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道中晚望

《東阿道中晚望》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描寫詩人登高遠望,面對夕陽古道,荒草野冢時的所感所思。全詩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兼以聯想,刻畫出一個寂寞、寒荒、陰森的景象。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雖有自卑,但至死也不甘雌伏的鬥志。

作品原文

東阿道中晚望

東風吹綻 紅亭樹 ,獨上高原愁日暮。

可憐 驪馬 蹄下塵,吹作遊人眼中霧。

青山漸高日漸低,荒園凍雀一聲啼。

三歸台 畔古碑沒,項羽墳頭 石馬 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綻:裂開。

2、紅亭樹:紅色亭子旁的樹。

3、可憐:可惜。

4、驪馬:純黑色的馬,一般為貴族所騎。

5、三歸台:古建築物,相傳是春秋時齊國上卿管仲所築。

6、項羽墳頭:《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葬於谷城。谷城為古邑名,在東阿縣境內。

7、石馬:墳前的石雕馬。

白話譯文

東風吹裂了紅亭旁的樹木,我走上高遠充滿惆悵地眺望遠處日薄西山。

只可惜當年驪馬疾蹄下的塵土,都化作遊人眼中的迷障。

遠處的青山漸漸地凸顯,那耀眼的太陽卻見低垂,只聽見荒園裡凍雀的聲聲悽厲慘叫。

三歸台邊的古碑已經被時光湮沒,只有項羽墳頭的那一匹石馬振古長嘶。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萬曆二十三年(1595)袁宏道虛齡二十八歲時,從京都至吳縣任縣令,道經東阿所作。雖然寫的是路途景色,實際上卻充分反映了當時他的兀僦與孤獨。

作品鑑賞

詩的首聯寫作者看到的夜景及內心之愁。“東風吹綻紅亭樹,獨上高原愁日暮。”這兩句具有象徵意義。東風吹得紅亭的樹上綻開了花朵,這本是一種美麗的景色,但暗夜卻已經要來到了。沒有人感覺到這繁華中潛伏著的危機,只有他一個人為此而憂愁。為什麼,就因為他遠遠高出於眾人之上,他站在山頂。

頷聯寫詩人對眾人的輕蔑。“可憐驪馬蹄下塵,吹作遊人眼中霧。”他們只不過是一些在貴人所騎的驪馬邊討生活的可憐蟲,他們為驪馬所揚起的灰塵迷住了眼睛,什麼都看不見。而那些騎在驪馬上的貴人呢,當然也都處於這位“獨上高原”的詩人的腳下。他可憐這些卑賤的人物,他是高踞於他們之上的智者。不過,這同時也是寫實,寫出了他從高原往下望的感覺。

頸聯交代作者在高原上時的時間流逝。“青山漸高日漸低”只是一般性的過渡。“荒園凍雀一聲啼”則是點睛之筆。這句不僅極寫景色的蕭殺、荒涼,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這個高出於眾人的智者,在現實中卻又是如此地遭到冷遇,如此淒涼,不過是荒園的一隻凍雀,他的啼聲雖然划過了垂暮的天空,引起聞者的戰慄,但他的啼聲又能傳到多遠,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這裡,詩人從極度的自尊轉到了極度的自卑,但在自卑中仍然顯現出兀傲不平。

尾聯是作者的懷古聯想。“三歸台畔古碑沒”極寫荒涼,是“青山漸高日漸低”的引伸,下句進一步寫至死不渝的兀傲、永不屈服的精神,是“荒園”句的引伸。石馬的嘶鳴固然出於想像,但在這想像中卻正顯示了詩人至死也不甘雌伏的鬥志,不過這同時又是絕望的掙扎,因為這到底只是一種沒有現實性的想像。

早在《莊子》或《楚辭》中就已第一次出現了高出於眾人的獨醒者的形象,但這首詩寫出這樣的自尊與自卑相混合的感情,反映出這樣的絕望掙扎的心情,塑造出荒園凍雀、嘶鳴的墳間石馬的尖銳形象,在我國詩歌史上卻似尚屬初見。因而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和開創的性質。

名家點評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汪傳發《陸九淵王陽明與中國文化》:這首詩以“遊人”之眼迷於驪馬之蹄揚起的灰塵隱喻大眾生活,以荒園凍雀的啼叫比擬覺醒者孤淒的呼喊,以項羽墳頭石馬不甘雌伏的無聲嘶鳴象徵自己的精神,深刻地表現了內心孤傲與自卑的深刻矛盾。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公安(今湖北)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歷官吳縣知縣、順天教授、考功員外郎等職。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受李贄、徐渭影響頗深,不滿前後“七子”的復古主義,認為“世道既變,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勢也”(《與江進之尺牘》),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創作以散文小品擅勝,清新流暢,真率自然。其詩淺近通俗,但有膚廓之嫌。有《袁中郎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