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位於鶴山市東部。面積55.47平方千米。2008年末戶籍總人口1998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38人。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建設東路18號。景點有“馬山疊翠”。
沿革
清光緒元年(1875)建古勞都。民國時至建國初期改第二區,1953年改桃源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1996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棠都、民龍、三富、錢塘、蟠龍、富屋、旺龍、船崗、龍溪、中心、蟠光、甘棠、馬山、中勝、竹朗15個管理區(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經濟
2004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5.28億元,比2003年增長10%;社會總產出25.72億元,增長18.5%,其中,工業總產值20.05億元,增長20.4%,農業總產值1.02億元,增長5.2%;新上、增資擴建項目20個,實際到位資金合共3.13億元,其中外資1886萬美元。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桃源鎮已形成了三業齊飛的發展勢頭。農業方面,桃源鎮擁有了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的“三高”農業生產基地,包括年上市雞苗500萬羽的國榮雞苗孵化場,年上市肉豬1萬頭的美德洲農場和開發山地5300畝、被列為國家財政部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的桃源“三高農業品牌”——甘棠花木基地。工業方面,外資企業與民營企業已漸成氣候,其中外資企業有30多家,民營企業有180家,構成了以電子電器、新型材料、紡織製衣、五金制傘等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並湧現出北豐、聯塑、法羅力·比力奇、安柏、康佰、制傘等工業品牌。第三產業方面,君威酒店的落成開業,桃花源商住區和桃源影劇院的相繼落戶,以及色色會所,馬山風景區 和金峽水庫度假村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鞏固了第三產業在桃源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28億元,比2007年(下同)增長15%;社會總產出41.1億元,增長20.5%;其中第一產業產值1.61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產值31.47億元,增長20.5%;第三產業產值8.02億元,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4860.7萬元,增長32.43%;農村經濟總收入21.6億元,增長11.2%;農村人均純收入6992元,增長4.5%。
工業經濟長足進步
工業方面,桃源鎮擁有較大規模的外資、民營企業共300多家,形成了以電子電器、五金制傘、紡織製衣、新型材料等為主要產業的工業體系,並成功打造了北豐家用紡織、聯塑管道、法羅力比力奇水暖設備、桃源彩傘等四大龍頭工業。其中,制傘業是桃源鎮的特色傳統產業。目前,該鎮已成為華南地區配套齊全的傘具生產基地、出口集散地和行業信息交流中心,並於2007年強勢啟動“桃源彩傘”區域品牌。此外,桃源鎮著力完善工業配套設施,以新325國道為軸線,高起點、高標準規劃開發了富民、建桃、德勝等三個工業園,各園的路網、電網、供水等工業配套已全面完善。
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農工作方面,桃源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農業產業提升,深化農業保障機制,以整治農村環境衛生作為切入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色產業方面,甘棠花木基地被列為國家財政部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種植面積突破6000畝;茶科所“金馬牌”桔普茶被評為江門市20個優秀旅遊商品和“2007江門市五邑八寶(特產)”之一;年上市雞苗500萬羽的國榮雞苗孵化場和總種植面積達500畝的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等也屬較具規模的“三高農業品牌”。
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第三產業方面,桃源文化廣場、桃源影劇院已相繼建成,三星級君威酒店是全市為數不多的星級酒店之一,鎮區三大高品質商住樓盤建設如火如荼,投資近億元、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全市第一家經營日本料理的綜合性特色酒店----椰林酒店正式開業。桃源墟鎮逐漸形成以富源大道為主幹道的新興文化商貿區。同時,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城區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桃源組團”的落實和“服務江門、輻射珠三角、面向粵西和大西南”的現代物流中心建設,以進一步增強桃源鎮的綜合競爭力。
文化
王老吉 涼茶
“老老實實王老吉”,這是家喻戶曉的廣東王老吉涼茶廣告語。但這也是王老吉始創人的寫照,王老吉始創人為桃源鎮錢塘人王澤邦,又名王阿吉。清道光年間,王阿吉為草藥醫生,與其子不斷探索,以崗梅根、金櫻根等10餘種山草藥,配製成獨家涼茶,在桃源圩以大碗茶形式擺檔。因卓有功效,故極受歡迎,生意興隆,且馳名遠近。清道光8年(1828),王阿吉全家遷廣州,在十三行靖遠街開設“王老吉”涼茶店,經營方式照舊。由於療效優異,適用面廣,價格低廉,飲用方便,不久風靡羊城。1840年,始出售袋裝涼茶。至其第三代時,“王老吉涼茶”已行銷全球華人地區,其孫王裕恆1870至港,在文武廟設店,市道興旺。隨社會發展,“王老吉涼茶”劑型也不斷推陳出新,20世紀60年代中期,製成涼茶精,1988年又濃縮成沖劑,飲用更為方便。
竹朗金龍
竹朗金龍 鶴山市最負盛名的舞龍要數桃源鎮竹朗的金龍。竹朗的舞龍習俗相傳已有200多年。竹朗的金龍以龍頭到龍尾都用金黃色飾物,故稱“金龍”。金龍全長102米,龍頭龍尾各重五六十斤。每次出動要動員70多人,表演時舞龍與舞獅同台演出,還配上龍珠、鰲魚、鯉魚等行當,表演“翻龍肚”、“金龍追獅”、“獅子洗龍鬚”、“魚鰲游龍門”、“鯉魚跳龍門”等套路,場面壯觀,氣勢魁宏,充分體現我市民間文化藝術之精華。每年中秋節或喜慶,舞龍是竹朗人最喜愛的活動,青壯年男子幾乎全部出動,老人、婦女結隊觀看,附近順德、南海、高明的客人及親友都來捧場。其時,鑼鼓鞭炮喝彩鼓掌響成一片,呈現出熱烈、歡樂、祥和的氣氛。雅瑤鎮陳山村每年農曆8月底都要舉行一連三晚別開生面的舞龍活動,他們的龍不點燈燭,而是在龍身上插滿點燃的香火,在夜間看去宛如一條繁星萬點的銀河,叫做香火龍,遠看尤為壯觀。陳山分有幾個里,各個裡都有門樓,龍經門樓側身而過,村里人在門樓等候,給龍灌酒,灌龍酒時,大家都一飲而盡。鶴山民間舞龍活動相當普遍,歷代相傳,形成習俗,可說是源遠流長。
名人
李錦泉
大學教授。桃源鎮宿坳村人。國小畢業於沙坪鎮小,在鶴山一中念國中,高中就讀於華師附中,1960年8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學,後遷西安交通大學任教。1984年至1993年,任西安交通大學物理系副主任。1987年獲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教育榮譽證書,1993年10月獲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發表論文20多篇,其教學改革成果和教材編寫曾獲陝西省和國家教委獎勵。
施義鎏
總工程師,科技工作者。桃源鎮竹朗人。1959年在鶴山一中高中畢業,考入暨南大學化學系,就讀5年後留校任教,並從事化工儀表,化工工程及化工機械設計等方面的研究。1982年至1986年間,連續獲省、市科技成果獎6項,並將研製成功的系列熱分析儀、聯檢儀,在暨大儀器廠投入生產,推向市場。1987年調進暨南大學科技服務公司,為科研項目主持人,肩負對外科技開發、科技諮詢及科技轉讓服務。1991年以其膠粘劑新技術成果作價150萬,與珠海東區房地產公司合作,由珠海方面直接注資150萬,創辦廣州天河萬大科技實業公司(生產系列膠粘劑),併兼任總工程師工作。
李國榮
桃源甘棠犁逕嘴人。全國勞動模範。李國榮雞苗孵化場創辦人。一向居家務農,1982年始,為創業致富,鑽研孵化技術,並向銀行貸款2萬元,辦起了簡陋雞場,因經營得法,到1995年規模逐漸壯大,評為鶴山農業種養大戶。到1999年底該場擴展占地2.2公頃,建築欄舍總面積15000平方米,有19台電腦自動孵化機,年孵化量480萬羽,父母代種雞5萬羽,產值600萬元,純利200萬元,種雞暢銷全國各地。他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向家鄉農民傳授技術,使當地雞苗場雞苗成活率達99%以上;為本村道路硬底化捐資12萬元;多次資助甘棠國小改善辦學條件,極受大家讚譽。
旅遊
色色會所
色色會所位於群山環抱、環境幽雅、空氣清新的鶴山市桃源鎮甘棠鄉,總占地面積12萬M2。內設食肆、賓館、游泳池、釣魚台、快艇園、燒烤場、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娛樂、運動設施依次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這裡沒有都市的灰濛濛的天空、川流不息的車流、腳步匆匆的路人。拋開忙碌工作、煩心的瑣事,甩開城市繁囂,與藍天白雲對話,與輕風擁抱。攜妻帶子、呼朋喚友,在山水田園之中,自由自在享天倫之樂。投身碧波蕩漾的游泳池暢遊,細細品嘗美味的佳肴,全身的每一寸肌膚都完全放鬆,與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時光。色色會所設有酒樓、卡拉OK廳、圖書室、高貴客房、天台花園等,設施一流。在美麗、靜謐的色色桃源之夜,與最愛、最親的人圍坐天台花園,一起欣賞清月輝星,聆聽松濤聲韻、蛙唱鳥鳴,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遠古時代的桃花源。
馬山疊翠-鶴山八景之一
指距城區14公里處的馬山風景遊覽區。面積15000畝,由數十個低山崗組成,綿延起伏,構成綠色海洋般的丘陵自然景觀。325國道縱觀其間。最高的崗頂建有鶴林亭,因樹林長高所掩,遂於其上加蓋三層的六角亭,名為亭為亭,登亭可俯覽馬山全貌。四周山頭層林盡染,山花吐艷、山中的疊翠湖可供蕩舟、垂釣,周邊崗頭上有造型各異的涼亭。射擊場、游泳池、網球場、卡拉OK歌舞廳等掩映綠蔭中。1992年落成的“駿馬苑”設有賓館、餐廳、會議室等。疊翠湖邊新建的桃花源假日俱樂部,別墅群錯落其間。專業研究、生產、銷售鶴山名茶“單叢茶”的鶴山市茶葉科學研究所就坐落於此,1987年茶科所首次從廣東省饒平縣引進單叢茶,種植了8畝示範田,獲得一次引種成功。所研製的成品單叢茶具有色澤油潤,湯色橙黃明亮、回甘力特強,具有天然花密味等特點。一九九二年,鶴山單叢茶榮獲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九九三年,榮獲廣東省茶葉學會頒發的銀杯獎。該產品質量優良,價格適中,深受廣大顧客歡迎。
金峽水庫
金峽水庫位於桃源境內的桃源河上游,距鎮府所在地4公里。水庫於一九五七年動工興建,一九五八年建成,集雨面積22.35KM2,設計正常水位22.75M(珠基,下同)相應庫容461萬M3,校核洪水位(P=0.2%)25.60M,相應庫容884萬M3,是一座小(一)型水庫,設計灌溉面積6078畝,壩後電站裝機容量160KW。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經廣東省水利廳批准,將水庫擴建為中型水庫,擴建後正常水位24.25M,相應庫容665萬M3,校核洪水位(P=2%)26.35米,相應庫容1160萬M3,設計水(P=0.1%)位26.9M,相應庫容1160萬M3,灌溉面積擴大到10968畝,擴建工程於二000年十月動工,二00一年十二月竣工,工程建設內容:土壩增厚加固,溢洪道改建。
鶴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鶴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於1982年建立,屬鶴山市林業局管轄的事業單位,差額撥款、自主經營,位於鶴山市中部,廣湛公路從旁經過,距沙坪鎮13公里,廣州市80公里,交通方便。現有職工11人,土地總面積2000畝,其中有林地1700畝,育苗地100畝,魚塘50畝。建設面積共1500平方米,包括辦公樓、職工宿舍、試驗室、展覽室、招待所和飯堂等,84年與華南植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國科學院鶴山丘陵綜合試驗站”,97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十大重點開放台站之一,中科院鶴山試驗站現有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6人,具有一群總體知識水平較高,知識結構合理的青年群體,承擔和主持國家、中科院和廣東省的重大研究項目15項,具有較強的科研力量。本研究所肩負著鶴山市造林綠化、林業良種選育、新品種示範推廣、生態公益林營造、森林病蟲害防治等任務,最佳化的針闊葉混交林已推廣23萬畝,成為廣東省連片面積最大的人工混交林,“林-果-草-魚”最佳化生態模式被廣泛推廣套用,成為窪地的支柱產業,建立了綠化苗園場和鄉土樹種繁育基地,成功地繁育了二十多個鄉土樹種,其中有觀光木、格木、伯樂樹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建立了2000畝江門市林業高新技術示範園。本研究所與華南植物研究所、廣東省林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參與了“熱帶亞熱帶退化生態系統重建與恢復”重要科研項目,承擔省森林病蟲害松爽圓蚧監測任務,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江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鶴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加強同國內外同行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已有英、美、德、奧、台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60人次來本研究所考察和指導工作,並給予了肯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