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東極島地處舟山群島最東端,距沈家門漁港約45.5公里,位於東徑122.4°,北緯30.1°之間。東至兩兄弟嶼接東海(20海里外為公海),南至黃大洋接洋鞍漁場,西至岱巨洋,北至嵊山漁場,陸域面積為1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500平方公里,共有28個大小島嶼和108塊礁組成。其中廟子湖、青浜、黃興、東福山為四個住人島,廟子湖島陸域面積為2.638平方公里,青浜島陸域面積為1.408平方公里,黃興島陸域面積為2.437平方公里,東福山陸域面積2.95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廟子湖島,下轄一個社區一個村四個經濟合作社。歷史沿革
東極原是翁州縣(即今岱山縣)的一個鄉,1953年11月解放後隸屬當時的普陀縣管轄,同年底成立東極區人民政府,下轄廟子湖、青浜、黃興、東福山四個鄉。1956年10月,青浜、東福山兩鄉合併為青東鄉。1958年9月,合廟子湖、青東、黃興三鄉為東極人民公社。1964年恢復東極區。1984年9月,四個公社復改為四個鄉。1992年5月,合東極區和青浜、廟子湖、黃興、東福山四鄉為東極島。村人口和勞動力分布情況
全鎮下轄“一社區一村四個經濟合作社”,即東極社區(村)和廟子湖經濟合作社、青浜經濟合作社、黃興經濟合作社和東福山經濟合作社。在沈建有東極、青凌兩家漁業服務站。截至2009年底,全鎮共有在冊人口6247人,在冊戶數2580戶(原全鎮人口最多時達11724人)。其中廟子湖884戶2195人,青浜881戶2117人,黃興535戶1195人,東福山269戶639人。實際居住島上的人口約2500人,人口多數集中在廟子湖島,其中,青浜、黃興、東福山居住人口隨著生產季節變化而變動較大,漁業勞力約2280人(包括駐沈漁業勞動力)。其他人口均遷往沈家門、東港等地居住。
主要經濟指標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2009年實現社會總產值4.68億元,同比增長13.15%。其中:漁業產量56646噸,漁業產值4193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8.44%和24.05%;工業產值812.52萬元,同比增長0.56%;第三產業產值4060萬元,旅遊人次7.92萬人次,創旅遊產值3960萬元,均同比增長15.38%;人均收入12476元,同比增長12.0%;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90.12萬元。
(二)漁業經濟
漁業是全鎮的基礎產業。1985年以來,實行漁業股份合作制,以拖蝦為主要作業。隨著漁業結構的調整。逐步形成了拖、溜、漲、捕、釣、養多種作業的生產格局。截止2009年底止,全鎮共有大小捕撈漁船692艘(不包括6艘休閒漁船、7艘漁油船和14艘市外船隻),其中在沈430艘,總馬力100464千瓦。120馬力以上漁船416艘,60—120馬力14艘,60馬力以下262艘。
(三)旅遊經濟
1、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東極美不勝收的極地風光、豐富多樣的島礁資源、古樸濃郁的漁家風情、獨具魅力的海域特色和深厚內涵的文化底蘊。東極四周環海、海水清澈、空氣清新、氣溫適宜,是體驗海上垂釣、漁家生活和戶外活動的絕佳之地。近些年來,到東極旅遊觀光的遊客逐年增加。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島上漁家樂蓬勃興起。全鎮現有賓館3家漁家客棧52家床位979張(其中廟子湖島賓館3家、漁家客棧40家,共700張床位;青浜島漁家客棧6家床位145張;東福山島漁家客棧6家床位134張。)
社會事業
衛生事業全鎮設立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個衛生站。分別是東極中心衛生院、青浜衛生站、黃興衛生站和東福山衛生站。從事醫療衛生人員共有11名。2009年有76.58%民眾參加了新型漁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教育事業因“大島建,小島遷”政策的實施,學校已全部撤併,現有一個成校,有教師1名。
民眾文化1999年10月被浙江省文化廳命名為“浙江東海明珠工程”和被舟山市命名為“海島百花工程”。廟子湖建有文化中心樓,內有圖書室等娛樂設施。2009年7月,原文化中心樓改建成東極歷史文化博物館,分為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紀念館、民俗民風館和漁民畫展廳。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開發,進一步挖掘漁家文化,特別是帶動了東極漁民畫的發展,現擁有一支有20餘人組成的漁民畫創作隊伍,漁民畫作品多次在省、市乃至全國獲獎,“東極漁民畫”在國內外和藝術界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軍民共建東極駐有廟子湖陸軍海防營、東福山海軍觀通站、東極邊防派出所三支部隊。以軍民共植樹造林、共體育文化、共結對幫扶、共搶險救災、共環境整治、共平安創建為主要內容開展共建活動。鎮黨委定期慰問部隊官兵、軍烈屬和病殘復退軍人,發放慰問金和義務兵優待金,並做好退伍軍人安置工作,連年榮獲“市級雙擁模範鄉鎮”、“區擁軍優屬先進單位”等稱號。
鎮情定位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漁業、旅遊業雙翼發展”為發展思路,努力建設現代漁業、打造生態旅遊、提升全民素質,推進東極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跨越發展。旅遊景點
海上“布達拉宮”:
位於青浜島南岙,島上漁民生息繁衍,海派建築沿勢而造,層層疊疊,駕舟遠望,呈現出西藏布達拉宮那海市蜃樓的景象,氣勢極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