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村委會[雲南省保山隆陽區瓦房鄉桂花村委會]

$桂花村$村委會,隸屬 隆陽區 瓦房彝族苗族鄉,屬於$山地$。距離鎮$8$公里, 國土面積$20.3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283 $畝,其中人均耕地$9.18$畝;有林地$16147$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4$戶,有鄉村人口$1317$人,其中農業人口$1309$人,勞動力$5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08$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農1378$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280$}戶通自來水,有{$24$}戶飲用井水, 有{$300$}戶通電,有{$28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83$}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7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3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921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79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2 $}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83$}畝(其中:田{$488$}畝,地{$795$}畝),人均耕地{$9.18$}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614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6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4$}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草地面積{$10078$}畝,荒山荒地面積{$3006$}畝,有銅礦等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4$}萬元,畜牧業收入{$7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66$}頭,肉牛{$103$}頭,肉羊{$1046$}頭); 林業收入{$6.7$}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8$}萬元, 工資性收入{$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8$}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34$}人 ,在省內務工{$183$}人,到省外務工{$5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04$}戶,共鄉村人口{$1317$}人,其中男性{$670$}人,女性{$性647$}人。其中農業人口{$1309$}人,勞動力{$553$}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31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0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97數$}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8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5$}畝。{$而且$}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4570$}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個(勞均{$1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0$}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8$}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且$}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桂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西山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2$}公里,距離中學{$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1$}人,中學生{$82$}人。該村到{$2011$}年底,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3$}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泡核桃及甜柿$}產業。

新農村建設

{$2011$}年以來,該村正在積極實施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各種產業,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人文地理

該村有{$118$}個少數民族,其中彝族{$32$}人;白族{$37$}人;佤族{$1$}人;傣族{$2$}人;回族{$2$}人;傈僳族{$5$}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0$}個,黨員總數{$86$}人,黨員中男黨員{$男51$}人,女黨員{$35$}人。 團員{$98$}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