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龍村[江西寧都縣下轄村]

東龍村[江西寧都縣下轄村]

寧都縣田埠鄉東龍村,是一座人文和諧、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它是清初文學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騰蛟的家鄉。在這座距寧都縣城50公里的古村里,現居住有400餘戶人家。當年的李氏家族在村西邊“百間大屋”內居住。據有關史學專家考證,東龍村始建於北宋乾德五年(967),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村中古木參天,綠樹成陰,處在一個海拔在500至900米、占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的山間盆地里。盆地中阡陌縱橫,清溪環流,景如詩畫,祠堂民宅、小巷幽徑錯落有致,令人流連忘返。

2013年8月,東龍村入選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12月被國家農業部確定為“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2017年11月,東龍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歷史人文

東龍,是我國清代初年著名文學家,"寧都易堂九子"之一的李騰蛟先生的故鄉.它位於江西寧都縣東南,與石城縣交界的 一個海拔約500米左右的山間盆地上,東距寧都縣城約70公里(便道35公里),西距石城縣城約20 公里.其東,北,西,南四面分別與石城小松鎮的逕里,羅溪與寧都田埠鄉的馬頭,杉澗,王沙相鄰.儘管歷史上這裡一直歸屬寧都縣管轄,但由於該村位置靠近石城,"隸寧而遠,距石為近,其先代田丘,畝壠,姻嫁,仕宦,半在石城."故村民與石城過從甚密,以致於明清時期,大量的讀書人都到石城參加科考,人稱"寧都的仔,石城的郎".

整個東龍行政村占地約10平方公里,有耕地2703畝,下轄13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村中,有布頭,店下,高排,排下,中村,上大屋,下大屋,背寮,西排,塅上,南坑等11個自然村座落在東龍盆地上,從而組成一個相對集中的村落.而樟木,小斜壠則散落在村西南廣袤的丘陵山地上.2002年統計,全村共有居民約400戶,2000餘人.

相傳東龍在唐,宋以前便已經建村,當時居住在村裡的主要有曾,劉二姓,其聚居地在距今東龍村委會所在地中村西南約1華里的南坑.宋乾德5年(967),一位來自石城半逕的李姓村民在狩獵時看上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便舉家遷徙,來到村東北的布頭開基謀生,他就是現今東龍村民一致認同的開基始祖翊俊公.從此,曾,劉,李三姓人便相互依賴,共同撕守著寧都東南邊陲上的這片山林綠地,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但這種日子沒過多久,據說有一天,村里突然來了個風水先生,發現東龍村的山川形勢特別好,便有意識地在村里住了下來.他先投靠到劉家,劉家認為他遊手好閒,整天不是遊山玩水,就是與人聊天,一付不務正業的樣子,所以,對他非常冷淡.於是,他又到了曾家,曾家也認為他好吃懶做,對他不冷不熱,漠不關心.最後,他住進了李家,李家人看他雖不善農耕,但成天不是上山察地,就是在家看書,不象是個沒出息的浪蕩子弟,便供其為上賓,熱情款待.這一過,就是三年.有一天,風水先生突然前來辭行.臨行前,他把主人的兒子帶到村邊一個叫"倒插金釵"的地方,對他說,你的父親不久就要仙逝,仙逝後如果能葬到這裡,日後李家必將大發.接著,風水先生又把他帶到其他幾處分別命名為"鳳形","飛鵝形","美人照鏡"……的地方,告之可留給後人作"福地"(即墓地),這就是如今東龍李氏津津樂道的所謂"十八尊天子地".同時還留下懺言:"罾(曾)要破,留(劉)也留不住,鯉(李)多滿江游,留眼罾(曾)子把水口."說來也怪,從此,李姓人便真的開始發達起來,很快就"人丁繁衍到數十,財富積累到上萬".而曾,劉兩姓則無論是人丁,還是財富上都漸漸衰落了下去,最遲到清代中期(即19世紀上半葉),除了水口邊留下了一,二房戶曾姓人之外,東龍便成了李姓人的一統天下.

目前,在東龍村2000多人中,李姓占了98.5%.儘管這些人都聲稱來自同一個開基祖,但卻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支系,兩支人各有各的祠堂,各修各的譜,各祭各的祖先,各掃各的墳墓,以往,除了每年會共同舉辦廟會之外,幾乎沒有其他來往.其中一支,因宗祠做在龍脈的上方,人稱"上祠李氏",其在村人口,約占全村李氏總人數的2.5%.另一支因宗祠建在龍脈的下方,人稱"下祠李氏",其在村人口,約占全村李氏總人數的97.5%.

除了李氏之外,村里還住了5戶約30名左右的陳姓人.據該氏《十修族譜》(1941)記載,這些人的祖籍在廣昌縣東源村,後遷入寧都東韶,清乾隆年間,基祖通貞公再從東韶移居此地.當地傳說,他是由下祠李氏第25世祖勖公在撫州東鄉任儒學訓導,解職路過東韶時帶來的.原因是他們會吹喇叭與表演木偶戲,可以為李姓人祭祖及舉辦廟會提供有償服務,所以李姓人讓他們在東龍村長期定居下來,視若姻親(因東龍李氏祖上曾與外村陳姓人有過多次聯姻).由於這種職業通常只在家族內流傳,所以直到現在,他們中,每代至少有2-3人乃以吹喇叭,表演木偶戲為生.

經濟概況

村內傳統經濟,過去以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為主.但由於該村位於寧都通往石城,乃至福建的主幹道上,且村民以往在外地的田產比較多,口糧大多可由外地佃農解決,故村內土地多用以栽種白蓮(因其產品口感好,過去曾用於上貢,故又稱"貢蓮"),澤瀉(中藥),糯米,菸葉,大蒜等經濟作物,每種經濟作物的年產量都在1-2萬斤以上.故民國以前,當地有一百多人長年在外從事各種商業活動.他們中,有的大批量從當地販運白蓮去福建建寧,販菸葉,糯米到福建長汀(有時,一批貨要雇用挑戶一百多人)出售,回來時,再把食圤,海產品販到周圍鄉,鎮出售;有的則從樟樹或寧都縣城把棉布販運到各個鄉,鎮出售.資本大一些的,還在寧都縣城,福建長汀,河田,江西上饒乃至淅江,湖南各地開設過商號,從事批,零業務.除此之外,由於東龍人讀書風氣比較濃厚,村民文化素質普遍較高,故手工業及知識型產業在當地也有較好的發展,木匠,篾匠,鐵匠,泥水匠,豆腐師傅(當地人稱東龍人的手藝特別好,產品特別受歡迎),魚苖養殖師傅,教師,風水師,道士(武當派),齋公,齋婆,凡屬傳統社會需要的各類人材,這裡一應俱.其中尤以燒油豆腐及養殖鮟魚苖技術歷史悠久,影響最廣(養殖鮟魚苖的技術,過去都採用父傳子承的辦法.而在該技術未被本縣釣峰人學走之前,閩,粵,湘,贛4省中,能夠從事這項繁殖的,只有東龍一家).每到鮟魚苖成熟的季節,來自福建,廣東及周圍縣,鄉的販運者都雲集於此,人數最多時可達一,二百人.

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商業條件,所以,最遲到乾隆中期,東龍村就形成了一個專供本村人及外來客商進行商業交流活動的集市.該集市每天清早開市,早餐後便收市,故稱為"早早市".傳說開市之初,集上曾有10多家店鋪,分別經營雜貨(百貨與副食品),酒飯,豆腐製品,魚,肉等商品.這個集市歷經數百年之久,一直延續到現在.儘管如今的集市規模已大不如前,但每天清早,這裡依然有豬肉,豆腐,蔬菜等供應,還有幾家整天營業的百貨,副食品,農資店.據集市上的人報告,其豬肉銷量,平時1頭豬,農忙2頭豬,節日可達到7-8頭豬.這在其它山區村落是很少見的.

村落布局

中國古代村落的最大特點就是依據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天道質人事","以人事觀天道"的思維模式,並結合自身的地理條件,力求在村落的選址,村落的空間布局及每座單體建築的造型設計上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高度和諧統一,並以此為基礎創造出村落的靈魂與個性.東龍村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個案.

民間傳說,東龍李氏的開基祖之所以選中這裡作為自己的開基地,是受了獵狗的啟示,而獵狗所代表的又是神的意志,這似乎便已反映出了天道與人道的統一.然而,真正能反映出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的,還是這裡的山川形勢以及適於人們居住的自然與社會環境.清康熙12年(1673),至聖裔孫,翰林院學士加一級孔敏英在為上祠李氏二修族譜所寫的《序》中,便對這裡的環境作了很精確的評價,稱其為"架上金盆""真桃源洞歟".文中寫道:"王子毅,特拔士也,時有朱,李,王,卜之學.雙江雖多才,而四子之名特蓍.""余顧謂王子曰,子謂□陽風高,曾登(東)龍拜舅氏里居否 其風俗形勝細細為予言之.王子曰,舅舅家風俗以厚生正德,教稼明倫為竟竟彰明,軌物沐秀於里,豆籩庠(序),鼓吹休明,播音於風琴雅管,彬彬禮樂遺風,不讓三代焉.其形勝則四面皆山,高峰頂上中開大塅,豁然平曠,良田美池,阡陌交通,步履所至,湛然如大明鏡.肖之曰,架上金盆,誠似也.兩澗清流,一隘疆分,文峰東秀,御屏西時,金星仙橋,玉塹天馬,龍峽高聳,崔巍嵯峨,閣建凌峭,橋鞏文昌,屋舍儼然參差者,萬瓦康莊.衢辟曲徑者,四路貞松挺翠,綿亘數里.桃,梅,梧,柳,綠竹間成一蔭,如虬如龍,似畫似圖.雞犬桑麻,都非恆境,宏信宿者屢矣.每當旋歸,流連不忍去之.予聽之,不禁擊節曰,桃源洞歟,仁厚里也.人生諸務可已,惟山水友朋,不可當面錯過.何日得至東龍而坐李君春風中也."清初著名文學家李騰蛟也在《水莊》一詩中表達出對家鄉東龍一片山村自然景色的眷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