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村[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東王村]

東王村[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東王村]

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的東王村,歷史上曾稱王王莊,系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桐縣蘭陵樹明鄉東遷至此。東王村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短的村落位於勝坨鎮政府西南7公里,南靠六乾渠,西與史王村為鄰,北與姜家村毗鄰,東依S316省道。

基本信息

村情介紹

東王的歷史可以追溯至640多年前。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友然、王友直兄弟二人從山西省洪洞縣遷至此地建村,得名“王王莊”。後因居住方位分稱東王莊、西王莊。1956年,兩村合併。擁有現在的村名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當時還稱王二村。

王王莊廟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至明崇禎年間,形成了有72殿規模的宏大佛教寺院。清康熙、乾隆年間,經濟發展,佛教興盛,修繕後的王王莊廟,蔚為大觀。規模大於泰安的魔獄建築,當時民間稱泰山為南安山,王王莊廟則為北安山。

東王村所遭受的三次關鍵性破壞。1937年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棄守黃河後,墾利被日軍占領。村莊遭受的破壞遠沒有王王莊廟大,日軍多次用武士刀砍下佛像,棄之荒野。

建國後,在“破四舊”之類的政治運動中,王王莊廟成了封建迷信,村里人甚至用腰帶結成繩子拉倒佛像。

此外,黃河防汛的需要,廟裡的磚石被運到了距村17里外的黃河大堤上。利津縣要修烈士祠,也從王王莊廟拉去了不少灰磚。至此,明洪武年間建成的王王莊廟徹底成了廢墟。等到它重現昔日的氣象,則要等到2007年。

村里最吸引遊客的是2007年在原址重新修建的王王莊廟。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臘月十五都舉行廟會。但意外的是,在當地人看來,9公里之外的墾利天寧寺竟然採用了同樣的廟會日期,人流一下子被吸引過去了。在當地人看來,天寧寺的神像與王王莊廟雷同。

“天寧寺宣傳做得很好,名聲大,聽說東營馬拉松比賽直播都有它的鏡頭。”好在經過協調,雙方最終達成了協定——“到天寧寺去趕廟會,來王王莊廟拜神 。

經濟發展

曾經風沙肆虐想辦法治沙改良土地

根據村里史料記載,120年前,改道後的黃河的一次泛濫,讓在黃河邊上的東王、西王、趙馬三村遭受洪災,洪水退卻後,給當地留下了一層厚厚的河沙,自然環境影響,使這片區域成了一個風沙肆虐之地。

談到當年的風沙肆虐,村裡的老書記崔龍光是記憶猶新,“那時候當地的一句諺語:關上門,擋上窗耽誤不了喝那牙磣湯。我的父親、叔父就是被這塵土迷瞎了眼睛。”年年颳風,使得東王村的沙土越積越高,“房子蓋起來住久了,經過多年的風沙堆積,房子就能變成半地下,打開房門出去,還需要先上幾層台階,屋後的沙土堆積高了,年輕小伙子在屋後就能爬房頂上。”

村民們深知沙土是制約村子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如何治理,成了當地政府的一個難題,“一開始嘗試種棉柳改善風沙,雖說比較成功,但是沙地面積太大,無疑是杯水車薪,大面積的種植,在那個年月又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崔龍光說,村民只能小面積的深挖坑,把沙土下面的好土挖上來,再覆蓋在沙土上,來種植作物。那時,有好土壤的地方都成了村民取土的地點,“西王的灣,東王的廟,趙馬的窯土把地造”。也就是在那個年代,曾經讓村里風光一時的古廟群,也因為治黃築壩和改良土地被拆毀。

直到村南的六乾通水,崔龍光才看到了改善村子面貌的希望。“我們從1968年開始,引黃河水,大水漫灌我們的沙土地,和泥漿一樣的黃河水,在我們這裡沉澱,我們把清水抽走,黃河帶來的好泥土,就留下來了。直到1975年,先後七年時間,村裡的地硬生生地給改良了過來。”

土地得到改良,村裡的生產力得到了提升,1977年,東王村等三個村向國家貢獻了18萬斤糧食,同時農民的自留糧也超過了當時惠民地區的最高水平。之後,村里又集體完成了村莊的第一次規劃,原來這裡三戶、那裡五家的散落村居,得到集體規劃後,東王村也就有了現在的雛形

東王村四周被綠地及水系包圍,主要以農田、林地等經濟作物為主,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水塘點綴其中;村內植被條件很好,樹木蔥鬱,並與南側的林地相連,形成一條完整的生態景觀帶;村南側緊鄰六乾渠,景觀資源豐富。東南側有小片冬棗園和桃園,成片種植,除了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外,還可體驗採摘的樂趣

發展規劃

對於未來東王村的發展,東王村的村書記王大江告訴記者,東王村將繼續以王王莊廟為中心,在擴建廟宇的同時,繼續走“古香古色”的風格,以村頭廟宇為古老宮殿、村里房屋為古建築的形式,讓東王村保持現有傳統文化老村的風貌的同時,向傳統精品“新村”發展。

王大江告訴記者,東王村將發展鄉村文明旅遊,建設王王莊廟休閒觀光園,古廟群、“神井”開發建設少不了,植物園、休閒區也要有,既要有供“善男信女”祈福許願的“神廟”、宮殿,又要有供人們及孩童休閒娛樂的遊樂設施。“村頭還有一片空地,我們準備打造小溪流水、涼亭並存的休閒區,還有供遊人採摘的各種果樹、供冬天休閒採摘的蔬菜大棚,遊樂設施也要多種多樣,保證3-16歲的孩子來到這裡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項目。”

22日,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崔茂森一行來到東王村,在了解東王村王王莊廟歷史的同時,為東王村下一步的發展也提出建議。他提出,東王村以“神廟”為主有不少傳統文化遺留至今,可以根據傳說整理出歷史故事,發展鄉村文明旅遊。

王大江告訴記者,崔茂森副院長或將給予更多指點,對東王村進行整體規劃,把東王村閒置的房屋也進行改造,慢慢把東王村打造成傳統文化精品。而目前,王王莊廟休閒觀光園已完成正殿、四偏殿、龍王殿、土地廟、泰山老母殿、天泉神井、老母廟、鐘鼓樓、神光廟的建設,主席紀念堂地基建設已完成,老子廟也已完工,趕廟會、觀名花、尋名吃等將成為王王莊廟休閒觀光的一大特點,同時還將配以農家觀光、採摘、娛樂,以帶動東王村農業、旅遊業的發展。

王王莊廟在方圓六七百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損毀前的王王莊廟,建有過街牌坊,七十二殿,房屋二百六十餘間,其中,最前排建有倒坐觀音殿、七姑殿、龍王殿,再向後建有正大殿、上天玉皇上下樓、閻王殿、百子殿、孔聖殿、觀音殿、老子殿、筋骨殿、仙姑殿、三仙姑殿、四仙姑殿、雲端姑殿、孤家殿、佛爺爺殿、菩薩殿、吾奉老母殿、磕打爺爺殿、武家殿、仙宮殿、地母殿、玉皇殿、王母殿、天聖殿、土地廟、眼光娘娘殿、客中老母殿等等 。

王王莊廟傳說

明朝永樂年間(約1409——1413年),天逢大旱,顆粒無收,在持續乾旱,民眾難以存續下去的情況下,王王莊便發動全村老幼在莊東挖井,以緩解旱情。當時,其它村都效仿王王莊打井抗旱,但打出來後不是枯井就是鹹井,既不能抗旱澆地,又不能生活飲用,唯有王王莊東頭的井,大旱三年不涸,大澇三年不溢,似泉涌溢,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當時大旱兩年,周邊地區死人不計其數,然而,王王莊這口井不僅救了全村人的性命,還惠及四鄉鄰村。
大旱過後,王王莊人及四鄉百姓,為了感念莊東水井的救命之恩,便自發捐款,在井後修建了龍王廟。當時,許多村民傳說此井直通東海。在此後的日子裡,村民有時夢到老龍王到凡間救濟災民,吃了王王莊的井水可以去百病、防瘟疫,此井還具有仙性,人落入井後,不沉不死,故此,人們稱王王莊井為神井,一時名聲大振,越傳越遠。
以至到明萬曆年間(1589)年,大興土木,民間自發形成了大修廟宇的熱潮,王王莊村民與周村民眾自發組織團體,捐款捐物,在龍王廟四周開始了規模較大的建廟行動。此後,在當地官方的幫助支持與周邊民眾自願捐助下,經過前後一百七十多年的努力,至明崇禎年間,王王廟莊已形成七十二殿的巨大規模。王王廟莊建築群,採用古老宮殿的建築形式,布局嚴整,規模宏大,廟宇房頂隆起,飛檐四處,雄偉古樸,莊嚴肅穆,其實磅礴。
明末清初,順治帝入關,當時戰時頻繁,兵荒馬亂,王王莊廟也因戰亂之害殘毀嚴重。至康熙,乾隆帝時,經濟開發,佛法發行,各地重修廟宇,王王莊也得到了及時修復。修復後的王王莊廟,建築更加壯觀,其規模大於泰安的魔芋建築,並與泰山併名,稱泰山為南安山,稱王王廟為北安山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幽雅的環境,更襯托出修後的王王廟的高雅,端莊,大方,雄偉,秀美。王王莊廟整個建築用長方清磚砌成,白灰抹縫,整個建築布局協調,在裝飾上,雕樑畫棟,飛檐斗拱,房頂採用木式結構,前廊後廈,大殿四粱八柱,門窗互隊,角梁廟門,房頂鳥獸活龍活現,既莊重典雅,又雄偉壯觀,建築形式高雅、穩健,殿內有數不清的大小佛像,形態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考古研究價值。院內種植柏、椿、槐、楊等樹木,蒼勁挺拔、枝翠葉綠、夏季各種鮮花盛開,整個廟宇非常美麗。
王王莊廟在方圓六七百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損毀前的王王莊廟,建有過街牌坊,七十二殿,房屋二百六十餘間,其中,最前排建有倒座觀音殿、七姑殿、龍王殿,再向後建有正大殿、上天玉皇上下樓、閻王殿、百子殿、孔聖殿、觀音殿、老子殿、筋骨殿、仙姑殿、三仙姑殿、四仙姑殿、雲端姑殿、孤家殿、佛爺爺殿、菩薩殿、吾奉老母殿、磕打爺爺殿、武家殿、仙宮殿、地母殿、玉皇殿、王母殿、天聖殿、土地廟、眼光娘娘殿、客中老母殿等等。規模宏大,形成屋連屋、殿接殿、夏通殿、殿接房,殿閣相接相連的建築風貌,或偏建、或斜設而建,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鼎盛時期的王王莊廟,不但建築藝術達到了極至,而且廟內各種佛像應有盡有,或彩塑或金裝,佛像人物形態各異,活龍活現,栩栩如生。根粗略估計,王王莊廟各種佛像達千尊之多。故當時民間說:“王王莊廟理神仙多”。王王廟一些古老美麗的傳說,吸引了當地和外地一些善男信女,人們不顧路途遙遠,前往王王莊廟燒香拜佛的人絡絡不絕,並逐漸形成了農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臘月十五四次大的廟會、尤其九月九廟會規模最大,趕會人數最多,交易物品繁多,趕廟會做生意買賣的民眾來自四面八方,南到濟南,東至膠東,北連河北三地民眾。廟會期間,有許多馬戲團、民間雜技團、戲劇團到會助興,熱鬧非常,為當地經濟的繁榮及物資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王王莊廟會地處黃河下游,在歷史上它當地人民一樣遭受其害。黃河,作為我們的母親河,她養育了中華兒女,造福於沿河人民,並逐步形成了黃河流域獨特的文化底蘊。然而,黃河瀕繁泛濫,嚴重的水患給黃河兒女帶來無數的災難。由於黃河大堤決口,將最古老的廟會全部沖毀,當地民眾不得不再次重建。
據還健在的老人講,王王莊廟在它建後六百餘年風雨中,歷經了三修三拆的歷史命運,且歷經六七次的重修,至建國前久,重修後的王王莊廟,最後只保留了原來七十二殿中的六大殿。即龍王殿、百子殿、閻王殿、關聖殿、正大殿、仙姑殿,並建有雄偉、壯觀的過街樓,還有後建的七姑子殿。王王莊廟常年香火不斷,求子的、還願的、燒香拜佛、祈福求祥的人絡絡不絕,還有許多外省香客和善男信女,其中香火最旺盛的要數百子殿。每逢廟人,更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熱鬧非常。王王莊廟裡的佛像也各具特色,其中,莊嚴肅穆,令人敬畏的可謂閻王殿,大殿正麵塑有鐵面閻蓬君,面目威嚴,讓人望而卻步,不敢向前。進入大殿,一旁是手捧生死簿、手握判官筆的判官,下面有許多牛頭馬面,手持兵器的小鬼官分列站立。閻王殿東面廊坊中,其塑像更是叫人膽戰心寒,受刑法的人五花八門,有叉挑油鍋的,有剜眼割耳的,有斬手剁腳的,有破腹挖心的,坐鐵燒板的,其受刑者皆是生前在陽間作惡之人,看後叫人顫慄,令發人深,警示世人要多做善事,丟棄邪念,不然,就會受到懲罰。與閻王殿佛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殿中的觀世音菩薩,佛爺爺則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因為它們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拯救人們脫離苦海,大慈大悲,有求必應,因此,香火也同百子殿一樣,十分旺盛。
後建的七姑子廟,前來燒香還願的也是人來人往。據傳說,續建的部分是七姑子摧趕香火而建成的,所以王王莊廟有七姑子摧香火一說。
據傳說,一百三十年前,薛家村有一大戶之女,不願待在家中,偏在王王莊廟西南角的一小屋中獨自居住,不吃不喝,整日頌經拜佛,迷戀佛法,家人無奈,此後就任由她了。幾年後,這位在常人眼中看似不正常的少女,無人知其去向。後來,老人們,說七姑子練成了神仙,雲遊四海救人去了,此說在不久以後的一件事中得到了證實。據說,利津鹽窩的一對兄弟,在海上打漁時遇到了大風浪,小木船被巨浪打爛,兄弟倆抓住破船板,飄到了一小島上,茫茫黑夜中,只見不遠處有一間低矮的破茅房,房中透出微亮的燈光,兄弟倆拖著疲憊的身子走近一瞧,只見小屋內一老婆婆正坐在燈下紡線,兄弟倆便敲門向老婆婆求救。老婆婆見兄弟倆如此饑寒交迫的樣子,就知道他倆在海上遇了難,便捏了幾粒米,放在破鍋中生火做飯,只一會兒功夫,飯就熟了老婆婆便叫兄弟倆快吃,趁熱暖暖身子。兄弟倆心想老婆婆拿這么幾粒米做飯夠誰吃的?可兄弟倆怎么吃,鍋里的米飯就是不見少,令兄弟倆目瞪口呆。飯後,兄弟倆便請教老婆婆的來歷,老婆婆告訴他倆說是北安山(即王王莊一帶)的七姑子,四方搭救落難之人。說話中,不知不覺天已放亮,舉目望去,茫茫大海上就只見落腳的這處孤島,船被打爛,兄弟倆如何平安回家呢?兄弟倆知道遇上了仙人,便跪倒在老婆婆的腳下,請老婆婆搭救他倆回家。老婆婆便向海中扔下一根竹稈,叫兄弟倆爬在船板上,並囑咐不管聽到什麼風聲千萬不要睜眼,等船板停穩,聽不到風聲你們就到家了。老婆婆說完,兄弟倆覺的海水涌動,船板像箭一樣在嗖嗖的風聲中快速向前竄動,兄弟倆象騎在龍身上一樣向前遊動。不知過了多少時辰,兄弟倆感覺風聲沒了,船板也沒有動的感覺,便睜眼一看,破船板已停在了自己村前的小河邊。為了報答七姑子的搭救之恩,兄弟倆便同家人敲鑼打鼓專程到北安山(即王王廟上香),感謝七姑子的大恩大德,並當即捐款捐物,修建了七姑子廟。
王王莊廟中牌匾錦旗無數,多是頌揚神恩神願的,其中不少部分是記載歷次修廟時間和捐款捐物人員名單。
王王莊廟是一座美麗的建築群,它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靈巧,遺憾的是這一古老宏偉建築沒有得以保存下來。1942年,渤海行署做出決定,下令將王王莊廟全部拆除,將拆下的磚瓦木料運往利津修建烈士陵園,至1952年秋,六座廟宇化為平地。王王莊廟裡的石碑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但大部分石碑被運往黃河作了防汛、石料,碑樓、廟裡的門匾散落民間,有幾個村國小就用廟裡的碑匾作為黑板,各種有珍藏價值的字畫消失殆盡。現在,只有大廟遺址還歷歷在目,能夠見證古廟風采的只有公物存極少的碑匾、石鼓、方磚、房瓦等實物,其餘物品已無跡可尋,故突顯其珍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