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鄉[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桂花鄉]

桂花鄉[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桂花鄉]

桂花鄉距大姚縣城87公里,國土面積352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總人口12012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8%,是一個典型的彝族聚居鄉。

鄉情簡介

在彝州屋脊百草嶺東麓,有一個彝族家居的山鄉,這裡滿山桂樹,八月金秋,桂花盛開,香飄十里,因而得名桂花。

在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中,桂花鄉立足鄉情、順勢而謀,藉助豐富的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結合文化旅遊業開展了廣泛的對比分析和過細研究,明確提出了依託一山(百草嶺)、一樹(核桃樹)、一衣(彝族百褶裙)、一房(木垛房)、一球(籃球)的“五個一”發展思路。緊緊圍繞“五個一”的發展思路,廣泛動員全鄉各族各界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推動文化旅遊業持續健康發展。目前,桂花百草嶺旅遊開發初具雛形:核桃種植面積已達14.45萬畝,十里核桃谷已經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桂花彝族百褶裙別具一格,深受消費者喜愛;以上坪木垛房為代表的原生態彝族民居小有名氣;烏龍口處立里籃球文化享譽州內,以籃球文化為題材的電影《彝寨NBA》劇本正在創作之中。

桂花鄉轄區內森林密布、泉水飛流、風景秀麗、資源豐富,核桃、板栗、白芸豆、松茸、牛肝菌等農特產品久遠盛名,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銅礦資源。國家探明貯量22萬噸金屬銅,品位2.4,桂花銅選廠年產A級電銅300噸,浮選車間日處理原礦60噸。

名優特產

核桃

核桃,原產於近東地區,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桂花核桃樹 桂花核桃樹
桂花核桃仁 桂花核桃仁

核桃是大姚縣外貿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桂花鄉的經濟支柱。核桃有3500年的栽培歷史,現還有幾千年的野生鐵核桃,鐵核桃種群17個品種,桂花原始森林闊葉林中,箐邊、河邊還生長著千年以上的野生鐵核桃,這是天然分布的見證。 桂花核桃仁所含營養元素:熱量 (1116.50千卡) ·蛋白質(14.90克) ·脂肪 (108.75克) ·碳水化合物 (19.59克) ·膳食纖維 (9.50克) ·維生素A(5.00微克) ·硫胺素 (0.15毫克) ·核黃素 (0.14毫克) ·尼克酸 (0.90毫克) ·維生素E (64.24毫克) ·鈣 (64.00毫克) ·磷 (302.30毫克) ·鉀 (386.00毫克) ·鈉 (8.19毫克) ·鎂 (132.30毫克) ·鐵(4.21毫克) ·鋅(2.42毫克) ·硒(4.62微克) ·銅 (1.25毫克) ·錳(3.61毫克)

中藥材

嗑松,即華山松,是一種在特定海拔生長的樹種,果實是倍受消費者晴睞的綠色有機食品。

松茸

松茸,又名鬆口蘑,是名貴食用菌。新鮮松茸,形若傘狀,色澤鮮明,菌蓋呈褐色,菌柄為白色,均有纖維狀茸毛鱗片,菌肉白嫩肥厚,質地細密,有濃郁的特殊香氣。宋代唐慎微著《經史證類備急本草》說,松林下菌蕾如鹿茸狀的松茸,主產地在川西橫斷山脈。其風味獨特,口感滑潤。富有彈性,食後余香滿口,鮮香別具一格。松茸富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多種胺基酸、不飽合脂肪酸;還含有其它菌類中少有的β-萄萄糖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有機鍺Ge124-239PM,多糖LPB等稀有營養元素,具有提高SOD活性,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延緩組織器官衰退,改善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抗病毒、抗細胞突變和增加免疫功能的能力。常食松茸能強精補腎,恢復精力,另具有益胃補氣,強心補血,健腦益智、理氣化痰,驅蟲以及治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核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多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採集、食用。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松茸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稱。生長松茸的地方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美人松、大理香花、沙壤土,採集較困難,產地老百姓夜間打手電上山,採下後套用冰袋降溫,一般只可保鮮三天,所以彌足珍貴。

民族風情

桂花,是一個彝族集居的山區鄉,彝族人民在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創造了很多優秀的民族文化,早在遠古時代,這裡的彝族先民創造了"十月太陽曆"。它一年10個月,1個月36天,年終另加5天作為"過年日",一共365天,每隔3年到第四年的過年日為6天,全年為366天。十月太陽曆是在石塊圍砌而成的三台形台上以晨觀太陽運動定冬至和夏至,晚察北斗柄指向定大寒和大暑,大暑日為"火把節",冬至日開始過5天為"過年日",用以觀天象的三台形台即觀象台。如今,觀象台遺址仍存在並經復原保護了起來。彝族人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慢慢形成了一些民族風情,在桂花彝家山寨,隨處可見古樸悠靜的垛木房,隨時可品嘗到彝家人釀製的小鍋酒,原汁原味的蕎粑粑及各種風味的純天然的山珍、野菜;在彝鄉桂花,喪葬嫁娶都充滿了民族氣息,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

百褶裙

彝族百褶裙001 彝族百褶裙001
彝族百褶裙001 彝族百褶裙001

彝族服飾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服飾,而在複雜的彝族女裝製作中,最簡單而又最漂亮的就數百褶裙了.因為沒有更多更複雜的手工條紋。現今用寬布與窄布鑲嵌橫連而成.舊時全靠手工編織(羊毛或棉線),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做成.彝族百褶裙大膽的色彩搭配,因而色彩大方明亮,這是其他民族少有的.彝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的是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舉行一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   童裙以紅、白色為主,或幾色相間,青年以紅、藍、白色或紅藍白色相間為主,老年以青、藍色或青藍色相間為主。童裙裙短,一般為兩節,腰小擺大。成人為三節,上節為腰,中節直桶狀,下節成細密格紋。長裙的特點在於下節的層層皺摺,所以俗稱“百褶裙”,以多褶為貴。舊時裙式長短與身份有關,黑彝女子長裙拖地,行走時塵土飛揚,以示尊貴。所地地區羊毛裙質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狀窄長,紅色,下節藍色細褶均勻齊整,其下橫間以紅、白、黑細條紋,色調和諧,再下是青色,膝蓋處百褶四散.

彝族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白、納西、基諾、拉祜等族也過這一節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徵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節多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節期三天。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曆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於天而除夕"之說,相當於彝歷的新年。因此又稱過大年。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