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安徽省東流縣(歷史政區)]

東流[安徽省東流縣(歷史政區)]

東流縣是中國安徽省已撤銷的一個縣,地處安徽省南部,長江中下游以南,隔長江與其北側的望江縣及安慶市區相望。明代開國後屬池州府。明代造訪東流的名人很多,故有“景到東流”一說,享有“皖江南岸第一繁盛處”的美譽,至今“東流八景”仍安在。 東流縣是八百里皖江的起點,對外貿易發達,明朝時期對外開埠,清朝時期為江南地區重要的通商口岸,新中國前期東流縣充分利用鄰近安慶(時為安徽省會)的優勢,商業貿易往來更加頻繁。東流港曾與安慶港在較長時間內是為數不多的皖江對外通商港口,由此興起了紡織業和造船、航運業。 1959年5月15日,撤銷東流縣、至德縣,以原兩縣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東至縣。

歷史沿革

東流,漢代為彭澤、石城二縣地。

晉代屬彭澤縣。

南朝梁天監五年,僑置和城縣(僑於今安徽東至東流鎮)。屬南豫州僑置太原郡(治所舜井,又名舜城位安徽東至故梅城南2公里處)。開皇九年(589年),平陳,調整州、縣時被廢。

唐會昌初年置東流場,取“大江曲折來,到此始東流”詩句中的“東流”為名。

南唐(公元953年)升為縣。縣治臨江而築,無城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東流縣(治和城故城,今東流鎮),屬奉化軍江州(均治德化,今九江市)。

宋開寶八年(974年)東流縣屬江州(仍治今九江市)。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東流縣改屬江南東路(治昇州,今南京市)池州。

建炎元年(1127年),池州屬江南東路(治江寧帥府,今南京市)池州(仍治貴池,今市區)。二年,池州改屬江州路(治江州,今九江市)。四年,池州改屬江南路(治建康府,今南京市)建康帥府(改治池州,後還建康府)。紹興元年(1131年),池州復屬江南東路(治建康府)。東流縣隸之。

元屬池州路。

明清時期原東流縣明沿元制,清嘉慶二十三年(1817),縣下劃為4鄉40保,區為7里,縣城內外分15坊。即: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增設2里共為11里。分一都、九都、十一都、十二都、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七都、二十九都、坊市都、三十一都、三十二都。此後設立4鄉4鎮。4鄉即:永豐、闡教、石門、太原鄉;4鎮即:堯城、永豐、古港、葛公鎮。永豐鄉轄上四都,闡教鄉轄上四都,太原鄉轄下五都,石門鄉轄下五都。縣治內設13坊:惠安坊、洋宮坊、來蘇坊、顯應坊、迎恩坊、省元坊、修豐上坊、修豐下坊、仁壽坊、善政坊、闡教坊、德義坊、禪林坊。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改設鄉保,全縣劃分上、中、下3個鄉、42保。

民國三年屬蕪湖道。

民國21年4月2日,屬安徽省第八區(首縣為貴池縣)。10月10日,改屬安徽省第八專區(專員駐貴池縣)。

行政區劃

1949年10月1日建國,東流縣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專區。

1952年3月28日,東流縣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慶專區。

1959年5月15日,撤銷東流、至德縣,並組建東至縣(縣人民委員會改駐原至德縣城堯渡鎮),屬安慶專區。

1965年成立池州地區,改屬池州專區。

1972年,東流縣恢復區的建制,調整公社規模,全縣劃為7區、2鎮、36個公社。即:大渡口區轄紅旗、勝利、楊橋、姜壩、新庭、八都湖、慶豐7個公社;張溪區轄汪坡、張溪、五豐、白笏、坦埠5個公社;葛公區轄洪方、平原、普慶、高山4個公社;堯渡區轄東方紅、良田、前進3個公社;昭潭區轄永豐、昭潭、青山、鐵爐、東勝、泥溪、西灣7個公社;香隅區轄建新、臨江、香口、合鎮4個公社;官港區轄利安、木塔、石城、官港、紅星5個公社,並改向東公社為東流公社。2鎮是:堯渡鎮、大渡口鎮。

1973年,從大渡口區劃出紅旗、勝利、姜壩3個公社,成立勝利區。

1978年12月,撤銷東流公社,恢復東流鎮,原東流公社所屬的五七、菊江、向東3個大隊劃屬東流鎮,其餘大隊合成長嶺公社。

1980年池州地區撤銷,劃歸安慶行署。

1988年恢復池州地區,又隸屬池州。

地理環境

地貌

縣區原屬古長江水道,後來水面退縮,遺留下一系列湖泊。大者如升金湖,跨東至、貴池兩縣,東至縣內水面298.7平方公里(含長江水面東至段)。其餘七里湖、小七里湖、太白湖、養馬湖、團洋湖、黃泥湖、狹陽湖等16個湖泊,大者水面1000餘畝,小者水面100—300畝,散布在自香口至姜壩10多個鄉境內。湖區地形低凹,湖水最深達10餘米。由於墾湖圍田,湖面逐漸縮小。

沿江及河湖岸側,發育三級階地:一級階地為河漫灘階地,海拔10米,沖積、湖積形成全新世沉積物;二級階地海拔20—30米,由沖積、坡積——沖積形成下蜀粘土層及網紋紅土;三級階地海拔40—60米,沉積有安慶組礫石層。瀕湖崗地,波狀起伏,海拔高40—50米。升金湖周圍海拔20—30米,升金湖北岸與長江拐彎處,形成最新的現代沖積層,為灰、灰黃色亞粘土、粉砂、砂礫層。西側江中沖積形成江心洲,標高一般在10米左右,汛期多低於江面。
縣內除湖泊崗地外,也殘存丘陵,由志留系——二疊系及中生界砂岩、頁岩、石灰岩組成。海拔多在100—200米,或不到百米,多為孤丘殘崗。丘陵、崗地間有小面積沖積平原,形成圩區和農田。

土壤

紅壤土類是東流縣面積較大,分布最廣的一個土類。面積269.5萬畝,占全縣土壤面積(除草甸土,下同)的68.2%,遍布於縣境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盆緣高地,自然條件優越,是瓜、茶、果、桑等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生產潛力很大。紅壤主要成土母質以泥頁岩類為主,其次為第四世紀紅色粘土。土層深厚,多在60厘米左右,坡度較平緩,一般在10—30度,心土是黃紅和棕紅色,乾時堅硬、板結。酸鹼度4.5—6.5,呈微酸性反應,表層有機質含量中等,普遍貧磷少鉀。主要自然植被是常綠闊葉帶、人工松杉、茶葉、毛竹及灌木叢,但廣大低丘崗地植被多遭破壞,林木殘存無幾,少量闢為農田。

植被

東至地帶性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植物種類與群落類型同黃山、九華山植被片比較有較多的南方區域成分。如羅浮栲、鉤栲、花櫚木等多種常綠闊葉樹種,蕨類植物成分也明顯增多,由於本片的自然植被破壞嚴重,因而荒山灌叢和次生馬尾松林占有一定比重。

交通

東流縣濱臨長江黃金水道,擁有客、貨、渡等專業碼頭11個,其中3000噸級泊位2個,渡口2處,是東至縣貨物中轉站和集散地。206國道和在建的沿江高速,京福高速、銅九鐵路貫穿境內,扼水陸交通咽喉,長途客車可直達上海、常熟等大中城市,北距318國道僅26公里,越長江大橋抵安慶機場可江河海連運公鐵水並通人流物流通暢快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東流縣水資源豐富,各生產部門利用水量年均4.8億立方米,只占年產水量的20%。山區水資源多,而利用率低,圩區則水多為患。縣境水資源,主要是河川徑流,由雨水補給,多年平均天然地表徑流深為710毫米,徑流總量為23.13億立方米,最高年是1954年,為44.48億立方米;最低年是1978年,為11.58億立方米。徑流量地區分布:洲圩區為3.46億立方米,丘陵區3.53億立方米,山區16.14億立方米。平均單位面積產水量力71萬立方米。

化石資源

境內華龍洞,2006年8月份發掘出大量的動物化石,已整理出6萬多件,涉及的動物十幾種,包括大熊貓、東方劍齒象、水牛、鹿、貘、棕熊、犀牛、老鼠等嚙齒類和食蟲類動物以及兩種尚未鑑定出來的動物化石。

人口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縣總戶為94889戶,總人口469730人,其中男性242498人,占51.62%,女性227232人,占48.38%。與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18年增加歷5885人,平均每年增加8660人;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相比,29年增加216183人,平均每年增加7454人。與1949年解放初期兩縣總戶數、總人口相比,戶數增加31947戶,人口增加232092人,平均每年增加7033人。

經濟

綜述

東流歷來為安徽省的工業重縣,鎮內現有工業企業54家,開發了一批市場上叫得響的名牌產品,形成了以東至華源為龍頭的東至紡織業和造船、航運業,以魏氏禽業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等。市場發育完善,百貨、土產、五交化、醫藥、農資、木材、糧油、燃料、水產、果品等商業網點星羅棋布,具有農貿、竹木柴炭、水產品、針紡織品、小商品和糧油等六大專業市場。農業以糧油、棉為主,東流大米(香米)為出口創匯產品,水產品居池州市前列,年產量3500噸,特產有鰣、鰻、刀魚、鱉、螃蟹、麥魚等。林業有板栗、桃、梨、柿、銀杏等。畜禽發達,東流水牛為全中國優良品種,被安徽省農學院列入大學教科書,東流板鴨為地方特產。此外東流有豐富的大理石、石灰石、煤錳、白瓷土等礦產資源。

第一產業

解放前,縣境內以使用傳統的人力、畜力農具為主。解放後,大力推行農具改革,發展農業機械,出現了傳統農具與現代農機具並存的狀況。

第二產業

新中國成立前,境內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東至縣僅有11家私營手工作坊和一些鐵、木、竹器個體手工業,設備簡陋,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工業總產值只有299萬元。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經濟恢復,私營工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和1958年“大辦工業”,東至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1959年,工業企業發展到55個(全民26個、集體29個),工業產值達3413萬元,比1949年增長10倍多。

但是,1958年的“大躍進”、“大辦工業”,也帶來了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標誌的“左”傾錯誤,促使了急於求成思想的發展。1962年東至縣工業企業猛增到159個。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盲目發展,造成一些工廠資金不足,原料缺乏,經濟效益很差,當年工業產值只有983萬元,比1959年下降71.2%。

第三產業

縣內資源豐富,歷史上一度商業繁茂。清末時期,布匹、茶莊、國藥、米行、鹽業、京廣百貨、糟坊等諸業興盛。民國初年,漁業、肉食、棉花、蠶絲、竹木、陶瓷、五金鐵器、日用雜貨及飲食服務業較為活躍。日軍占領時期,縣城和集鎮一些大商戶隱裕藏富,或逃或遷,或閉或歇,市面日漸蕭條。抗戰勝利後,商業雖一度復甦,但因貨幣貶值,物價不穩,加之苛捐雜稅繁多,中小商賈負擔沉重,失去活力,由興變衰。

解放後,先後建立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並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形成國營、集體、個體的“三位一體”商業體系,城鄉市場日益活躍。

社會

郵政通信

明清時期縣內設有驛站、鋪遞22處,東流設有水驛,沿江建有9汛10墩,墩夫“無事傳文,有事傳烽火”。清末,兩縣設有郵局。民國6年(1917)撤驛站,秋浦縣始設電報局。1946年,東流縣始設電信局。民國20年,兩縣成立長途電話管理處。抗日戰爭時期,至德縣先後安裝西門子五門總機。據民國36年統計,至德縣出口函件5.76萬件,出口匯票700件,每日出口包件3至5件。

電信事業

解放後,郵政與電信事業發展很快。1950年東流、至德兩縣出口函件5.31萬件。1987年總包郵件交換量達90138袋,出口函件106.53萬件,是1950年的20倍。1987年全縣有郵電局所、代辦所、代售處115個,正式職工191人;主要設備有BRL01型電報綜合調度設備,JZHQ—1型720門縱橫自動電話機,12路增音機和3路載波機等5部;市內電話達339戶;農村沒有電話交換點12個,總機容量660門,並建有農話線路429.6桿公里,二級郵路1條,汽車郵路7條,累計273公里,城鄉投遞段83條,累計單程長度1815.3公里,實現了村材通郵路,鄉鄉通電話。

教育事業

2011年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2年末,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736人,專任教師37人;國小12所,在校學生2401人,專任教師224人,其中中級職稱教師174人,其中中級職稱教師22人。

東流八景

東流為歷史古縣,據《明東流縣誌·山川記》載:有好事者,摘東流之勝為八景。斗轉星移,四百八十多年後的八景如何,筆者略記之。

陶公祠 陶公祠

陶徑余香,八景之首。晉陶淵明愛慕東流山水,在東流飲酒賦詩,種養菊花,不僅留下了名篇佳作,其“不為五斗米而折腰”風骨更為東流人民所敬重,東流人民立“陶公祠”、建“菊江亭”、辦“菊江書院”祀之,培植菊花弘揚陶公“松菊猶存”的品格。陶公在東流足跡遍及大街小巷,東流老街被確定為省級文化保護區,吸引了國內遊人和日本、東南亞客商。以“陶公”命名的系列酒香飄祖國大地,以陶公雅號命名的“五柳”襯衣成為服裝行業的拳頭產品,2001年金秋,東流鎮人民政府,縣文化局在陶公祠舉辦“東至縣首屆菊花展暨詠菊詩會”,金菊在祠內怒放,十餘名省市作協會員在陶公像前吟誦華章。2007年金秋,東流鎮人民政府舉辦“東流首屆菊花節”,將紀念陶公活動推向一個高潮。由東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小組創辦的《東流文化研究》正凝聚一批文人墨客,挖掘東流歷史,整理東流文化,推動東流社會的發展。一個和諧、魁力、活力的東流正生機盎然,昂首闊步邁入開拓創新的大潮之中。

東流老閘 東流老閘

歷山遺澤,歷山又名舜耕山,距東流十餘公里。《江南通志》記:歷山南望匡廬,西瞰江渚,最為雄傑。因舜生於此、耕於此、漁於此而聞名,又因堯訪賢至此,留下了中國歷史上“禪讓制”的千古佳話,山有舜耕地,堯舜亭,建有“堯舜祠”。唐貞宗二年起,先後建有草規庵、真人觀。1976年農曆三十,天降祥雲,佛光下隱顯“法藏寺”三字,1984年,歷山主持宏僖大師奉佛旨建寺,沿台階拾級而上,先後有天王殿,觀音、地藏殿,大雄寶殿,千佛殿等廟宇,占地8000平方米,遠遠望去,群山翠綠中掩飾著點點金黃,近看黃牆紅瓦,飛檐翹角,壯觀輝煌,每年幾千信徒朝拜晨鐘暮鼓下,十分虔誠,是本縣最大的佛教道場。歷山自然景觀豐富,摩岩山石、竹海松林、禪師基塔,分羅其布相互輝映,八大自然溶洞,洞洞相連,險象環生。這種集堯舜傳說、佛教文化、自然景觀三勝於一體的歷山,2007年被評定為國家首批AAA級旅遊風景區。進山的路口矗立著一座大牌坊,全國書協副主 席鍾明善先生題辭的“歷山勝境”鑲嵌在坊額正中,歷山每年接待遊客近3萬人次。2003年4月,象徵著中日友好的櫻花、梅花等2000多株樹苗在這裡紮根安家,歷山成為東至對外交流的一扇視窗,歷山為人民造福,歷山遺澤萬年、東流人尊稱“大曆山”,以示崇敬。

仙湖皎月,仙湖為現在的七里湖,又因湖長七里,故稱“七里湖”。宋建炎年有七仙月下泛舟湖中,觀湖中美景,品美味佳肴,吹拉彈唱,賦詩飲酒,通宵達旦。留下了“仙湖皎月”之景。民國年間,這裡水患無窮,血吸蟲病流行。瘟疫吞噬著四鄰百姓生命,新中國成立後,縣委、縣政府開展了“圍剿釘螺”運動。1974年東至縣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堯渡河防汛滅螺”工程,綜合治理七里湖,治服了水患,控制血吸蟲病的發生。1983年建立了管理機構。2007年度併入東流鎮。如今七里湖是東至縣的糧棉產地,水產基地。當年月下的七里湖婀娜多嬌,楚楚動人,一輪明月懸掛天空,月光一覽無餘地灑向碧波萬傾的湖面,湖水漣漪,銀光閃爍,朦朧中帆舟點點,隱隱綽綽,難怪仙人垂臨。如今金秋的七里湖,稻浪翻滾,金波一片,七仙如有雅興,凡間一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景象,定令流連忘返的。

黃石雄風,黃石又名黃石磯,今勝利鎮黃石村。瀕長江靠山崗,距安慶水路僅20餘里,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率兵反叛犯安慶。泊舟黃石磯,問磯名,左右答曰“皇失機”,未幾果敗,朱宸濠在逃跑中被捕,後賜死,一場叛亂終於平息。黃石磯“雄風”冠名,筆者以為有兩層意思:一是與史人對反叛行為的蔑視,認為這種行為不得人心,逆潮流而動終久失敗,國家依舊“雄風”;二是對黃石磯自然景觀的讚嘆,黃石磯是天然良港,古代有駐軍,港外風大浪急,江水湍湍,給人“雄風”之感,詩人路步蟾有詩云:“長江扶風力,千里恣奔放。危機屹而立,其勢不相讓,獵獵驅征帆,滾滾駕高浪。朅來躋層顛,襟懷一為暢”。黃石磯石色紫黃,土性堅膩,明清兩代建房多用此磚,勝利鎮利用資源辦起了窯廠。1998年長江大水,磯對面的江心洲回民遷至黃石定居,黃石成為回民新居點。目前黃石是勝利鎮的一糧棉產區。黃石有一渡口,運送回民到江心洲耕作和附近農民往來安慶。

白鹿奇蹤,距東流60里有一座葛公山(今屬張溪鎮),上有一石如手掌名鹿石,相傳晉代道家名家葛洪在此煉丹,丹成跨白鹿飛天,留下了這塊石頭,故山稱“葛公山”。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人今江蘇省句容縣)人。我國歷史上道教理論家,煉丹術家。現山上有一廟宇,香客不斷,香火繚繞,山頭樹木青翠蔥蘢,山下有一樹名“葛仙”,以紀念道家仙人,又因歐性居多,故稱之為“葛仙歐”。

金雞古石,在唐豐上鄉(今香隅鎮)與彭澤交界處有一湖,名“草上湖”,湖中有一座似雞的小島,名“金雞島”,羅隱遊歷此處以為奇,一首詩脫口而出:“青山隱隱望長溪,獨墩無伴只孤棲。草堂不見婁羅漢,金雞空向五更啼。”吟畢島上石頭崩裂,一金雞騰空而飛直上雲霄,這就是金雞古石的由來。“獨墩”在金雞石旁,清東流縣誌有記載。羅隱,晚唐詩人,名橫,字昭諫,科舉十試不中,於是改名羅隱,好游名山大川,有“金口玉言”之說,故能石裂雞飛。草上湖,明清時期面積很大,水患無窮,民國年間鄉人挑土築圩,以“金雞”命名,圩內良田萬畝,金雞島被圍在圩內,名金雞山,現建有不少民房,金雞古石面目全非。這個村原名“幸福村”,上世紀八十代更為“金雞村”,是香圩鎮糧棉產區,目前在村旁東至縣化工業園區正在興起,金雞正在騰飛。

蓮洲春色,蓮洲距東流西五里,出江上。(按縣誌所示在城東村茅屋街對面)。洲形若蓮花,故名。洲產蘆葦,是編制蘆席的好材料。每年江風拂煦,沙沙作響,如同萬傾碧波;秋季,蘆花飄蕩,漫天飛舞,似紫如雪,十分壯觀。明東流縣令陳春季節游蓮洲贊到:洲開萬丈水芙蓉,芳草迎春翠日重。風景一江流不盡,遙分佳氣襯花封。由於長江運動,蓮洲逐漸與北岸相連,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蓮洲劃歸望江縣。

松嶺青蔭,明代,東流縣東有松嶺、長安、石橋三鋪,是通往徽州的旱路必經地。縣令顏公領百姓在路兩旁栽植松木,夾道三十里,士人謂之引路松。“三鋪”除長安鋪依舊存在外,其餘兩鋪均被歷史的灰塵湮沒。寬闊的206國道東流而過,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這一帶歸金寺山林場管理,山頭與路旁栽植了以馬尾松為主的針葉樹木,車行綠蔭中,樹木搖曳,自然清新,清風徐來,濤聲依舊,真是“六月清風三十里,旅人疑是飲醒湖。“

“東流八景”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可與“至德八景”一併挖掘、整理、利用,成為東至縣旅遊、休閒的景點。

著名人物

唐周繇鹹通十三年(872)進士,文學家,詩有盛名,與許棠、張喬諸人稱為鹹通十哲
周繁唐周繇之弟,性孝友,學問深醇,品行高潔,亦以文行著,時號至德二周
宋李植元祐(1086-1094)間為尚書度支郎,與司馬光,呂公著諸友善
周文質元代戲劇家,《錄鬼簿》對他有詳細的記載:“體貌清癯,學問淵博,資性工巧,文筆新奇
檀武臣(約1548-1610)明隆慶丁卯年(1567)檀武臣科武魁,次年(1568)科進士,因“征苗”有功,被召輔京營(授官北京神樞營參將)
孔貞運孔子六十三代孫,中殿試榜眼,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封太子太保,曾為崇禎皇帝講學
鄭三俊明三朝老臣,為人端嚴清亮,正色立朝,官至戶部、刑部、吏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
江杏明代文學家,著有《天文志》
應達清代畫家,開鐵畫之先河
江之翰地理學家,著有《地理纂要》
胡璋清末畫家,所繪膽瓶畫,深受日本天皇讚賞
周馥安徽建德(今東至)人,曾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陸軍部尚書,兩江、兩廣總督。中國近代實業家,山東大學堂的首任校長
許世英(1873-1964)曾任段祺瑞內閣總理,安徽省長,駐日大使,全國賑災委員會委員長
周學熙(1865-1947)字緝之,號止庵,安徽至德(今東至)人,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曾兩任民國政府財政總長
周叔弢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政協委員會副主席
倪南山從家鄉高山轉戰南北,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周志俊(1898-1990)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
章韞胎(1897-1977)中國近代古生物學家
周叔迦(1899-1970)現代中國著名的佛學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學家
謝宗安(1907-1997)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
周仲錚中國近代著名旅德畫家、作家
周一良中國近代著名歷史學家
周煦良著名英國文學翻譯家、教授、詩人、作家。《周煦良文集》收集了作者的主要譯著和論著
周珏良(1916.3-1992.10)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汪漢卿(1937-) 國內著名學者, 曾任安徽大學常務副校長、法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