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祝英台

梁山伯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內容簡介

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台,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台被迫含憤上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其中,《梁祝傳說》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台》與《羅密歐與朱麗葉》齊名。

經詳細查證後,發現最早的版本沒有明確作者。雖然“梁祝”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兒,全國究竟有多少種“梁祝”版本。

全國大約有10多個地方自稱“梁祝”故里,在聯合申報“世遺”的幾處,關於“梁祝”,各說各的故事吧。

傳說溯源

說法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我國歷史上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至今已流傳一千多年,可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歷史學家和有關專家查閱了各方面的史料, 發現文字記載最多的是上虞。因此逐步形成了比較統一的看法,祝英台確有其人,那就是上虞人。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就在上虞。 據史料記載,最早是梁元帝時《金樓子》一書(見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上海書店《民俗影印本》),但原作已亡佚。初唐梁載言的《十通四藩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同冢”的故事。晚唐張讀的《宣室志》有較詳細的記載,宋代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增加了祝英台裂而現時“從者驚引其裙,風裂若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的情節,為“化蝶”之先聲,到明代馮雲龍的小說中完整地寫上了“化蝶”的故事情節。

四九年後,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組織有關名家到上虞作實地調查。上虞祝姓村共有七個,最後,認定離縣城三公里的祝家村。於是在以後創作的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中寫上了“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從此上虞縣祝家莊公認為是祝英台的故鄉。 祝家村背後是青山,前面有條小河,叫玉水河。此河可通餘姚、寧波。離此不遠處,有個餘姚馬家。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五百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的歷史。 梁祝文化不是一般的愛情故事,而是有深層次的優美隱含的文化意蘊,如“化蝶”一般在殉情的慘烈之後,給人以優美所感動,為奔向自由而憧憬。

說法二

汝南,古屬豫州,豫洲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稱。自春秋戰國時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上自秦、漢,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軍、府治所,為八方輻輳之地。中國民協的各位專家深入到汝南實地考察梁祝遺存遺址,認真查閱有關資料,詳細聽取了民間傳承人的講述、說唱,廣泛了解當地民風民俗,經過充分論證,專家們一致認為汝南具有梁祝故事發生的原生性,遺存遺址的完整性,民眾基礎的廣泛性,民風民俗的延續性等特徵,認定汝南為“中國梁祝之鄉。

說法三

1400多年前南朝之《金鏤子》,傳有梁祝記載,現已失傳,已無從突擊窺見其內容;初唐梁載言《十四道蕃志》(公元684年)有“善權山南,上有石刻‘祝英台讀書處’”,“義為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確指江蘇宜興;而其後晚唐張讀的《宜室志》方稱“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同肄業”,梁祝故事開始與浙結緣。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有“又有個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義興人氏……”又把梁祝定位在宜興(宜興古稱義興)。以上史料確指宜興為原地應無凝義。其實還有一份目前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背景篇》尚未列入,即公元483年齊《善卷寺記》,載有善卷寺為“齊武帝贖祝英台舊產建”。善卷寺為公元480年始建,距故事發生年代僅130年,讀此材料,更可確認梁祝故事原地為宜興。 宜興與梁祝故事相關的遺存、風物及傳說十分豐富,如傳為唐代大司空李賓所書的“碧鮮庵”石碑為祝英台讀書處,曾在宜興為官的宋代詞人蘇軾曾制“祝英台畫”詞牌與“十八相送”相關的黃泥墩、鳳凰台、觀音堂、土地廟、荷花池、雙井、扶橋(草橋)、茶亭、煞村、馬家村等地猶在,祝陵村為祝英台埋骨之處。

陰曆三月廿八,善卷洞一帶還有傳統的觀導節,蝶群翔集,其中美麗的“梁山伯”、“祝英台”蝴蝶翩遷翻飛,最為明目。 梁祝故事優美動人,流傳各地,出現了無數版本,也出現了很多“原地”,這是民間故事中往常發生的景微,不足為奇。浙江是清代興盛的後起之秀,以後又有越劇“梁祝”的盛事,一些人指為原地可以理解。而寧波市鄞州市高橋流傳的梁祝故事,見之文字的年代既晚又少,是全國眾多梁祝原地中的輕量級。還要指出的是,“正宗”的原地還是要以資料為憑,而《原地資料早明了》中提及的“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專家”是指其中的個體還是全體?如果是“個體”,就不足為憑,如果是“全體”,那屬強加於人,與事實不符,該研究會的專家中有很有堅持宜興說法的人在。

說法四

2003年10月27日,在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的梁祝祠,出土了一塊“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碑是明朝正德年間所立,碑文除了記載重修梁祝墓、梁祝祠的經過,還記載了梁祝故事。山東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樊存常說:“整個故事並沒有墓裂、入墳、化蝶等神話色彩和藝術加工,是民間發生的真實故事。而今,嶧山上仍然有梁祝讀書洞、梁祝泉、梁祝讀書處等遺址。馬坡鄉梁、祝、馬故居村莊和家族後裔尚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