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級式電纜橋架

梯級式電纜橋架,是由托盤或梯架的直線段、彎通、組件以及托臂)、吊架等構成具有密接支承電纜的剛性結構系統之全稱。

一、產品選用指南
1、產品定義
電纜橋架(電纜托架)是由托盤或梯架的直線段、彎通、組件以及托臂(臂式支架)、吊架等構成具有密接支承電纜的剛性結構系統之全稱。
2、產品選用要點
1)電纜橋架、線槽及其支吊架使用在有腐蝕性環境中,應採用耐腐蝕的剛性材料製造,或採取防腐蝕處理,防腐蝕處理方式應滿足工程環境和耐久性的要求。2)電纜橋架在有防火要求的區段內,可在電纜梯架、托盤內添加具有耐火或難燃性能的板、網等材料構成封閉或半封閉式結構,並採取在橋架及其支吊架表面塗刷防火塗層等措施,其整體耐火性能應滿足國家有關規範或標準的要求。
3)在工程防火要求較高的場所,不宜採用鋁合金電纜橋架
4)電纜梯架寬度和高度的選擇應符合填充率的要求,電纜的梯架的填充率在一般情況下,電力電纜可取40%~50%,控制電纜可取50%~70%,且宜預留10%~25%工程發展裕量。
5)在選擇電纜梯架的荷載等級時,電纜橋架的工作均布荷載不應大於所選電纜橋架荷載等級的額定均布荷載,如果電纜橋架的支吊架的實際跨距不等於2m 時,則工作均布荷載應滿足要求。
6)各種組件及支吊架在滿足相應荷載的條件下,其規格尺寸應與托盤、梯架的直線段、彎通系列相匹配。
7)在選擇電纜橋架的彎通或引上、引下裝置時,不應小於電纜橋架內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8)對於跨距大於6m 的鋼製電纜橋架和跨距大於2m 或承載要求大於荷載等級D級的鋁合金電纜橋架,應按工程條件進行強度、剛度及穩定性的計算或試驗驗證。
9)幾組電纜橋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設時,各相鄰電纜橋架之間應考慮維護、檢修距離。
10)梯架的寬度與高度常用規格尺寸參見CESC31∶91《鋼製電纜橋架工程設計規範》第2.2.2 條。
11)梯架的寬度與高度常用規格尺寸參見CECS106∶2000《鋁合金電纜橋架技術規程》第3.1.2 條。
12)梯架及鋁合金托盤、梯架的直通單件標準長度可為2、3、4、6m。
13)鋼製電纜橋架表面防腐處理方式參見CECS31∶91《鋼製電纜橋架工程設計規範》第3.4.2 條。
14)鋁合金電纜橋架表面防腐處理方式見表CECS 106∶2000《鋁合金電纜橋架技術規程》第4.4.1 條。
二、施工、安裝要點
1)電纜橋架及線槽敷設走向應短捷,並應儘量沿牆、沿柱或沿梁敷設。
2)根據電纜橋架及線槽敷設走向,向土建專業、結構專業提出預留牆洞、樓板洞及吊架安裝時,所需預埋鋼板位置及荷載。並且應與工藝專業、水暖專業及動力專業相協調。
3)地面內暗裝金屬線槽布線,在設計時應與土建專業密切配合,以便根據不同的結構型式和建築布局,合理確定線路路徑和設備選型。
4)不同電壓、不同用途的電纜不宜敷設在同一層電纜橋架內:
(1)1kV 以上和1kV 及以下的電纜;
(2)同一路徑向一級負荷供電的雙迴路電纜;
(3)應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電纜;
(4)電力、控制和電信電纜。若不同等級的電纜敷設在同一電纜橋架時,中間應增加隔板隔離。
5)在工程條件下安裝或檢修不需考慮附加集中荷載時,電纜梯架、托盤的工作均布荷載按電纜自重均勻分布計算。
6)電纜橋架不宜與下列管道平行敷設,當無法避免時,電纜橋架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或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1)電纜橋架應在具有腐蝕性液體管道上方。
(2)電纜橋架應在熱力管道下方。
(3)易燃易爆氣體比空氣重時,電纜橋架應在管道上方。
(4)易燃易爆氣體比空氣輕時,電纜橋架應在管道下方。
7)電纜橋架與管道之間最小距離見相關標準
8)綜合布線電纜與附近可能產生高電平電磁干擾的電動機、電力變壓器等電氣設備之間應保持必要的間距。綜合布線電纜與電力電纜的間距應符合GB/T 50311-2000規範11.0.2 條的規定。
9)牆上敷設的綜合布線電纜、光纜及管線與其它管線的間距應符合GB/T 50311-2000 規範11.0.2 條的規定。
10)電纜橋架水平敷設時,宜按荷載曲線選取最佳跨距進行支撐,跨距一般為1.5~3.0m。垂直敷設時,其固定間距不宜大於2m。

安裝要求

1、電纜橋架作為布線工程的一個配套項目,尚無專門的規範指導,個生產廠家的規格程式缺乏通用性,因此,設計選型過程應根據弱電各個系統纜顯得類型、數量,合理選定適用的橋架。
(1)確定方向:根據建築平面布置圖,結合空調管線和電氣管線等設定情況、方便維修,以及電纜路由的疏密來確定電纜橋架的最佳路由。在室內,儘可能沿建築物的牆、柱、梁及樓板架設,如許利用綜合管廊架設時,則應在管道一側或上方平行架設,並考慮引下線和分支線儘量避免交叉,如無其它管架借用,則需自設立(支)柱。
(2)荷載計算:計算電纜橋架主幹線縱斷面上單位長度的電纜重量。
(3)確定橋架的寬度:根據布放電纜條數、電纜直徑及電纜的間距來確定電纜橋架的型號、規格,托臂的長度,支柱的長度、間距,橋架的寬度和層數。
(4)確定安裝方式:根據場所的設定條件確定橋架的固定方式,選擇懸吊式、直立式、側壁式或是混合式,連線件和緊固件一般是配套供應的,此外,根據橋架結構選折相應的蓋板。
(5)繪出電纜橋架平、剖面圖,局部部位還應繪出空間圖,開列材料表。
2、如與電力電纜橋架合用時,應將電力電纜和弱電電纜各直一側,中間採用隔板分隔。
3、弱電電纜與其它低電壓電纜合用橋架時,應嚴格執行選擇具有外禁止層的弱電系統的弱電電纜,避免相互間的干擾。
4、其它安裝
(1)電纜橋架由室外進入建築物內時,橋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於1/100。
(2)電纜橋架與用電設備交越時,其間的淨距不小於0.5m。
(3)兩組電纜橋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設時,其間淨距不小於0.6m。
(4)在平行圖上繪出橋架的路由,要註明橋架起點、終點、拐彎點、分支點及升降點的坐標或定位尺寸、標高,如能繪製橋架敷設軸側圖,則對材料統計將更精確。
直線段:註明全長、橋架層數、標高、型號及規格。
拐彎點和分支點:註明所用轉彎接板的型號及規格。
升降段:註明標高變化,也可用局部大樣圖或剖面圖表示。
(5)橋架支撐點,如立柱、托臂或非標準支、構架的間距、安裝方式、型號規格、標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說明,也可分段標出用不同的剖面圖、單線圖或大樣圖表示。
(6)電纜引下點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電纜引下可用垂直彎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電纜引下可用導板或引管註明引下方式即可。
(7)電纜橋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橋架頂部距頂棚或其它障礙物不應小於0.3米,橋架寬度不宜小於0.1米,橋架內橫斷面的填充率不應超過50%。
(8)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米處應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在纜線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3~5米處進行固定。
(9)在吊頂內設定時,槽蓋開啟面應保持80(毫米的垂直淨空,線槽截面利用率不應超過50%。
(10)布放線上槽的纜線可以不綁紮,槽內纜線應順直,槽內纜線應順直,儘量不交叉,纜線不應溢出線槽,在纜線進出線槽部位,轉彎處應綁紮固定。垂直線槽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米固定在纜線支架上
(11)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紮。4對線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幹線電纜、光纜及其它信號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分束綁紮。綁紮間距不宜大於1.5米,扣間距應均勻,鬆緊適度。
(12)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築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於2m。
(13)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設直至架或吊架:線槽接頭處;間距3m;離開線槽兩連線埠0.5m處;轉彎處。
5、材料統計
(1)橋架:分別統計出各種型號規格橋架的全長,除一該橋架的標準長度,得出橋架的數量外,再增加1%-2%的餘量。
(2)立柱:如採用統一規格的立柱,可用橋架全長除以平均立柱間距,得出立柱數,再增加2%~4%餘量。如立柱規格不一,則需分別統計。
(3)托臂:橋架全長除以托臂平均間距,再增加1%~2%餘量,極為總需量。
(4)其它部件:按其主體數乘以一定比例(視總廠而定)求得其總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