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須耳德

東須耳德,又稱東斯海爾德,包括一條東南-西北流向的主要水道,1960年代末期,東須耳德大壩在東須耳德河口動工修建。東須耳德為水生貝殼類動物(貽貝、牡蠣、河蝦)的養殖區,及鵝和其他候鳥的冬季棲息地。

東須耳德
Eastern Schelde
亦譯東斯海爾德;Schelde亦作Scheldt,荷蘭語作Oosterschelde。
荷蘭西南部一條水道,長約50公里(30哩),向西北延伸,經三角洲群島入北海,原為須耳德河的河口灣(在福爾凱拉克海峽上的一座大壩於1970年完成前,它也是默茲〔馬斯〕河的河口灣)。東須耳德包括一條東南-西北流向的主要水道,位於托倫島(東北)、諾德貝弗蘭島(Noord Beveland,西南)、斯豪文-德伊弗蘭德島(西北)及南貝弗蘭島(以前為一島嶼,現為半島)之間。水道東北一條較小叉流向托倫島西北延伸,注入福爾凱拉克海峽。東須耳德為水生貝殼類動物(貽貝、牡蠣、河蝦)的養殖區,及鵝和其他候鳥的冬季棲息地。
1960年代末期,東須耳德大壩在東須耳德河口動工修建。原來設計將它建成為防波堤,可以將水道完全關閉,以抗禦暴風雨並防止淤塞。在大壩修建過程中,發現此工程對海上環境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其中包括水的含鹽成分比例失調,水生貝殼類動物及候鳥之數量均見減少。於是對大壩設計予以修改。1986年竣工時,大壩是一座對付暴風雨襲擊的防浪堤壩,並使水道成為縮小的潮汐鹹水區。第二級的大壩有位於東須耳德東部的奧斯特壩和位於聖菲利普斯蘭半島以北的福爾凱拉克海峽內的菲利普斯壩。奧斯特壩形成佐姆淡水湖,並經恩德拉赫特水道(Eendracht, 即須耳德-萊茵運河)與北面的福爾凱拉克淡水海峽溝通。這些大壩提供了公路旅行之便,並構成臨河的娛樂區。
澤蘭大橋(Zeelandbrug)位於斯豪文-德伊弗蘭德島和諾德貝弗蘭島之間,長5,022公尺(16,472呎),於1965年建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