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河南省信陽市下轄鄉]

柳林[河南省信陽市下轄鄉]

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柳林鄉位於溮河區最南部,北距信陽市19公里,南距全國著名風景區雞公山18公里,南與李家寨鎮,北與東雙河鎮、西與十三里橋鄉、譚家河鄉毗鄰,東與羅山縣朱堂鄉接壤。

基本概況

京廣鐵路與107國道縱貫全境。全鄉總面積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山地面積近10萬畝,形成“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全鄉下轄12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200個村民組,6082戶居民,2.4萬人。全鄉基礎設施完善,整體功能齊全,是一個區位、交通、資源優勢明顯的山區鄉。

獨特的區位蘊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柳林鄉緊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雞公山,隨著保護區面積的擴充,以“紅色、生態”游為重點的現代化服務業迅速興起,促進了餐飲服務業、觀光農業、交通運輸、金融、保險、郵電通信、房地產等現化服務業的大發展。全鄉餐飲服務業85家,觀光農業6處,運輸車輛220台,保險業深入到鄉村農戶、各行各業,農電入戶率達100%,實現光纜通訊,擁有程控電話3100門,正在規劃開發的一處房地產占地60多畝。

便利的交通催生出蓬勃的創業環境。京廣鐵路、107國道及環湖路貫穿鄉境東西南北,區、鄉、村公路200餘公里,水泥(柏油)路實現了村村通,長達65公里,形成了鄉村公路網,極大地改善了全鄉人民的交通和生活條件,解決了山區民眾行路難問題。為客商來鄉投資興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全鄉共有私營企業37家,個體工商戶814戶,年創產值近5000萬元。

柳林鄉 柳林鄉

豐富的資源打造了堅實的致富之路。以礬石、青石等加工為主的加工業,以板栗、茶葉為主的種植業及以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猛,成為該鄉三大支柱產業。全鄉興建礬石廠86個,礦粉加工廠12個,青石加工廠8個,年創產值1200萬元。種植板栗5萬畝,年創產值700萬元,發展茶葉8000畝,創產值40萬元,生豬養殖場150餘家,年出欄生豬3.2萬頭,創產值3000萬元。到2004年底,全鄉地區生產總值達136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96元。

歷史沿革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清朝中期自李家寨鎮舊金家集遷於現老街,因境內綠柳繁茂,望似一片林海,故名柳林。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3°59′~114°08′,北緯31°51′~ 31°58′。地處溮河區南部,東與羅山縣朱堂鄉相鄰,南與李家寨鎮接壤,西與譚家河鄉毗鄰,北與東雙河鎮襟連。鄉人民政府駐柳林新街,電話區號0376,郵政編碼464132,距溮河區政府駐地19千米。

政區沿革 清屬衛中鄉下樑村。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國民黨第四區,1945年建柳林鎮。1951年屬李家寨鎮第十三區。1958年屬雞公山人民公社;1975年從雞公山公社析出北部12個大隊成立柳林人民公社,政府駐柳林老街;1980年政府駐地遷址柳林新街,1983年3月改柳林鄉,隸屬信陽縣。1998年8月,劃歸溮河區管轄。

政區劃分 轄柳林街道居委會,馬莊、甘沖、楊堰、李店、紅檀樹、龍嘴、講約台、盧家沖、車站、周家塘埂、堰沖、柳林等12個村民委員會;轄有2個居民小組、198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2年末轄區總人口2458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04人,城鎮化率11.1%;流動人口 1455人。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0.7千米,全鄉總面積10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2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屬淺山區,地勢南高北低。東為大別山余脈,西為桐柏山脈,平均海拔286米。

氣   候 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兼有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特徵。多年平均氣溫15.1℃,夏季平均氣溫為27℃左右,平均無霜期221.4天,平均日照時數2529.7小時,年降水量617.6—1654.1毫米。

水 文 屬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朝天河、杜河及流入南灣湖的譚家河支流。

自然資源 境內蘊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水泥灰岩、白雲岩、花崗岩為多。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雪災等。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7-9月份。

經濟概況

農 業 耕地面積1.3萬畝,人均0.6畝,林地總面積12萬畝。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食用菌;畜牧業以生豬、牛、羊及家禽為主。

工 業 以建材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形成了以華新水泥等200多家礦產建材企業和粒粒香茶葉等農產品加工企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

財政金融 2012年財政總收入0.0698億元,比上年增加12.1%,人均財政收入283.9元。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有鄉文化站1處,廣播電視轉播站2處,有村級文化大院13處,村級農家書屋13個,各類藏書7餘萬冊。柳林老街於2010年6月入選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美術類。

教 育 2012年末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800多人,專任教師31人;國小12所,初級中學1所,在校中小學生2276人,專任教師148人。適齡人口入學率99.8%,小升初升學率、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有醫療衛生機構 13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2所,專業衛生人員85人。2012年新農合參合農民21631人,參合率達96%。

廣播電視 有廣播電視轉播站2處,開通頻道60多個。

社會保障 2013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戶,人數41人;特困醫療救助30人,支出13.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16人次,共支出11.5萬元。農村低保697戶1207人,月人均97元,支出140.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0萬元。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2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37萬人,參保率96%。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京廣鐵路、石武高鐵穿境而過。國道107線過境,境內長6千米、縣道柳譚公路境內長10千米。村村實現通水泥路。

名勝旅遊

旅遊資源 柳林鄉是永垂史冊的紅色土地。現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柳林老街、中原突圍舊址、耿合群等烈士墓等一批紅色旅遊資源。

茶鄉建設

小茶葉大產業,小茶葉大民生,小茶葉大文章。近年來,溮河區柳林鄉堅持走“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經營的路子,按照做優、做大、做強的原則,強力推進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茶產業已成為該鄉強農富民的一項支柱產業、生態產業。

柳林[河南省信陽市下轄鄉] 柳林[河南省信陽市下轄鄉]

一是找準“切入點”,營造茶產業發展氛圍。該鄉成立了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茶產業辦公室和服務站,充分發揮組織、引導、服務“三大作用”,通過廣泛宣傳和種茶大戶的典型示範,使廣大茶農真正明白了政策,看到了效益,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調動,全鄉上下“務茶事”“興茶業”的氛圍日益濃厚。

二是抓住“關鍵點”,夯實茶產業發展基礎。該鄉緊緊抓住茶產業基地建設不放鬆,採取宣傳鼓動、政策推動、龍頭帶動、責任促動等形式,以點帶面,支持大戶發展,帶動小戶參與,在全鄉掀起發展高標準茶產業基地的熱潮,湧現出龍嘴桃花寨、塘埂青石嶺、紅檀茶業等一批千畝連片的茶葉基地,全鄉茶園面積已達1.3萬餘畝。

三是選好“落腳點”,做實茶產業發展保障。該鄉制定了茶產業發展規劃,通過邀請專家培訓、舉辦手工炒茶比賽等多種形式搭建平台,提高茶農的茶葉生產意識和技術水平;引導茶業經營種植大戶成立茶葉專業合作社,著力扶植粒粒香、紅檀茶業、青石嶺、桃花寨等幾家具有較強實力和帶動力的龍頭企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運作模式,形成“小規模、大群體”產業化發展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