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沿革
書院為古閣樓宮院建築風格。主樓重檐歇式宮頂,共兩層,上層為閣樓,下層是正堂,全木質構成。外披檐迴廊,前廊和左、右廊有28根石楹柱斗而上,建築面積374.2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院外豎石牌坊門樓和砌圍牆,周圍聖樹芳桂,花翠四時,飄香秋日,大門上橫刻陽文“桂林書院”,兩側直行楷書對聯:桂蕊飄香書,聲吟破山中月;林巒聳翠,詩思敲殘檻外花。大門兩側的古樟樹尤為壯觀。
桂林書院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初名“桂林書樓”,鎮坊《夏氏宗譜》附有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狀元邢寬“鎮坊桂林書樓序”一文。《鎮坊桂林書樓序》乃是受鎮坊人夏公任所託而作,夏公任之父夏時明(字子哲),洪武舉人,宦遊三十年致仕歸籍。回到家鄉後,優遊山水,見鎮坊水秀山青,草木暢茂,於是舉家遷於此地,並自號復軒先生,“蓋取返初服之義而棲林下也”。
鎮坊村現存“復軒公祠”,即是後人紀念開基祖時明公而建。復軒公深知讀書明經的好處,於是散盡千金,選擇村後的“桂林芳樹之間”興建書樓,貯藏圖書,延師講學,力促夏氏子孫和附近學子前來讀書,成為一時勝景。“升階登樓,近可以瞰錦水、蘇堤諸山,遠可以見滕王之閣、物華之樓、南浦之亭,與夫西山之勝景、江上之煙波,而舟人漁子舉在目前矣。”復軒公的善舉,成就了多少書香學子、負才少年!而崇文尚教的傳統也由此延續下來,成為鎮坊(鈔塘)夏氏的傳家秘笈,桂林書院也因此成為豐城最有名氣的書院之一。
清道光年間,夏學謙(字芳恭)桂林書院進行了改擴建,有講堂、文昌閣、膳廳、齋舍等,有學田200餘畝,以供師生膏火薪俸。書院原占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院內建築的“文昌閣”保存完整,是歷代當地秀才舉人講學的地方。古有中順大夫萬曰棟、士大夫魏仕仲,賢相姜曰廣,清吏部右侍郎萬有嚴,今有原中顧委委員夏征農,曾跟隨趙醒農、方誌敏等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獻出年僅21歲的革命烈士夏日輝,亦求學於此,此外還有清朝進士江殷道,羅允葉等。
書院建設
2002年桂林書院重修時,夏征農親自寫信給省委書記孟建柱,在夏老和孟書記的關懷下,江西省慈善總會為桂林書院撥給維修專款10萬元,使書院得到了新生。夏老欣然命筆為桂林書院新生題詞:“歷代講學園地,而今修建一新,為國樹人有望,值得銘記在心”。2004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豐城市同田鄉鎮坊村蹲點扶貧撥給專款,對書院進行裝修,在院內興建了一幢800平方的教學大樓,並增添了電視、電腦、圖書等教學儀器設施,使桂林書院與鎮坊中學(國小)融為一體,形成現代化的教學園地新格局。原宜春市委書記宋晨光、江西省辦公廳姚木根、豐城市委書記冷新生和市長辛小敏等領導多次到桂林書院視察,並親手為書院周圍植樹、種花、栽草,美化校園環境。 現在,鎮坊國小充分發揮桂林書院與新教學樓的教學作用,在書院辦起圖書室、文體室和古情展覽室,每周政教課在書院授教,平時全天給學生開放,雙休日對外供村民開放,並結合新農村建設,舉辦了季節性的農業技術培訓班,授講農業科技知識,使120多名青年農民“學科技、奔小康”成為建設新農村致富的示範戶;全校650名學生通過在書院上課、看書、參展等實踐教育活動,不但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而且陶治了情操,美化了心靈。
附:
《桂林書院序》
——明·邢 寬
洪州夏氏公任謁予,言曰:“任,唐秘書光庭之後也。”庭知洪州多善政。民愛戴之子孫,因之占籍焉,凡若干世至今,人愛之不衰,沿及聖朝。而以行義表鄉閭者,代有偉人。
任家君子哲先生,由洪武中舉賢良,初授司虞於安慶之樅陽,改任溧水之三湖,累陞六合之瓜埠巡檢閱,三十年,致仕歸,號復軒。蓋取返初服之義而棲林下也。 又曰:“任居鎮坊,遠郡城南門三舍,前峙虎嶺,後倚象山,左有蘇堤,右涵錦水,而宅邊盛樹芳桂,秀蒼翠於四時,飄香風於秋日。垂金粟散,清影參差,環繞於軒之外。而軒之後,高聳宏敞,可以登眺望遠者,書樓也。軒連書樓,樹四楹而成,置欄檻於窗戶之外,花竹草木奇怪之石鹹列焉。入軒之內,步樓之下,所以延賓客,供休偃也。升階登樓,近可以瞰錦水、蘇堤、諸山,遠可見滕王之閣、物華之樓、南浦之亭,與夫西山之勝景,江上之煙波,而舟人漁子舉在目前矣。”
或曰:“先生之樂於此乎?”予曰:“非也。家之所積,舊日之圖史,六籍之微言;今之所積益增諸子百家之言,克棟乎樓之上矣。”或又曰:“先生研究其在此乎?”曰:“亦非也。嘗聞之世以儒素相承恆,延師儒講學,行者坐樓之上,博考群言,含英咀華,講求六籍之奧旨以淑後進之人,俾不失儒素家恆業,此樓之所以建也。”
若夫謂之桂林,特以樓在桂林芳樹之間,非有取於桂也。然而騷人墨客有以一枝五枝雲者,此蓋推先生積德深厚,而子若孫必有郄生竇氏之騐。俾登樓者興感作樓之意,以思務力於讀,務力於學,務成君子也!由是,仁足以性智,足以窮理學,足以博古今,以通天下之故也。夫如是,則樓非徒建也,書非徒積也。
其以藏修而懋■德者,端在此乎?苟徒以為登覽之,則貯書之所,而不於此以勉焉,非所謂作樓意也。古云:掘井九仞不及泉棄井也;孔子曰:我未見力有不足者,未有欲之而不得也。使其後人果能一旦奮然用力於中,而盡性之仁,窮理之智,君子之名可得也。孰得而御之夫,豈一枝五枝之足云乎哉。
公任今履宦途駸駸乎,有民社之寄;而於盡性窮理之學想,與有聞焉。予並書於卷,俾持以告復軒先生,且以足,或者未盡之意雲。
正統元年冬十一月朔旦,賜進士及第翰林院侍講兼修國史芝山邢寬撰。
風雲人物
姜曰廣
(1584年—1649年),字居之,一字燕及,晚號浠湖老人,江西豐城人, 明末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東林黨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天啟六年(1626年),出使朝鮮,還陳有裨軍國者八事。天啟七年(1627年)夏,魏忠賢以“東林黨”罪削其籍,回江西創辦石井書院。崇禎初,起擢左春坊左諭德。崇禎十五年(1642年),起任詹事,掌南京翰林院。李自成陷北京,明思宗自縊死,南京議論立帝,與呂大器等主張立潞王,遭馬士英反對,結果福王為帝,仍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史可法、高弘圖為南中三賢相。為馬士英所忌,馬士英等攻擊姜曰廣五大罪狀,姜曰廣怒斥之,棄官回鄉里,順治五年(1648年)金聲桓邀姜曰廣起義,清軍圍攻南昌,次年城破,攜家三十餘人於南昌投水自盡。曰廣著述頗豐,著有《石井山房文集》、《皇華集》、《石井山房語錄》、《過江七事》等。
夏征農
(1904年1月31日-2008年10月14日), 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上海市委原書記、《 中國大百科全書 》總編、《 辭海 》主編,江西豐城人,原名夏正和,字子美,筆名夏征農。
夏征農於1925考入南京金陵大學,1926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受黨組織委派回江西發展支持力量,並參加了南昌起義。其後赴上海,入復旦大學學習。1928年出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被捕入獄。出獄後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秘書。1933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是其後期領導人之一。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期間,歷任新四軍政治部、統戰部、民運部部長,蘇中軍政委員會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山東省委副書記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批鬥。
1978年任復旦大學黨委第一書記,1979年出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書記處書記。此後退居二線,任上海社聯主席、上海文聯主席、《辭海》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副主任以及中顧委委員等職。夏征農是全國第一屆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十二大列席代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特邀代表。
2008年10月4日,夏征農逝世於上海華東醫院,享年10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