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棘間韌帶
連線於相鄰棘突間的薄層纖維,附著於棘突根部到棘突尖。向前與黃韌帶,向後與棘上韌帶相移行。此韌帶較薄,沿棘突根部至尖部,連結於相鄰的2個棘突之間,前方與椎...
概述 棘間韌帶的生理學意義 棘間韌帶的解剖和功能 棘間韌帶源性下腰痛的診斷與臨床表現 -
間鰭棘
中文名稱:間鰭棘;英文名稱:in termediatespin e;
-
腰椎棘突間動態穩定術
腰椎退變可以導致非常棘手的、非手術治療無效的長期慢性腰痛,對於此類情況,外科手術處理的理念正逐步轉變到非融合技術上來。近年來發展的對於早期的腰椎間盤退變...
手術名稱 別名 分類 ICD編碼 概述 -
髂棘間徑
髂棘間徑(interspinal diameter,Is)是婦產名詞,指取伸腿仰臥位,測量兩髂前上棘外緣間的距離,正常值23~26cm。
-
棘間韌帶損傷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多無外傷史。 棘間韌帶損傷的症狀: 棘間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多無外傷史。
概述 病因 症狀 檢查 -
髂前上棘點間寬
髂前上棘點間寬 /髂前上棘間寬/髂前棘間寬(spinal breadth):左、右髂前上棘點(is)間的直線距離 。
相關概念 相關數據 -
荊棘[叢生於山野間帶棘小灌木]
荊棘是一種植物,它原來是指兩種植物:荊和棘。 棘與荊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產生“荊棘”。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兩者常叢生為叢莽。也泛指叢生於山野...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歷史典故 棘 -
埃及棘龍
埃及棘龍(S.aegyptiacus)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1200萬年到6500萬年前。棘龍最初是在191...
簡介 分布範圍 -
坐骨棘間徑
坐骨棘間徑:正常值為10cm左右 下段為骨盆的最小平面(所謂的中平面)系恥骨聯合下緣、坐骨棘至骶骨下端的平面,呈前後徑長的橢圓形。 前後徑約11.5cm...
-
棘背龍
棘背龍(拉丁文學名:Spinosaurus,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阿爾比階到早森諾曼階)的非洲,約為9500萬年前到93...
基本資料 科學分類 簡介 來歷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