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395年1月17日,羅馬皇帝狄奧多西(346—395)逝世。
他在臨終前,將帝國分與兩個兒子繼承。
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又稱拜占庭帝國。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
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併入版圖。最後在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所滅亡。西羅馬帝國的都城羅馬。
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里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許多衛國。
476年,羅馬僱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羅慕路斯,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標誌著奴隸制度在西歐的崩潰。
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通常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
6至7世紀,經過奴隸、隸農起義和斯拉夫人入侵,拜占庭帝國逐漸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7世紀中葉,由於阿拉伯人的武力擴張,拜占庭帝國日趨衰落。第四次十字軍東侵期間,西歐封建主占領了拜占庭帝國大部分領土及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國。拜占庭的殘餘勢力退至小亞細亞,建立尼西亞帝國。
1261年尼西亞帝國依靠人民力量,推翻拉丁帝國,恢復了拜占庭帝國。
14世紀
又面臨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嚴懲威脅。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向君士坦丁堡發起猛攻。
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奧斯曼土耳其把它作為首都,改稱伊斯坦堡,東羅馬帝國滅亡了。
中世紀歐洲封建帝國。962年 ,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和瑞士。
帝國統治者以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自命,對外大肆擴張 ,對內則以農奴制和依附農奴制的形式剝削農民。11~12世紀,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教會控制權發生激烈鬥爭,但在整箇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帝國統治者為稱霸世界,多次入侵義大利,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帝國的實力。霍亨施陶芬王朝統治時期,中央權力衰落,國內各地缺乏經濟聯繫,帝國成為承認皇帝最高權力的各封建公國和自由市的不鞏固的聯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歷史上的空位時期。這個時期,各諸侯、騎士和城市間的紛爭和內訌連綿不斷。13世紀末,帝國出現許多獨立的封建領主,皇帝對其直轄領地外的封建諸侯沒有管轄權。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確認皇帝須由七大選帝侯推選。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最終瓦解,皇位均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據。15世紀下半葉後,由於勃艮第和義大利脫離帝國,其領土主要限於德語地區。1474年起,帝國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已成為徒具虛名的政治組合。
由於羅馬天主教和德國封建統治者對農民和市民的剝削和壓迫日甚,16世紀初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德意志農民戰爭,農民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的頂點。宗教改革後,帝國實際上分裂為信奉新教的北部、主要信奉天主教的西南部及純粹信奉天主教的東南部。地方諸侯和皇室中央政權的鬥爭在三十年戰爭中達到頂點。戰爭使帝國遭受嚴重破壞,阻礙了帝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在政治上分崩離析,皇帝徒具虛名,各邦諸侯擁有完全自主權。戰後,荷蘭和瑞士脫離帝國,布蘭登堡-普魯士在德意志諸侯中的地位提高, 形成奧地利和普魯士在帝國中爭霸的局面。1804年拿破崙一世自立為法蘭西皇帝,要求取得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歐洲各國君主中占有的優先地位,並在戰勝第三次反法聯軍後,於1806年7月建立依附於他的由宣布脫離帝國的16個德意志邦組成的萊茵聯邦,迫使弗蘭茨二世在同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