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綠釉船形陶灶

東漢綠釉船形陶灶

綠釉船形陶灶為東漢時期的文物,灶高13.2厘米,長34.9厘米,寬19厘米,附甑一件,高7厘米,口徑14.6厘米,底徑4.7厘米,1971年出土於長沙地質局子弟學校。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詳細信息

葬明器。該陶灶呈船形,灶面上開有三個灶眼,每個灶眼都立有一陶罐或陶釜於其上,灶一側開有方形灶門,另一側有圓形出煙孔。該器物造型特殊,綠釉保存完好更屬難得。
胎體淺紅色,灶面施綠釉,其上附著的陶罐和陶釜內外均施綠釉;隨灶還同出小陶甑一件,甑為折沿,沿上飾水波紋,深腹,平底,內底突起,布滿圓孔,外底亦有10個稍大圓孔,胎體淺紅,通身施綠釉。整個陶灶釉色明亮,釉面光潔,胎釉結合較好,是該類器形中的精品。陶灶為隨葬明器,常出土於漢代墓葬中,造型模擬實物,製作一般較為粗糙,是研究漢代墓葬制度和飲食生活不可多得的材料。

歷史淵源

陶灶常與陶井、陶倉等成組出現。最早見於關東秦墓,為漢以來主要明器之一。秦至西漢早期灶為立體長方形,灶面中間有一個大灶眼,上置甑、釜類炊具。灶前有門後設煙囪。西漢中期前後,灶前後出沿,大灶眼出現小釜,灶面邊沿刻劃有紋飾。西漢晚期,灶面增大,有兩個灶眼,並模印出各種食品及叉、鉤等炊事用具。東漢後,出現3-5個灶眼,灶身增大,前壁高出灶面,灶後煙囪作葫蘆形或亭形,裝飾複雜,有的灶面刻出一台條或兩條大魚,有的在灶門旁刻劃出人物、風扇等。東漢晚期出現衰落現象,灶面雖有1-4個灶眼,但原來的炊具變成了模印的紋飾,煙囪也如此。

背景資料

釉陶(glazed pottery)——一種施低溫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攝氏度即可燒成。掛釉可保護器胎,且起裝飾作用。古代的西亞、埃及、歐洲有鉛釉或錫釉陶器,歐洲有的錫釉陶器上還有彩繪。
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釉陶,又稱“鉛釉陶”。鉛釉陶的製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傑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鉛,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整光滑,使鐵、銅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色,但綠釉為最多,綠如翡翠,光彩照人。
墓葬中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有時呈現出了一層銀白色光澤,有人誤稱為“銀釉”。根據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發現,“銀釉”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釉面長期受潮,釉層表面析出多層次的沉積物,在光線的折射下,產生的銀白光澤。
中國釉陶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中期出現。流傳到國外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鉛釉陶器。據中國國內的考古資料,西漢武帝時期出現鉛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鉛的化合物作為基本助熔劑,主要呈色劑是銅和鐵,在氧化氣氛中燒成。銅呈現翠綠色,鐵呈現出黃褐和棕紅色。釉層清澈透明,釉面光澤平滑。開始時只施綠、褐黃等單色釉,到王莽時期出現同時施黃、綠、醬紅、褐色的複色釉。東漢是釉陶最發達的時期,但基本上都是明器。釉陶器的種類有壺、樽、罐、洗、博山爐、瓶等,還有塢壁建築模型和俑人、猴、鴨、狗、雞等陶塑;此外,新出現了黑色釉。中國釉陶的著色劑,綠色是銅,醬黃色、褐色、黑色是鐵,熔劑是鉛。據化驗,東漢綠釉陶器釉的成分,矽酸占29.91%,氧化鋁占65.45%,氧化亞鐵占0.80%,氧化銅占2.60%,鈣、鉀、鈉等鹼金屬的氧化物占 0.94%。燒成溫度在700~800℃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