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病葉兩面出現分散或較密聚的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紫色斑點,後期病斑可相連成片。其病症是紫斑上的小粒狀突起(分生孢子器)和粉狀物。春季大量產孢時,暗褐色或近黑色卷鬚狀的孢子角在葉面形成黑色煤煙狀物與類的病徵相似。
病原
桉殼褐針孢(Phaeoseptoria eucalypti Hansf)。其分生孢子器群生於葉片病斑兩面,褐色,近球形或扁球形,103~155μm×83~124μm,埋生或部分突破寄主表皮組織外露。分生孢子淺褐色、淺紅褐色,柱狀擬紡綞形,直或稍彎曲,具3~5個橫隔,大小為(27~)39~55(~57)μm×3.9~5.2(~5.5)μm,表面因有微細的粒狀突起而顯粗糙。孢子梗短,瓶形或短柱狀,淺褐色,4~10.5μm×2.5 4μm,頂部具1~3個環痕。
據以往報導,國內紫斑病病原菌還有桉殼針孢(Septoria mortarlensis Penz et Sacc )一種。
發生規律
在昆明地區,紫斑病全年可見。三月上中旬孢子器發育成熟,孢子角大量溢出使病葉表面部分甚至大部覆有一層稀薄的煤煙狀物,在麗江地區永勝縣十二月份煤污狀病徵仍很普遍。昆明冬季雖可在病葉上見到紫色病斑,但很少能找到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加強林地撫育管理,特別是幼樹,應使其健壯生長,增強抗病性;結合管理,及時清除病葉、落葉,並集中燒毀,以減少病原接種體的傳播。發病嚴重的幼林及其周圍可噴1:1:100波爾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