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深圳市寶安區松福大道市政工程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北部,道路起於福永的福海大道,途徑沙井、松崗,終點與在建的公明北環相接,
全長18.05km。根據規劃要求,
本項目道路功能分為兩段,其中福海大道至新和路段長約9.82km,為普通城市主幹道,道路用地寬度120m,規劃控制紅線寬70m,雙向六車道;新和路至公明北環段長約8.25km,為幹線性主幹道,規劃控制紅線寬100m,遠期具有提升為城市快速路的可能,遠期主線雙向八車道,輔道雙向四車道。
工程建設
深圳市寶安區松福大道市政工程(原寶安區福永碼頭至公明北環道路工程)勘察劃分為A、B兩個大標段:
A標段為福海大道至沙井河橋北,全長約11km,以道路為主,含排澇河橋、沙井河橋。沿線途徑蚝業路、重慶路、橋和路、橋和北路、荔園路、鳳塘大道、沙福路、和平街、南環路、萬安路、創新路、新沙路、迎賓路、蚝鄉路、帝堂路、北環路、排澇河、共和村路、新和路、工業路與沙井河。
B標段為沙井河橋北至公明北環,全長約7km,由道路、跨線橋樑和隧道組成,含寶安大道橋、107國道橋、松羅路橋和麒麟山隧道。沿線途徑廣深高速、朗碧路、寶安大道、中心路、松裕路、東方大道、廣深公路107國道、麒麟山、松羅路、松崗路、田園路。
松福大道自2008年11月開始動工建設以來,除了碰到征地拆遷、地質異常、規劃調整、汛期防洪等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施工困難外,還遭遇了兩大特殊難題:一是避讓軌道交通施工,為滿足穗莞深城際軌道和深圳捷運11號線的規劃建設所需,松福大道受影響路段從2010年11月起長時間處於停工狀態;二是沙井河橋需調整通航標準,導致工期被拖延。直至2011年5月,受影響路段才逐步恢復施工,到2012年末完成了路基等主體工程。
目前,除沙井河橋因受航道通航標準影響進行設計調整尚未貫通外,其餘路段已於2014年6月底建成。
地質勘察
工程地質勘察主要目的是對沿線各地段路基的穩定性和岩土性質作出工程地質評價,並為路基設計、確定路基設計回彈模量和適宜的路面結構組合類型、路基壓實、防護和加固、 路基排水設計以及不良地質現象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質依據和必要的設計參數,並提出相應的建議;詳細查明各橋樑(灶下涌橋、坳勁涌橋、玻璃圍涌橋、沙福河橋、沙涌橋、衙邊涌橋、排澇河橋、共和涌橋和沙井河橋)、各人行天橋、擋土牆及水工結構(箱涵)等構築物所在地段的地層岩性和分布特徵等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為各構築物設計和施工方案的確定提供必要的地質依據。
本次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採用地質調查、工程測量、工程鑽探、取(土、岩石、水)試樣、原位測試(標貫試驗、十字板剪下試驗、靜力觸探)、地震安全性評價、室內試驗等勘察方法和技術措施。
勘察特點
本次勘察的市政工程穿越地貌單元珠江口沖積-海積平原,原地勢低平,後經人工填土填高形成了現今的平地,擬建道路路線地勢均較平整,兩邊以工業區為主。場地範圍內地層種類多且組合變化大,廣泛分布軟弱土層。
本工程道路沿線廣泛分布的人工填土層厚度不均,密實度不均,呈鬆散狀態,未經處理,其中的素填土和填石成分較為單一,可在原地作適當處理後作為路基持力層或下臥層,雜填土中含較多生活垃圾或工業廢料者較難處理,不宜作為路基持力層或下臥層,須作換填處理。
第四系全新統海陸互動相沉積淤泥層(Q4mc)等軟土廣泛分布於工程沿線的淺表面,厚薄不均,最厚可達21.6m,淤泥具高含水率、大孔隙比、高壓縮性、低強度、欠固結的特徵,屬典型的軟土層,需作處理。
本工程A標段長10.5km,沿線工程地質條件變化較大,根據沿線工程地質條件結合本工程特點,對淤泥層和填土層的處理是該項工程路基設計的重點。可採用旋噴樁、水泥土攪拌樁法、堆載預壓或強夯處理等軟基處理方法相結合進行處理。
本項目屬深圳市大型重點項目,技術要求高,採用了多項的勘察技術,提供了高質量的勘察報告,很好地指導了設計和施工,具有較高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用戶滿意。
沙井河橋
沙井河橋是松福大道工程中的一座跨河橋樑,全長384.24米。工程於2009年11月完成招標,在完成施工準備工作後於2010年8月開工建設。但是沙井河橋施工方案在審批時被指出,沙井河橋主跨長度未按4級航道通航標準進行設計,要求調整設計。由於調整幅度較大,將改變整個橋樑結構,致使該工程從2011年5月起一直停工。目前省航道局已同意調整後的施工方案,待今年汛期後重新開始施工。
據了解,為解決目前沙井河橋路段暫時不通的問題,區建築工務局已採取了相應的交通疏解措施,將沙井河兩側的工業路和江邊工業路路口暫時調整為丁字路口,並增設相應的交通指示標識。區建築工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沙井河橋將在2015年10月底動工,工期約700天,松福大道全線貫通仍需2年。
通車
2014年8月,松福大道南北段(以沙井河橋為界)分別實現通車。全線貫通仍需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