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環境
桑雀茶是生長在湖北省荊州市大山之中,平均海拔700-1000米左右高山上。在一種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中生長、繁衍,屬落葉葡萄科植物。經16家醫學權威機構檢測鑑定,該植物含有一種天然植物白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黃酮,含黃酮粗蛋白12.8~13.8,總黃酮平均含量為≥6%,最高檢測含量為9.37%,是目前所有被發現的植物中黃酮含量最高。
營養成分
桑雀茶富含17種胺基酸和和鉀、鈣、鐵、鋅、硒等14種微量元素,並具營養性、藥理性,在套用研究上前無古人。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主要功效
桑雀茶主要成分是黃酮,其有益作用於人體的不同器官,但人體不能自身合成,所以我們需要自外界經常補充。黃酮在人體內代謝快,不蓄積,多套用於中草藥的基礎成分,可以促進藥效發揮。桑雀茶的黃酮主要成分二氫楊黴素具有殺菌抗炎、清熱解毒、鎮痛消腫、潤喉止咳、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能;能排出人體的有害酸酞和酮體,特別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支氣管炎、鼻炎,扁桃體炎等呼吸道問題效果顯著。
適用人群
此茶,入口稍苦,回甘清甜,喝後嗓子非常舒暢。男女老少都可以用,特別適合長期用嗓人群,尤其是教師、播音員、演員、演講人員、歌唱家、身體抵抗力差易疲勞者、抽菸人士、喝酒人士、電腦一族、中老年人士的首選飲品。
沖泡方法
一、用熱水壺煮茶沖泡,效果更佳。
二、用400~500毫升開水煮茶,每次8-12克,5分鐘後再飲用。
三、每天2~3次。也可以放幾顆紅棗,枸杞等混煮,效果更佳
四、可反覆煮茶2次,喝完再續水。
溫馨提示:因水溫、水量、茶葉數量、沖泡時間的不同,口感會有所不同,同時影響飲用效果。
注意問題:沖泡前洗茶一次,即用開水沖泡,立即將第一道茶湯倒掉。
加工方法
桑雀茶的製作工藝的手中,方法很多,總體分為以下幾種:
(1)直接太陽曬乾法:民間通常採用莖葉全株砍采,直接切成一寸左右的茶段,利用自然太陽曬乾,這樣加工生產的桑雀茶,全葉片狀,表面無白色結晶體析出,直接用開水泡,色為淡綠色,味淡不醇,無回味,功能效果的較差,需要清煮很長時間才能發揮效果。
(2)水煮殺青曬乾法:同樣採用莖葉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長的茶段,用沸水煮撈殺青後,曬乾即為成品,這種加工方法生產的桑雀茶,半片狀,色淡黃綠,有少許白色結晶析出,味帶苦澀,這種方法最為方便,但經過水煮撈後,營養物質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
(3)炒青攤曬法:選用桑雀茶的枝葉為原料,用熱鍋殺炒青,炒至5成乾再手工搓揉,然後在太陽底下攤開曬至全乾,這種方法加工的桑雀茶,傳統工藝掌握的難度較大,炒鍋的時間和溫度以及手法和曬乾方法都決定了茶的品質。好的品質為:黑白相間,白色結晶析出較多,且均勻,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歷史傳說
《李氏遺傳》
名醫李經方查閱古書記載:“元末,太祖皇帝朱元璋征討陳友諒,敵方傷亡慘重,後經一種‘野藤條’治療,效果神奇。”經多方打探,方知此物長於大荊州之林,別處無。公元1361年,荊州正逢各大部落之戰,李經方首度進入大庸衛,飽受戰亂之苦,舉步維艱,尋,未果。公元1365年,李經方再入荊州山林,因山林多雨、地勢險峻,難以前行,最終棄之。公元1378年,李經方時年花甲,最後深入荊州山林,尋找神草,其足跡遍布山林、風餐露宿。經鄉民引導,最終,尋得此物為桑雀茶。
清文宗 · 桑雀之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素問·至真要大論》:“虛者補之”,“損者益之”。《神農本草經》云:“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公元1850年,桑雀茶首次進入清宮,進貢給鹹豐皇帝。鹹豐帝得桑雀茶,服之效果奇佳。在其所著“病原”中記載:“素號名醫,卻不如鄉間一草爾。”事後,御醫們潛心鑽研桑雀茶之藥性,以醫帝之病。清《文帝傳信錄》記載:“御醫得其草,心喜。其色不揚,聞之清香,味苦後甘。入湯,色亮。帝飲後數日,脈不復細弱,宏健有力,是可謂神草也!”
此後,桑雀茶成清宮皇帝專用,以供皇室萬代享用。
野史記載,御醫存普高曾言:“此草(桑雀茶)效果神奇,可與其他藥物通用,無禁忌。性微涼但平和,前所未見。此生得見此物,餘生足矣。
其他功效
1、咽炎:濃茶溫服、大口喝、慢慢咽、效果更佳。
2、感冒:加量熱服,每天飲茶水2000~3000毫升,會緩解症狀。
3、牙痛:濃茶口含,停1分鐘以後咽下,反覆幾次可止痛。或牙咬泡袋。
4、胃寒:茶葉4克、薑絲5克、加水200毫升煎服,每日3次。
5、便秘:清早空腹溫服200~300毫升濃茶。
6、風濕:桑雀茶40克,浸泡15天后內服,外擦。 有6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500毫升。
7、解酒:酒前喝300毫升濃茶,可護肝保胃,酒後飲用有助清肝醒酒。
8、防暑:冷藏茶水,可防暑降溫。
9、失眠:睡前1小時喝200~300毫升濃茶,可提高睡眠質量。
10、三高:飯前半小時喝200~300毫升濃茶,有助疏通血管。
11、煮粥:茶水煲粥,清香爽口,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