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是為了適應東莞市職業教育發展需要而獨立開設公辦性質的市直屬學校,它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又由原大朗二中改制而成,於2002年搬遷到原大朗一中校址。位於東莞市大朗鎮美景東路17號,學制三年,占地面積一萬五千平方米,面積不大,卻布局合理,各建築物錯落有致,綠樹花草點綴其間,校園環境顯得優美、生機盎然。目前在校生近千人,教職工近百名。

基本信息

開設專業

大朗職中是一所根據市場需求,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的職校,學校開設了幼師教育,美術裝橫、電子電工、文秘、財會、計算機及套用,在2006年根據大朗鎮經濟發展需要,開設了全市乃至全省首個“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本校師資雄厚,實驗設備完善,設有標準電腦室5個,多媒體教室、財會模擬室、電腦織機室、縫盤工藝室、毛織服裝設計等功能室。學校有三個標準羽毛球場、兩個籃球場和標準200米塑膠跑道,有兩幢教學樓和一幢實驗大樓。學校場館都能滿足教學要求,是一所教學設施完備的職業學校。

校長致辭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創辦於1997年,至今已十又二年矣,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其間歷風霜沐雨露,如今已顯亭亭玉立之姿。每年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證率都達到90﹪以上,連續8年被評為東莞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二等獎。

大朗是中國羊毛衫名鎮,毛織業是支柱產業。職業教育要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2006年9月,我校創辦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這是全市乃至全省首個毛織專業,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歷是艱辛的,也是幸福的。2008年11月,在“英偉杯” 第六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的決賽中,我校06級毛織服裝專業學生周惠如設計的毛織服裝系列《奧潮》獲得大賽唯一金獎。這是我校毛織專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特色辦學,品牌立校,只要認準了前進的方向,我們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陽光總在風雨後。

辦學歷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正是東莞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東莞對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漲,全面提高人口素質,更是提高城市競爭力、朔造城市形象、使經濟和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東莞市提出了普及高中教育,1997年9月,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應運而生。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由東莞市大朗鎮人民政府創辦。1991年,大朗鎮為實現普及高中教育,在大朗中學(完全中學)開設了職業高中班,由於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混合,帶來了一連串弊端,大大影響了大朗教育質量的提高。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提高大朗鎮整體教育水平,1997年7月,大朗鎮人民政府經研究決定成立大朗職業中學。1997年9月,經東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教育局同意,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正式掛牌成立。校址定在原東莞市大朗鎮第二中學,原大朗鎮第二中學與大朗中學合併,原大朗中學職業高中班的學生到大朗職業中學就讀,學生人數1172人。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創辦至今,已經走過十二年的歷程,經歷了從無到有、日漸壯大的發展歷史,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為當地經濟培養合格人才的辦學路子。十二年的辦學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起步階段(1997.9-2000.7):在這個階段,歸屬大朗鎮人民政府管理,是一所鎮辦職業高中。原大朗第二中學校長葉沃渠同志擔任校長兼支部書記,教師隊伍由原大朗第二中學部分教師及原大朗中學職業高中班教師組成,開設了會計、文秘、計算機及套用、美術裝璜、電子電工、企業管理、幼師等七個專業,學制兩年。這一階段,學校逐步建立各項規章制度,開始嘗試、探索職業教育的全新辦學模式。

初期發展階段(2000.8-2005.7):學校初步掌據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的辦學理念。2000年9月,學制由二年改為三年。2002年10月,學校搬遷至大朗鎮美景東路21號,大朗鎮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改造校舍、增添設備、擴建功能室和實訓基地。通過招聘骨幹教師和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壯大師資隊伍。

創建特色學校初始階段(2005.8-現今):學校真正走上職業辦學道路,開設品牌專業,創建特色學校。2005年8月,學校班子調整,葉賀棉同志擔任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校長兼支部書記,劉積權、周柱球兩位同志擔任副校長。新班子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的學校發展方向,提出創建品牌專業,創建特色學校的主張,樹立把學校建設成為區域性品牌學校的奮鬥目標。2006年9月,經過一年的調研籌備,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成功開設,這是學校針對當地特色支柱產業開設的第一個專業,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成為東莞市乃至全國現階段唯一開設毛織專業的中職學校。2007年1月,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被東莞市教育局收歸直屬管理,成為東莞市直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全校現有教學班19個,在校學生人數1008人,設有毛織設計與管理、會計、計算機及套用三個專業,教職員工93人,其中教學人員72人(專任教師66人),中級以上職稱占53%,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94%。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地處“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毗鄰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她依託當地經濟辦學,培養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走辦學特色之路,必定為東莞教育作出重要貢獻。

辦學理念

辦學宗旨:以服務為宗旨 以就業為導向 以技能為核心

學校校訓:勵精圖治 嚴教勤學 一專多能 和諧發展

辦學目標:

1、大力發展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到2011年把該專業發展成省重點骨幹專業 。

2、擴大辦學規模,開發新特色專業,到2012年新校區建成,在繼續做大做強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同時,根據大朗經濟發展需求,開發建設第二特色專業—電子電氣元件專業。

3、要提高學校管理,注重打造學校品牌,力爭在2013年使我校成為省重點職業學校,創建區域性品牌學校。

辦學成果

大朗職業中學辦學至今。走過十二個春秋,在這十二年全校師生兢兢業業,銳意進取,取得了豐碩成果。2002—2008年評為東莞市職業高中教育質量二等獎,2003—2006年評為東莞市普教系統“文明學校“,培養了三千多名合格的專業人才,向高職學院和成人高院輸送一千名優秀人才,學生電腦考證率達95.5%以上,全校共有413位老師和352位學生獲省、市、鎮表彰獎勵。有四十多篇教學論文獲國家、省、市獎勵或刊登,學校課題《農村職中網路教育的探索》等三個課題獲省教育創新成果獎。06級學生周惠如作品《奧潮》獲第六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金獎。正是職中人的不懈努力,才取得了優良成績,我們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

師資隊伍

東莞市大朗職業中學現有教職工93人,其中教學人員72人,專任教師66人,師生比例1:13。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有2人,中級職稱有29人;研究生學歷有2人,大學本科學歷有59人;45歲以上4人,35歲至45歲28人,35歲以下34人;專業教師25人,其中研究生學歷有2人,大學本科學歷有22人,中級以上職稱12人。

未來展望

毛織業是大朗富氏強鎮的特色產業,以大朗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內,有近萬家毛織企業,形成完善的產業配套鏈。我校開設的“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初具規模,已建成設計室、毛織數控織機室、毛織實訓室等七個功能室,還建立了七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還把毛織企業引進學校。毛織設計與管理專業開辦兩年,取得了顯著的效果,06毛織專業周惠如同學獲得“英偉杯”第六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金獎,現在很多企業都要我們推薦毛織專業人才。我相信在全校師生努力下,毛織專業一定具有廣闊的前景,一定會成為省骨幹專業。

朗職前身

大朗職中前身為大朗第二中學,建於1987年9月,原址座落於大朗鎮長富路238號。後東莞市大朗鎮人民政府為完善大朗教育職能,於1997年7月將其改制為兩年制職業高中,於2000年9月定為三年制職業高中,後於2002年9月遷校於原大朗中學址,並於2005年8月與大朗成人文化教育學校合併。

本校現位於“中國毛織重鎮”之大朗鎮中心區,松山湖高科技產業園周邊,現有教學班18個,教職員工77人,職校學生880多人,成校學生1000多人。

本校教學設備較完善,設有電腦室3個,還有多媒體電教室、語言室、財會模擬室、電子琴室、舞蹈室、電子電工實驗室、多媒體製作室等功能室。設有文秘、企業管理、財會電算化、計算機等專業。

本校一方面立足於本地,嚴於管理,以德為先,努力為本地培養合格人才,要求學生多證畢業(全國英語等級證、全國計算機等級證,財會資格證、畢業證);另一方面為各類高等院校輸送合格生源。在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八年來,培養的三千多名畢業生已成為本地經濟建設的生力軍,還有七百多名學生考上了成人高等大學或普通高等院校。1999年、2000年連續被評為東莞市職業高中教育質量三等獎,2001年~2004年連續被評為東莞市職業高中教育質量二等獎,2001年~2004年連續被評為東莞市普教系統文明學校。

我們知道,我們雖已取得了成績,但我們更知道,因為我校起點較低,各方面的硬體和軟體建設還有差距,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學校地址

地址:東莞市大朗美景東路17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