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選擇育種

林木選擇育種,在林木種內群體中按一定目標選出部分個體或群體加以繁殖,以改良林木群體品質的育種方法,是對林木進行遺傳改良的主要手段。

林木選擇育種

正文

在林木種內群體中按一定目標選出部分個體或群體加以繁殖,以改良林木群體品質的育種方法。其遺傳學基礎是利用樹種種內群體中基因的分化與重複產生的變異,通過選擇及分離繁殖建立與原始群體有不同基因頻率的新群體。森林樹種多屬異花授粉植物,有廣闊的自然分布範圍,絕大多數樹種處在野生、半野生狀態,種內變異大,因而通過選擇育種獲得改良的潛力也大,是對林木進行遺傳改良的主要手段。具體方法有:
①混合選擇與輪迴選擇。混合選擇是從基礎群體中選出若干個體作為親本,以這些親本的自由授粉隨機交配產生的子代作為造林用種,並從子代中再選擇下一代的親本。這種方法簡單易行,當基礎群體有大量無親緣關係的個體時,能取得較好效果,特別是在選擇育種的初期階段。但由於子代是自由授粉產生的,在系譜上只知雌親不知雄親,從中選出的個體相互交配可能發生近親交配。輪迴選擇與混合選擇的主要區別是在中選個體間進行控制授粉系統交配,產生的子代系譜清楚。通過子代鑑定,一方面選出無親緣關係的優良親本生產這一世代的造林用種,同時從這些子代中選出下一代的育種材料。如此代代選擇繁殖,使林木品質不斷得到改良。因此,輪迴選擇也常稱改良代選擇。為了既能對親本作有效的遺傳鑑定,又能同時得到較多的無親緣關係的子代,輪迴選擇在進行控制授粉時要有一個儘可能滿足雙重要求的交配設計。此外,在多世代選擇育種的遺傳基礎會越來越狹,需要不斷地引進新的育種材料。方法是分別建立育種群體和生產群體。前者的功能是保存和充實育種材料進行系統交配;後者則是用經過子代鑑定選出的無親緣關係的優良親本生產造林用種。
②表型選擇和基因型選擇。表型選擇是以個體本身的表型資料為依據的選擇。簡單易行,當改良的目標性狀遺傳力較高時,也可得到較好的效果。但因無法將基因型與環境的影響分開,因而難以作到準確的選擇。基因型選擇以個體子代的平均表現即其配合力作為選擇依據;比表型選擇更為可靠。
家系選擇家系內選擇和配合選擇。由一個或兩個共同親本產生的後代稱為一個家系。家系選擇是以家系平均值為依據選擇整個家系作親本,在中選家系間交配生產造林用種。這種方法要求家系內個體受公共環境的影響小和家系內的株數多,同時還要有較多的參加選擇的家係數,以保持合理的選擇強度。但事實上由於林木體積大,試驗空間受到限制,無法全部滿足這些條件,所以套用較少。家系內選擇是以家系內個體距家系平均值的離差為依據的個體選擇。這裡的家系平均值只作為衡量家系內個體的基準,並不參加選擇。配合選擇是家系選擇與家系內選擇結合起來的選擇,即先選出優良家系,再從優良家系中選出優良個體。這樣既可保持一定的選擇強度,又能避免近交,是輪迴選擇育種的主要方法。
④無性系選擇。根據個體的無性繁殖後代測定的結果評選出優良個體,作為生產無性系的親本。由於無性繁殖的後代是由親本體細胞發育而來,在遺傳上是同質的,因而可有效地利用親本中的所有基因效應,從而取得較大的遺傳效果。現這種方法在林木集約栽培中日益受到重視。
林木生長周期長、體積大、造林地立地條件多種多樣。林木選擇育種不僅需要較長的育種周期、較大的試驗空間和大量的勞力,還要考慮到森林在漫長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的各種自然選擇壓力。這些都是林木選擇育種取得成效所必須處理好的特殊問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