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規劃
全鎮轄梅林居委會,梅林、石溪、豐田、低山、巷嶺、白雁、漢墓、池塘、洪石、譚城、崗上、寺背、朱家、江橋、新屋等15個村委會,108個村小組。
人口民族
人口3.1萬人,基本上為江右民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接同田鄉、上塘鎮,西鄰湖塘鄉、董家鎮,南接泉港鎮、尚莊街辦,北臨新建縣境。距省城南昌48公里、豐城新城區18公里。總面積88平方公里。
梅林鎮是豐城重要的交通樞紐,距昌北機場68公里,贛粵高速公路在集鎮設有互通立交,與豐高公路、豐礦大道、新梅一級公路交匯。
地形地貌
屬半丘陵半濱湖地區。
自然資源
耕地面積37852畝(水田25013畝,旱地12839畝),山林40600畝,水面21458畝,屬半丘堎半濱湖地區。
經濟發展
境內資源豐富,交通便捷,設施完備。鎮域內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煤礦、石灰石等礦產儲量較大;地上林木繁茂,森木覆蓋率達32%,僅濕地松面積達1萬畝;碧水長流,有中型水庫1座(官橋水庫),水系完善,藥湖水面積達1萬餘畝。浙贛鐵路張塘支線在集鎮設有縣級編組火車站,豐高公路、新梅高等級公路與贛粵高速公路在集鎮交匯互通,鎮村基本實現通水泥公路。全鎮教育網點完備,教學全部實現樓房化,義務教育質量名列全市前列;供電、供水、通訊、郵政、金融等基礎設施健全。優越的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使該鎮正在成為豐城市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和中心鎮。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梅林鎮正以嶄新的姿態向工業特色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鎮視窗化、經濟市場化邁進。加快了百畝大棚蔬菜、千畝油茶、以養殖對蝦為主的萬畝藥湖“三水”產業等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化進程;工業經濟結構最佳化,發展勢頭迅猛,形成了以建材、煤炭、機械加工、機電、汽車服務、商貿等多業並舉、多輪驅動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集鎮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市場繁榮昌盛,第三產業蓬勃發展,財政收入不斷壯大。在梅林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通過梅林鎮廣大人民民眾的不懈努力,梅林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2004年榮獲省、宜春市“三民”好班子稱號。2005年度全市鄉鎮綜合考評中進入前三名。2006年鎮黨委、政府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梅林建設成為豐城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示範視窗,建成工業發展的特色區域和新的亮點”的要求,圍繞“建明星鄉鎮,創更佳業績”的總體工作目標,團結拼搏,銳意進取,為梅林的發展步入“快車道”作出新的努力。
梅林是塊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土地,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勤勞熱情的梅林人民真誠歡迎各界朋友來共創未來,共享豐盛。
十一五”末,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2億元,是“十五”末的3.7倍;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5億元,是“十五”期間的6.7倍;財政總收入2006年突破1000萬元大關,2009年突破2000萬元大關,2010年連跨兩個千萬元台階,實現財政總收入4695萬元,是“十五”末的5.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6080元,比“十五”末增加了3003元,廣大人民民眾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數得到較大提高。
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城鎮建設和大力推進產業升級為工作重點,使全鎮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糧食生產穩定增長。儘管遭受雪災、特大洪災等嚴重災害的襲擊,全鎮農業經濟仍然保持了穩定發展;重大產業和重大項目招商成效明顯。近五年,全鎮共新上項目18個,簽約資金達19億元。其中工業園項目8個,富硒產業項目2個,總部經濟基地項目2個,落戶梅林本土的項目2個,農業開發項目2個,精品陶瓷配套企業2個;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共新增私營企業(個體經營戶)258家,從業人數新增1268人。
2006年,國民生產總值1.16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萬元。
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3億元,比上年增長8.7%,財政收入完成1130.2萬元,比上年增長15.6%。
2011年,實現財政總收入6217.2萬元,比上年增長32.4%,其中:國稅完成4038.4萬元,比上年增長25%,地稅完成2178.8萬元,比上年增長65.6%,財政總收入上了兩個千萬元台階,是我鎮財政增幅最大,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二是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提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億元,比上年增長33.3 %。三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提升。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61元,比上年增長21%。
2012年財政收入1.086億元,連跨四個千萬元台階。
2013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65億元,連跨5個台階,實現歷史性的突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3億元,同比增長29%,創歷史記錄。2013年,全鎮綜合考評、“三城“創建、民眾最滿意單位考評均列全市第一。
社會事業
按照“突出重點、加大投入、全面推進、整體跨越”的工作總體要求,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水利設施全面改善。共投入260餘萬元新修和改造白雁吳家水庫、低山的鄒莊水庫等10座,對12座小(二)型水庫進行溢洪道除險加固和新建了巡查值班房,農田排灌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抗禦災害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水利工作連續五年被評為市先進集體。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的要求,科學運作土地,撬動社會投資5億元,加快集鎮綠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設,初步拉開集鎮框架2平方公里,啟動完成了梅苑機關小區、衛生院、梅林中學的新建,啟動了城市廣場商住小區的建設,完成了休閒購物步行街、天鴻購物廣場和金龍商務大酒店的建設,陽光幼稚園、一分渠的休閒景觀帶也基本完成建設。
“通達”工程快步跟進。完成公路硬化30多公里,對朱家、豐田羅家橋進行了加固,對低山新居橋進行了改造硬化,使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順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村組公路建設任務。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紮實抓好譚城李家、寺背上塘等27個自然村的“三清三改”工作,做好了皮家和吳家兩村新農村建設點的提升工程,其中洪石皮家、低山陳家、梅林吳家村的新農村建設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得到了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四)堅持以統籌促協調,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教育事業強力推進。完成白雁國小、梅林中學、低山國小等10所國小教學樓的建設,校園環境得到很大改觀,梅林中學在豐城市農村中學中排名第一。
“一大四小”紮實推進。近五年,造林植樹90萬株,完成綠化面積4060畝。通過了省林業廳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檢查驗收,造林面積居全市鄉鎮之首,獲得上級好評。
綜治工作齊抓共管。通過開展平安創建,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分子,切實維護了我鎮的社會穩定。我鎮綜治工作連續五年被評審全市綜治工作先進鄉鎮,並且多次代表全省、宜春市接受中央綜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省綜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檢查。
(二) 重大項目落戶增多,產業聚集效應加速顯現。
先後引進投資3000萬元的奧泰綠緣海綿廠,投資6000萬元的佛山固特模具廠。在上海斯米克的帶領下,廣東東鵬陶瓷、唯美陶瓷、蒙娜麗莎陶瓷四大全國知名品牌企業落戶我鎮,總投資近60億元。現今,我鎮正在洽談的項目有:梅林貨櫃貨運站的建設、上海斯米克物流中心、斯米克職工休閒娛樂之家、投資1億元以上的模型鄱陽湖實驗基地、百通科技農業觀光園,這些大項目的進駐和引進,將為我鎮經濟加速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
(三) 民生工程投入加大,社會和諧程度明顯提高。
徹底取消了向農民收取人均30元的“一事一議”項目,但我們的公益事業的投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大幅度提高。全年共安排投入公益事業資金1100多萬元,其中向上爭取資金570多萬元,鎮政府自籌資金530多萬元。先後啟動了中學整體搬遷工程(力爭5月初進行整體搬遷);完成了昌樟高速、新梅公路沿線及集鎮的穿衣戴帽工程;完成了集鎮弱電線路的改造、自來水的改制、集鎮用電的擴容;在集鎮安裝10多個視頻監控探頭;新建了梅林、石溪兩個村部;完成了白雁國小的興建,啟動了寺背國小的搬遷;硬化了漢墓至尚莊、白雁至泉港的村級公路以及低山眼塘、吳家,崗上黃家,寺背的寺背、上塘進村公路;興建了崗上黃家電灌站、黃家水庫和低山鄒莊水庫;完成了巷嶺珠珊、崗上黃家等七個自然村的“三清三改”工作;我們曾通過各方面努力,爭取市政府的支持,拉通了梅林至豐城的公車,這將惠及全鎮3萬老百姓。
(四) 團結拼搏果敢應對,梅林崛起動力極其強勁。
完成精品陶瓷基地及集鎮建設用地征地3600畝,這是梅林快速發展的最大後勁;完成15個村、86個組、近3萬畝的林改任務;完成了涉及26個自然村近20萬平方米的穿衣戴帽三線整治工程;高起點的對汽車站及商貿街進行了重新規劃;奪取了50年不遇的抗旱、抗冰凍救災的勝利,成功圓滿地完成了十多次省、宜春市組織的大型視察活動接待任務。
(五) 各項工作勇於爭先,河西中心集鎮正在形成。
在全市鄉鎮街道四大工作(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穩定、民生工程)目標考核中,其中我鎮就有3個項目獲得市里表彰,全市18個考核指標,我們梅林就有15個指標進入全市前十名;我鎮還獲得了抗凍救災先進集體,洪石村還獲得了法務部、民政部授予的“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光榮稱號。現今,省建設廳又把我鎮列為全省3個重點中心鎮之一。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我鎮成為河西中心集鎮戰略位置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