十六年(1588年)在何和禮為棟鄂部長時,棟鄂部歸附於新崛起的努爾哈赤。棟鄂部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存在了近150年。棟鄂部已由一個鮮為人知的單一姓氏小部,經過百餘年的時間,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巧用機遇勵精圖治,最終從眾多小部族中脫穎而出,成為著名的建州五部之一,並在五部中稱富稱強。棟鄂部歸附努爾哈赤後,在後金政權和清初相當長的時間內,其地仍被稱為棟鄂部,其人仍被稱為棟鄂人。

棟鄂部的勢力範圍

棟鄂部最初僅活動在棟鄂河兩岸,在人口增多、力量增大以後才選擇地點,修築了棟鄂城。再後,至棟鄂氏第四代傳人滿通阿時,率其一支走出棟鄂河,遷至今六道河子的上游另闢新居,名其地為瓦爾喀什。瓦爾喀什就是今桓仁縣華來鎮窪子溝村。滿通阿即後來棟鄂部著名首領何和禮的曾祖,其一支遷至瓦爾喀什,為棟鄂部將其勢力範圍擴展至六道河子流域奠定了基礎,之後六道河子流域陸續有了棟鄂部的眾多城寨。棟鄂部的勢力又不斷向大雅河中下游延伸,在大雅河中下游又增加了寨址,最後越過大雅河與寬甸縣交界的大嶺,把其居住的寨子建在了寬甸縣的小雅河流域,將今寬甸縣的東北部的半個縣境闢為臨時居住放牧的“住牧”之地。

棟鄂部的城寨

棟鄂部的城寨,已知有《輿程記》中所記“ 陽路”上的“一赤董古寨”。此寨疑即棟鄂城,即桓仁縣八里甸子鎮的韭菜園子村。 陽路上的“半嶺”,即寬甸縣八河川鄉小雅河村與桓仁縣普樂堡鎮的夾道子村的界嶺滾馬嶺。此路途經之頭道大嶺,即桓仁縣八里甸子鎮與原鏵尖子鎮之間的界嶺門轉子嶺;“二道大嶺”,即桓仁縣原木盂子鎮與原鏵尖子鎮的界嶺石灰窯嶺。路中的凹兒哈寨,即棟鄂部的瓦爾喀什寨,即桓仁縣華來鎮窪子溝村。從窪子溝過嶺去建州老寨新賓縣赫圖阿拉(老城)是“七十里”的路程。在《輿程記》一書中所記明朝通向後金都城的另一條路線“鎮江路”上,起點是鎮江,即今丹東市九連城,路經今寬甸縣的長甸、永甸等地,當時此處皆為明朝直屬的地區,然後至“里鴉兒河”、“稗東葛嶺寨子”,里鴉兒河,疑是今小雅河流經之處,稗東葛嶺即今寬甸縣青山溝鄉與桓仁縣普樂堡鎮坎川溝村的界嶺掛牌嶺,此嶺在坎川嶺之東2公里處,是古代的過嶺道。稗東葛嶺寨子在嶺南,是今寬甸一側的小雅河流經之處。越過稗東葛嶺的桓仁縣境,“鎮江路”要翻越“牛毛嶺”,牛毛嶺是今桓仁縣普樂堡鎮牛毛溝里的瓦房村與桓仁鎮大甸子村的界嶺,現在仍稱牛毛嶺,是古代建州女真通向遼東鎮江和通向朝鮮昌城以下各地的要道。此路線上,今桓仁縣境的棟鄂部城寨,有大甸子村溝里的牛毛寨;有大甸子溝口附近的董古寨、馬家寨;有原二戶來鎮附近古代過河道上的河子寨;有紅塘石村附近二大家寨和窪子溝里的凹兒哈寨。凹兒哈寨,是“ 陽路”和“鎮江路”兩條通向新賓老城的道路會合地。這兩條路從窪子溝里過嶺出桓仁縣境進入今新賓縣境。

棟鄂部的著名首領

棟鄂部的著名首領一是嘉靖末年至隆慶年間和萬曆初年的王兀堂。王兀堂在《萬曆武功錄》、《清史稿》中都有小傳。《萬曆武功錄》中,稱其官職是明廷任命的都督,還說“兀堂亦董德”;《清史稿》則說“不知其種族”;清末出版的《寬甸縣誌略》中稱其名是“王烏塔”,與王兀堂字音相同,還說他是“迤東都督”。有的史料懷疑王兀堂究竟是否明廷敕封的都督。
王兀堂究竟是否被明廷敕封的都督,似應肯定。《武功錄》稱其為都督,不會沒有依據,《寬甸縣誌略》說他是“迤東都督”就更加明朗,指出了他是什麼地方的都督。稱他是迤東都督,應是明朝官方對他的稱呼。“迤東”應是指明朝斜行的遼東邊牆之東。遼東邊牆之東當然是指今桓仁縣境之西南包括大、小雅河流域和六道河子流域一帶。“迤東”,肯定不是指的建州女真之東。王兀堂本人就是建州女真,還能說他是建州女真之東的都督嗎。更不能理解他是東部建州女真的都督。建州女真的東部是建州四衛中建州衛的屬地,王兀堂根本不屬於建州衛。王兀堂是明廷敕封的都督,還能從《明實錄》中找到答案,《明實錄》萬曆三年(1575年)三月庚戌條中記載:“建州左衛女真都督王忽疼克等一百六十二人入貢”。“王忽疼克”與“王烏塔”一樣都是“王兀堂”字樣的異書,都是根據女真語音譯音的異書。
王兀堂屬於建州左衛,是棟鄂部的首領。《萬曆武功錄》稱“王兀堂亦董德”,正是說他屬於棟鄂部,“董德”與“棟鄂”字音相同。《萬曆武功錄》中記載,萬曆八年(1580年),王兀堂於董兒寨集兵數千人,準備攻掠明朝邊境上的 陽等地。董兒寨即棟鄂城,王兀堂能夠在棟鄂城集結那么多人馬,要進攻明邊,不能說明他是棟鄂部的首領嗎?申忠一的《建州紀程圖記》中稱“左衛也老江上”,也能證明其所稱的左衛,即指棟鄂部,也老江即大雅河。
王兀堂之名,只見於明朝史料,女真史料中不見王兀堂之名,對照女真史料,這一時期棟鄂部的部長是克徹巴顏。克徹巴顏與海西女真的哈達部的萬汗王台是同一時期的人物,而明朝史料中所記棟鄂部王兀堂與哈達萬汗王台也是同一歷史時期的人物。從史料中分析王兀堂與克徹巴顏的處事風格,個性又均相同,因此應認為王兀堂即克徹巴顏,二者同為一人。
棟鄂部另一個著名首領即克徹巴顏之孫何和禮。何和禮26歲代其兄執掌棟鄂部為棟鄂部長。年輕英俊,識時務,萬曆十六年(1588年)率其兵精馬壯的棟鄂部,主動歸附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的長女嫁給何和禮為妻。何和禮在努爾哈赤平定女真各部的戰鬥中屢建功勳,後金時被命為五大臣之一。棟鄂部歸附努爾哈爾之後,棟鄂部之地成為後金乃至清初的重要兵賦之源。至今,棟鄂部的後裔遍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