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和學術成就

文化定位和學術剖析



林國雄所運用具有現代理念的全景式花鳥畫構圖技法,在構圖技巧上較傳統工筆花鳥畫獲得了突破,更切合現代人的審美追求。該技法尤為重視三維空間透視效果,善於深空間的處理,在對點的布局、線的節奏、面的分割、縱深的推移、光影的投影等因素綜合考慮的基礎上,採取了對主要物象用工筆實寫,對次要物象、背景物象和遠景物象用沒骨畫法和渲染作虛化處理的方式來構築畫面,使畫面物象相互依存、和諧統一、層次分明,並營造出真實的環境感和朦朧的意境美。深空間的處理,畫面往往會呈現光感和立體感,渲染了氣氛,使畫作內涵更加豐富、意境更加深邃、時代氣息更加濃郁。

代表作
千年古荔下向趣圖

三隻鳥兒,可以說是該畫的最大亮色和主打之筆。林國雄筆下的鳥獸蟲魚,深得唐、五代迄宋,尤其是宋代花鳥畫的風神,善於捕捉和表現鳥獸蟲魚瞬間的動人意境和情態,深挖其風神狀貌。或許有人會說,畫中的三隻鳥兒,似乎在宋畫中能夠找到它的原型,確實,兩隻小鳥爭相逗趣、以及大鳥驚訝的表情,都源於宋畫風神,那恰恰是畫家“神取宋唐花鳥法”的精妙所在。林國雄對鳥獸蟲魚的表現,在技法上既有傳承、更有創新,他踐行嶺南畫派“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理念和革新精神,將傳統宋畫風神與嶺南畫派大師高劍父、高奇峰、趙少昂、楊善深等花鳥畫技法熔於一爐,極為重視鳥獸蟲魚造型的三維空間焦點透視效果。畫中對三隻鳥兒的表現,在情態既得宋代鳥獸蟲魚風神的基礎上,對鳥兒體態造型的把握則較宋畫更為精到準確,整體立體感以及身體各個部位的層次感,也明顯強於宋畫,這得益於畫家由於堅持長期寫生,所形成對大自然敏銳的觀察能力、對生活的理解感悟能力和精於細節表現的繪畫功底。

鴻運當頭圖

作品運用具有現代理念的全景式花鳥畫構圖技法進行構圖,善於深空間的處理,對主要物象荔枝的處理參差錯落、疏密有致,荔枝的外殼採用網紋狀刻畫的技法去表現,經過了千筆以上的勾畫,再以曙紅色反覆、細緻渲染,使荔枝球體圓潤、富於立體感,圖中,老樹幹萌發出的新葉與荔枝相呼應,兩隻珍貴的紅翎鳥更成為了點睛之筆,它們凝視著頭頂那簇荔枝,垂涎欲滴的舉動、若有所思的神情、憨態可掬的造型,給畫面增添了生動的意趣。作品採取了對主要物象用工筆實寫,對次要物象、背景物象和遠景物象用渲染和沒骨畫法作虛化處理的方式來構築畫面,畫面物象和諧統一、層次分明,深空間的處理,使畫作意境更加深邃、時代氣息更加濃郁。(摘錄自肖健撰寫的《林國雄工筆花鳥畫<鴻運當頭圖>藝術欣賞》)

學術活動
與中國當代著名文化學者肖健進行學術交流
2016年03月,林國雄與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進行學術交流,深入系統地梳理嶺南畫派淵源流變的歷史,分析當前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交流中,肖健表示,林國雄作為嶺南畫派著名畫家,在書畫界具有影響力,近年來,為弘揚嶺南畫派書畫藝術,潛心鑽研、力圖革新,大大提升了嶺南畫派書畫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斐然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肖健同時強調,嶺南畫派一貫主張“筆墨當隨時代”,林松年、陳朝儀等嶺南畫派著名畫家,數十年如一日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一藝術主張,工筆荔枝畫法是林松年所開創的,與嶺南畫派始祖居廉的花鳥畫技法也頗有淵源,荔枝是馳名中外的嶺南佳果,代表著嶺南的地域特色,以嶺南畫派繪畫技法來表現嶺南佳果,可謂創作題材和創作技法達到了完美的契合。肖健殷切期盼林國雄,能夠一如既往地發揮自己在工筆花鳥畫創作上的優勢,在傳承林松年、陳朝儀嶺南畫派繪畫技法的基礎上,繼續吸收唐五代迄宋工筆花鳥畫和現代全景式花鳥畫的營養,在創作題材上不斷開拓、藝術表現技法上不斷創新,將嶺南畫派書畫藝術發揚光大。
百幅藝術精品將流入廣州
(以下內容摘自:中國工會網 2016年05月13日 廣州訊)折衷中西、融合古今,嶺南畫派、薪火相傳!嶺南畫派是中國近現當代美術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繪畫流派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的發展備受社會關注,回顧今年2月份,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撰寫並向社會公開發表了題為《神取宋唐花鳥法,情牽筆底荔枝紅——對嶺南畫派著名畫家林國雄工筆花鳥畫的文化定位和學術剖析》的署名文章,並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文化定位”文化傳播方式對林國雄國畫藝術作品進行強勢打造,至今僅短短數個月時間,林國雄國畫藝術作品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保持著直線攀升的勢頭,備受珠三角市場人士、收藏家和廣大老百姓喜愛,對當今嶺南畫派藝術的發展與傳播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談及今後一兩年內在打造林國雄國畫藝術方面的具體計畫,肖健說,廣州既是嶺南畫派和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又是國際大都市,擁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淵源和新時期環境下方方面面的資源優勢,是書畫藝術家面向全國乃至海內外展現藝術才華,激勵自己加快成長步伐,不斷創新突破、不斷創作出藝術精品的大舞台。據肖健透露,預計從現在開始往後的一兩年內,將會有一百幅左右的林國雄國畫精品,陸陸續續通過廣州流入到市場人士、收藏家和廣大老百姓手上。
肖健說,林國雄工筆花鳥畫堪稱唐五代迄宋鳥獸蟲魚風神、林松年工筆荔枝技法、具有現代理念的全景式花鳥畫構圖技法,三位一體完美融合的經典,其筆下許多題材皆蘊含吉祥的寓意,具有平民化、世俗化意味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在計畫創作的百幅國畫精品之中,目前已經創作完成的工筆花鳥畫《千年古荔下向趣圖》、《鴻運當頭圖》等,均獲得了珠三角市場人士、收藏家和廣大老百姓的歡迎,大家都認為林國雄的作品寓意很好、雅俗共賞、很有親和力。接著下來,將會以《廣州荔枝紅》、《荔枝灣涌荔枝紅》、《菩提無樹,紅荔開花》等,在嶺南本土具有重要代表性、老百姓家喻戶曉且喜聞樂見的題材進行藝術創作,讓藝術接觸地氣、融入生活,同時,通過作品謳歌時代精神。肖健強調,這百幅國畫精品,每一幅都會由他本人直接命題立意、並參與技法的選取、融合和創新運用,由林國雄執筆創作,作品不但有林國雄的落款和印章,同時加蓋“窮楔三璽”作為印記。
回顧2011年,肖健精準把握當時全國文化藝術品市場大牛市的有利時機,果斷出擊、成功策劃了“梧州本土書畫名家名作拍賣會(廣州)專場”,在該場拍賣中,李靈機、鄭偉標、譚宏強作品分別以18.5萬元、58.5萬元、10.9萬元開創梧州當代人物畫、山水畫、書法拍賣價格紀錄,使梧州書畫名家名作與國內及國際收藏、投資市場實現了首次成功對接。該場拍賣活動舉行期間,肖健撰寫並公開發表題為《鄭偉標<湖山秋曉圖><秋林野興圖>雙璧藝術欣賞》的署名文章,在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等全國數十家權威媒體和國內文化界、藝術品投資、收藏界引起強烈反響,助力拍賣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使得向來名不見經傳的梧州書畫藝術界從此一戰成名,在珠三角乃至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直線提升,該場拍賣也直接決定並拉動了上述名家作品至今數年以來波瀾壯闊的市場行情。2013年,肖健又參與策劃“嶺南畫派書畫(上海)拍賣會”,譚宏強作品以13.8萬元價格拍出,開創梧州當代山水人物畫拍賣價格紀錄。而對於林國雄的作品,究竟會通過拍賣、還是其它方式流入市場人士、收藏家和普通老百姓手上呢,肖健並未表態。
據了解,“窮楔三璽”,是肖健對文化藝術品進行鑑定時所使用的三方印章的合稱,這三方印章印文分別為“法書名畫事業文章”、“肖健印信”、“窮楔定鑒”,文化藝術界市場人士和收藏家普遍反映,目前,蓋有這三方印章的文化藝術品極為罕見,只有在極少數的文化藝術精品上才有幸看到。廣州當地幾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著名文化藝術界市場人士和收藏家,談及了對正在創作的那百幅國畫精品的看法,他們說,肖健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當代國學家、文化學者,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學術研究廣泛涉及到文化藝術、哲學、傳媒學等諸多領域,自然是見多識廣、閱盡天下名畫無數,他對文化藝術品卓越的鑑賞水平和獨到的理解能力,以及所體現出來的高端審美品位,是早已獲得社會公認的,而他同時又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平民學者,他每時每刻都在極力倡導平民化、大眾化的文化研究和傳播理念,由此而使得那高端審美之中同時飽含著雅俗共賞的趣味,所以,通常他所喜歡的作品,老百姓都喜歡。那百幅國畫精品,由林國雄執筆創作,每一幅作品都是由肖健本人直接命題立意、並參與了技法選取、融合和創新運用的,也就是說,這每一幅作品都體現著肖健的審美情趣、藝術觀念和創作理念,是肖健與林國雄兩位大師智慧的成果,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和藝術價值。而畫作加蓋了“窮楔三璽”,對作品的價值也會起到極大的提升作用。
據了解,嶺南畫派是中國近現當代美術發展史上唯一能與海上畫派齊名的、兩個影響最大的繪畫流派之一,在嶺南文化中則與廣東音樂、粵劇合稱“嶺南三秀”,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時代內涵的嶺南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瑰寶。作為當今嶺南畫派著名畫家的林國雄,與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聯手打造的百幅藝術精品,創作完成之後,將有望成為當今嶺南畫派創作的典範,這些藝術精品走入尋常百姓家,對嶺南畫派的薪火相傳和更廣泛傳播,唱響新時代的“中國夢、文化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