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留鎮位於武平縣西北部,東鄰萬安鄉,西與江西會昌縣筠門嶺鎮接壤,南連中山鎮,北接永平鄉。總面積315平方公里,鄉政府所在地設在大明村,距縣城22公里。2000年,東留鎮轄18個行政村,144個村民小組,有5020戶,21283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6.85%。
地理環境
東留鎮境內崇山峻岭,千米以上山峰10座,黃天頂主峰海拔1137米。泥洋村海拔706米,為全縣海拔最高的村落。大小溪流3條。東留溪自西而入,境內流程100多公里。桂坑溪、龍溪溪注入贛江水系,沿溪地勢較平坦,為主要產糧區。鄉所在地年平均氣溫17.5℃,無霜期278天年平均降水量1704毫米。高山區與溪谷地帶氣溫差異較大。
自然資源
東留鎮已探明礦藏有鉀長石、石英石、鈾礦、金礦、輝長岩、鉛鋅礦等,東留溪及其他溪河均可開發。東留鎮有耕地2642.73公頃,其中水田2468公頃。林業用地17509.07公頃,其中有林地16863.73公頃,森林覆蓋率78.5%,木材蓄積量40萬立方米,立竹量45萬根。
經濟建設
東留鎮是武平縣商品糧主要基地和重點林區。1988年以來,貫徹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完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雙層經營體制、搞農田基本建設。農業經濟得到較大發展。2000年,東留鎮農業總產值10867萬元,比1988年增加5.2倍。鄉(鎮)企業和個體企業快速發展,鄉(鎮)企業總產值12330萬元,其中農村工業產值3460萬元,分別比1988年增加25.7倍和21.3倍。2000年,東留鎮實現國民生產總產值22283萬元,比1988年增加8.3倍。
糧食生產
東留鎮農業以栽種水稻為主,高山地區栽種單季中稻,旱地栽種甘薯,大豆、玉米等雜糧。1988年來,推廣“兩高一優”雜交水稻良種,改革耕種制度,糧食產量逐年增加。鑒於人口變化造成人田矛盾等突出問題,1991年冬,縣派出工作組,在蘇湖村開展調整完善耕地承包契約管理的試點工作。1992年全面鋪開,調整完善耕地承包契約達95%,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2000年,東留鎮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30.6公頃,其中稻穀播種面積2723公頃。因遭受“8·25”特大洪澇災害,糧食受災面積533.33公頃,成災366.67公頃,絕收140公頃,糧食總產量12218噸,比1999年減少3284噸,減幅達21.18%。
經濟作物
東留鎮傳統的經濟作物有花生、木薯、蕉芋、甘蔗、烤菸,果樹有柑橘、枇杷、桃、李、柰等。1989年,引進G80、G28烤菸新品種試種成功、東留鎮烤菸生產迅速發展。1992年,被定為武平縣烤菸生產基地鄉。同時,大力發展水果生產,先後引種油柰、水蜜桃、山華李等新品種。東留鎮雜果面積463.47公頃,戶均有雜果種植面積0.10公頃1997年開始,推廣和發展反季節蔬菜種植,並不斷調整種植結構,先後引進日本長茄、稜角絲瓜、黑美人小西瓜、洋香瓜等110多個瓜果蔬菜新品種。在大聯、封侯、黃坊、大明等村建立6.66公頃蔬菜基地。2000年,東留鎮有果樹種植1000.67公頃,產量3807噸,茶葉種植36.33公頃,產量33噸;果用瓜種植118.66公頃,產量2688噸;烤菸種植490.67公頃,產量743噸。木薯、蕉芋種植49.53公頃,產量819噸;油料作物種植30.26公頃,產量55噸;甘蔗種植14.73公頃,產量192噸;蔬菜種植1865.67公頃,產量26205噸。水果、西瓜、蔬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縣首位,為縣內水果、蔬菜主產區。
林業生產
1988年,縣林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東留大聯、蘇湖租賃山場作為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重點開展低產竹林改造。墾復竹山240公頃。至1993年建立466.66公頃毛竹基地、1833.33公頃松脂林基地,造林更新2066.67公頃。1994年,段木栽培香菇改為利用枝丫材粉碎木屑袋栽,推廣裸露袋栽為地埋栽培,香菇產量大幅度增加,種植袋栽香菇35萬袋年產菇224噸。1995年開始,東留鎮食用菌產業得以穩步發展,年均種植300餘萬袋,年產量300噸以上。1997年年產食用菌548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至1999年,12年累計造林更新2500公頃,生產木材7.2萬立方米。2000年,東留鎮造林更新83.06公頃,生產木材4283立方米,毛竹25萬根,產油桐籽9噸,油茶籽8噸,棕片8噸,松脂145噸,筍乾50噸,山蒼籽10噸,板栗2噸,香菇390噸。
畜牧水產
東留鎮農戶飼養豬、牛、兔家禽等,豬的飼養在畜牧業中占主要地位,95%農戶都飼養。1988年,東留鎮生豬存欄7649頭,水產養殖面積18.97公頃。1990年開始出現規模養殖的養豬專業戶。1994年,廈門君庭公司在東留創辦武平鷺旺養殖場,引進大約克、長白杜洛克等一元、二元種豬。此後又相繼建辦蘇湖養豬場、黃坊福興養豬場、大明盛達養殖場、背寨養殖場、新福養殖場、大陽養殖場。2000年,東留鎮有100頭—5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8個。東留鎮生豬存欄17550頭,養牛4650頭,羊100隻,兔13600隻,家禽54215隻,蜜蜂508箱;肉類總產量1723噸,禽蛋產量168噸,產蜂蜜4噸。水產養殖水面38.4公頃水產品產量211噸。
鄉鎮企業
1988年,東留鎮工業有香粉廠、塑膠廠、松焦油廠、木製品廠、縫紉機台板廠等16家鄉辦企業,東留鎮工業總產值101.05萬元。工藝廠生產的木盤、木碗等產品,走出國門,成為本縣主要產品出口生產基地。1993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幹部民眾,思想解放,木析椅廠、鋼坯冶煉廠、長壽竹蓆廠、活性炭廠、竹木製品美術工藝廠,新福鑄造廠,天綠源木業製品廠,織襪廠、順利蜜餞廠先後建成投產。1995年農村工業產值1672萬元1999年大聯石板材廠建成投產,設計生產能力1萬平方米。2000年,東留鎮有各類企業794家從業人員1446人,鄉(鎮)企業總產值1233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3468萬元。個體私營工業產值2397萬元,占工業產值的69.11%。木摺椅、竹涼蓆等產品銷往省內外;木碗、木盤產品銷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
水利水電
1988年,東留鎮有小(三)型水庫1座,總庫容1.1萬立方米,保灌面積8.67公頃,各類水利工程110處,此後,採取政府扶持和民眾集資等模式,各類水利工程得到加固、維修、興建。2000年,東留鎮有各類水利工程176處,有效灌溉面積2468公頃、旱澇保收面積1439.33公頃,與耕地總面積相比分別占93.38%和54.46%。
1988年,有鄉辦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400千瓦。1990年。與縣電網聯網。1996年,個體私營、合資建小水電站成為投資發展方向,先後興建桂坑、小溪、大明、大陽、南坊水電站和東留水庫電站正在興建。2000年,東留鎮有4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710千瓦,年發電量415萬千瓦小時。
鄉村建設
1988年,東留鎮村道為泥結碎石路面和拖拉機路。公共建築有鄉政府、學校、醫院等,鄉直單位多為2層—3 層的磚木結構或土木結構。1993年開始,磚混結構建築逐年增加。在農村開始出現參照單位設計的單元配套住宅。1995年,桂坑村列為龍巖地區新村建設試點行政村,同年,大明集鎮採取拓路造地,以路帶房,以房引路,房地生財、聚財建鎮辦法,當年投資80萬元,拆除舊、危房1.87萬平方米,填土8800立方米,商住合一新街正在興建之中。1998年,東留小溪列為省100個精品新村建設項目,規劃總面積10公頃分三期建設,第一期以建房工程為主,計畫建房100戶,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當年已完成主體工程52戶,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1999年,第二期工程啟動,鋪設新村主幹道水泥面積7000平方米,綠化地1500平方米。2000年擴建公路大橋1座,把河兩岸連線成一片,擴大集鎮建設範圍,總面積達1.5平方公里,主街道擴建已初具規模,公共建築面積有3.1萬平方米,磚混結構的占100%,建築層數最高為4層,集鎮現有商住樓28幢,商店49家,學校、醫院、文娛場所以及公共福利設施等基本配齊。60%村主幹道鋪設水泥路面。東留鎮新建農民新村4個。
鄉村財政
1988~1991年,鄉村兩級充分利用本鄉資源,加大特產稅征管力度,1992年實現鄉預算內財政收入186.36萬元,比1988年增加90.59萬元,增長105.7%;此後,食用菌和烤菸生產逐步發展,擴大稅收增加、財政收入也穩步增長。1996年,實現鄉財政收入344.96萬元,比1992年增長85.1%;1999年實現鄉預算內財政收入523.86萬元。其中烤菸特產稅就達209.84萬元。2000年,東留鎮實現預算內財政收入395.86萬元比上年減少128萬元,比1988年增305.27萬元。18個行政村財政總收入86.6萬元,比1988年減少4.9萬元。
集市貿易
東留東留鎮有4個墟場,每月農曆逢三、八為大明墟期,逢五、十為龍溪墟期,逢四、九為桂坑墟期。逢二、七為大陽墟期。
1988年,東留桂坑村自籌資金5.4萬元興建農貿市場,建築面積650平方米,設固定攤位58個。1998年,東留鎮集鎮改造,拆除原有大明農貿市場,武平縣菸草公司投資42萬元,新建農貿市場,占地面積1380平方米,5座混凝土棚架,建築面積360米,設固定攤位130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農貿市場日趨活躍,每逢墟期,各種各樣農副土特產品、手工業品、小百貨上市交易。2000年,東留鎮有鄉級市場1個,村級市場3個,設固定攤位332個。年集市貿易成交額達1352萬元。
交通郵電
1988年,省道306線橫貫東留鎮東西境,並有15條鄉村公路計85公里。1997年,採取上級支持,發動民眾投工投勞,鄉財政擠出部分資金的辦法修通南坊村至江西省會昌縣洞頭鄉的省際公路,促進了與贛南地區的物資交流。2000年,東留鎮有過境省道1條,鄉村公路18條計138公里,拖拉機路75條共586公里,有貨運汽車、微型車、農用車87部,手扶拖拉機168部。境內公路里程為全縣之首。
1988年,鄉郵電通信落後,為人工磁石電話,容量為50門。1995年,架設光纜線路,引進F—150程控設備,開通東留1個模組局,告別人工接轉困擾。1996年,電話容量增至500門。1998年實現東留鎮18個行政村村村通電話。2000年,東留鎮郵政投遞線路單程4條18個點,總長55公里。3個直放點,2個發射台,電話容量2000門,安裝用戶電話1520部,辦理郵政報刊業務,有職工5人。
社會事業
教育
1988年,東留鎮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603人,教職工50人、國小18所,在校學生2420人,教職工166人。中國小校舍多為土木結構,教學設備簡陋。1992年開始,以迎接“六項督導”為契機,掀起辦學熱潮,改善教學條件,1988~1999年12年間相繼興建東留中學教學樓、宿舍,大明、新聯、背寨、泥洋教學樓和希望國小,新建校舍17755平方米,維修校舍3500平方米。2000年,東留鎮有初級中學1所,在校學生1506人;國小18所,在校學生2551人;幼稚園1所,幼兒班18班,在園幼兒409人,初等教育普及率95%;教職工240人,其中中學教職工101人,幼兒教師6人。中國小學校占地面積42639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33273平方米。
科技普及
1988年,鄉有農技站,主要抓農業技術推廣和套用。1989年,東留鎮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主要工作是加強科普宣傳和推廣農業新技術。1994年民辦科研機構一“武平東留西瓜研究所”成立(所長劉旭光),以研究和推廣西瓜栽培技術為主,同時配合農業部門舉辦烤菸、食用菌、農業“五新”技術培訓班。2000年,東留鎮有各類科技人員576人;2個科技示範村和600戶科技示範戶。78%的中青年掌握1門—2門實用技術。
衛生
1988年,東留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室)17個,東留衛生院開始試行小組承包經營的醫療單位內部管理改革。1999年,東留鎮衛生院被省衛生廳確定為“一級乙等”醫院標準。2000年,鄉衛生院有醫務人員9名,設中西醫門診、X光、化驗、手術、防疫等室和藥房,有病床10張,衛生院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平方米。村級醫療站(室)35個。東留鎮95%人口飲用安全衛生水,其中23%的人口飲用自來水。
文化體育
1988年10月,東留鎮農民體育協會成立。1993年,東留衛星地面收轉站和南坊林場差轉台建成。電視覆蓋率達70%。架通13個行政村廣播線路,通村率為72%2000年,鄉有文化站1個,衛星地面收轉站1個,差轉台2個,民眾業餘演出隊1個,中學有圖書館,國小有圖書室,藏書6.8萬冊,門球場3個,籃球場1個,中學和各村國小均有籃球場,爬桿、跳遠、單雙槓等簡易體育設施。
計畫生育
1988年,東留鎮人口出生率26.93‰。人口自然增長率19.21‰,計畫生育工作比較滯後。後加強計畫生育工作推行村自管理,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鄉有計生工作人員10人;鄉計生協會1個,村計生協會18個,有會員2169個,計生中心戶144個。人口出生率9.55‰。人口自然增長率3.55‰。一孩率為74.88%,二孩率24.15%;13年共有4031名婦女實施絕育手術。
人民生活
1988年,東留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56元。1990年始,農村多種經營得到較大發展,農民外出務工漸多、農 民收入逐年增加,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2000年,東留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112元。年末各項存款餘額達2272萬元,比1988年的121萬元增長18.8倍。東留鎮擁有微型車、貨車和農用車87輛,手扶拖拉機168輛,電視普及率達60%,電話普及率達24%,機車5000餘輛,洗衣機、冰櫃等中、高檔家用電器不斷湧入農村家庭,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以溫飽型向營養小康社會邁進。
2000年8月25日洪災,東留鎮倒塌房屋154戶850間,造成604人無家可歸,其中黃坊村房屋受損140戶,倒塌103戶、914間主體房,505人無家可歸。東留鎮糧食受災533.33公頃,經濟作物受災270公頃,壓死、沖走豬、牛486頭,淹魚塘14公頃,水淹菇棚105座,香菇65萬袋;沖毀橋樑22座,涵洞38座,道路塌方151處,毀損路基3萬多米,輸電線路1萬多米,水陂水圳134座。至春節前,東留鎮籌措發放救災款419180元,大米13412.5萬公斤,棉被278床,電飯鍋100個,災後新村建設迅速興建,至春節前,東留鎮112戶重建戶全部建好並遷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