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鹿角七、岩篤米花、豬尾七、石癆參。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性味
味苦、辛,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祛風濕,活血止血。
主治
風濕痹痛,跌打扭傷,內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灰岩皺葉報春,又名黃葵報春。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木質,長4-13厘米,密被殘留的枯葉柄,直徑達1.5厘米。葉簇生於根莖端,葉片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果期有時長可達12厘米,寬至6厘米,先端圓形或鈍,基部闊楔形至微呈心形,邊緣具淺圓齒或三角形鈍牙齒,兩面均被褐色柔毛,老葉質地較厚,葉表面因網脈下陷而使網孔成泡狀隆起,下面被黃粉,葉脈隆起;葉柄長2-10厘米,被褐色柔毛,近基部增寬,略呈鞘狀。花葶通常高7-25厘米,直立,被褐色腺毛;傘形花序7-18(25)花,被褐色柔毛;苞片葉狀,闊披針形,長1-3厘米,具明顯的中肋和纖細的側脈;花梗初時稍短於苞片,果期長可達4厘米;花萼近筒狀,長12-15毫米,外面被柔毛,果期內面基部有黃粉,分裂約達全長的1/3,裂片卵狀長圓形,先端近圓形或鈍;花冠深金黃色,筒部僅稍長於花萼,冠檐直徑1.5-2.5厘米,裂片闊倒心形至近圓形,先端2裂,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5-6毫米,花柱長約9毫米;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約9毫米著生,花柱長約2.5毫米。蒴果卵球形,短於花萼。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3200m的山坡林下和石灰岩縫中。分布於四川及雲南西北部(鶴慶、麗江、維西)。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除濕,舒筋活絡。主治咳嗽,痰多,風濕痛,腹瀉,內外傷出血,跌打扭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