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樂舞也稱跳神.40多副各色面具面相兇惡,代表東南西北的各方保護神,鄉城有近20個大小寺廟,每座寺廟都有自己的跳神節。
桑披嶺寺是鄉城最大的寺廟,有9個傳統樂舞節目,其中有三四個曲目被分別冠上“印度”、“拉薩”等地名。另外,眾多的樂舞角色中,很多面具的造型酷似印度人、蒙古人、漢族人,可見樂舞確實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其中,一個重要角色還被除數命名為“蒙古人”。據史料記載,桑披嶺寺始建於17世紀中葉第五世達賴喇嘛昂汪洛桑嘉措時期,曾得到蒙古朋友的鼎力相助,創此角色,應該是出於感激,提示後人不要相忘吧。傳說“拉薩阿只繞”這個曲目是三世赤江活佛親臨鄉城面授的,每年藏曆十一月二十作、九日跳神跳到這個曲目時,赤江活佛會派幾隻神鷹來巡視監督。因此,每當“拉薩阿只繞”上演,圍觀的百姓都會翹首仰望,急欲一睹神鷹風采。
樂舞的高潮是“神鹿挑哈達”,名年輕僧人戴著布糊泥塑的笨重鹿頭,踩著鼓號的節奏時而急蹈時而緩舞,舞到興頭上,甩頭便把放在地上的哈達挑到鹿角上,這一招看似輕巧,實則極難,沒有三五年功夫是不敢一試的。如今的鹿角上都所有一束細鋼絲,而古時沒有鋼絲,要挑看書哈達、絕非易事。
每逢寺廟跳神。鄉城百姓便會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甚至半夜三更便來尋找便於觀看的
位置。旭日東升樂舞開演時,黑壓壓的人群紛紛摘帽頌經,深深地沉浸于樂舞帶來的古樸神秘的氣氛中。
在其中感受那種傳統宗教文化將別有一番體會
相關詞條
-
噶丹桑披羅布嶺
噶丹桑披羅布嶺,俗稱桑披嶺寺,“噶丹”表示傳承格魯派祖師宗喀巴首建之西藏噶丹寺的名系,也證明桑披寺與拉薩噶丹寺的歷史淵源。
名稱 簡介 -
《古今詞話》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蘿”,阿那、回紇,亦當時曲名。李郢言變梵唄為...
-
《即墨縣誌》
?河陽公謂:起墨之疲必得人而後可。信哉!信哉!披其志,外極其規模之大,內...。仕者披圖,每視為信然。余初授晉長子,劇邑也!再授衛之莘,沖邑也!三授今...
-
來鳳縣
、楓香、香花、白岩、老茶、何家坡、馬鬃嶺、關口、小河坪、馬家園、白楊坡、大埡...,12900多戶,以糧、畜、 桑、煙、茶為主導產業。三胡鄉三胡鄉1949年設三胡區...、三堡嶺、橋亭子、韭菜園、黃柏園、陽河壩18個村委會。[1] 革勒車鎮革...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