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戰役

東山島戰役

東山島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稱為東山島保衛戰),是1953年7月16日,韓戰停戰協定簽署前,“國軍”二級上將、金門防衛司令胡璉率1萬多國軍,對位於福建和廣東二省交界處的東山島突然發起了突擊作戰,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國軍”,成功守住東山島而結束。

戰役介紹

1953年7月16日,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金門防衛司令胡璉率1萬多國軍進攻福建東山島。因解放軍增援之故,17日撤退。此役是國民黨最後一次反攻大陸的軍事作戰行動。此役,國民黨方面出動其精銳傘兵部隊,以圖達到偷襲之目的,但在島上駐紮的公安部隊的奮力抵抗下,竟不能占領島上的制高點,為解放軍後續部隊的增援贏得了時間,最後國民黨軍無功而返,損失慘重。

東山島守備部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第80團2連。該連堅守東山島的一個核心陣地——公雲山200高地,克服彈藥缺乏和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的困難,同三面圍攻的1000餘名國民黨軍奮戰27個小時。在增援部隊的支援下,擊退國民黨軍18次進攻和偷襲,殲滅400餘人,守住了陣地,為取得戰鬥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全連有2人立一等功,13人立二等功,69人立三等功。1953年8月7日,福建軍區授予該連“東山戰鬥守備一等功臣連”稱號。

參戰部隊

“國軍”10,000人

陸軍:第19軍第45師(欠133團)

第18師第53團

游擊第42支隊

閩南地區直屬第1隊及第2大隊

海軍:各式艦艇13艘

空軍:第20大隊

第5大隊

第11大隊

第12中隊

陸戰第1旅所屬1大隊及炮兵、戰車中隊。

由游擊傘兵總隊下的2箇中隊,1個區隊及1個爆破組,編組成一個空降支隊。

人民解放軍:11,000人

第3野戰軍第10兵團

第13公安師之第80團

水兵第85師第253團之1個營

東山縣自衛隊等駐守東山島

第91師之第272團駐守東山島對面的海澄,漳埔等地

第28軍,第29軍駐守福州及莆田之間

第31軍主力及配屬的炮兵第1師及裝甲兵師在廈門附近

第4野戰軍所屬的第41軍在汕頭。

戰役過程

戰前偵察

戰前兩個月,國民黨軍不斷派遣艦艇到東山島附近海域進行偵察,並多次抓捕大陸漁民,僅5月份,在東山島沿海就有200多漁民被抓走。國民黨軍向他們查問東山島守備兵力和古雷半島(東山島北約12公里)、 六鱉半島(東山島東北約45公里)至舊鎮(東山島東北約53公里)沿海一帶我部隊船隻的活動規律。同時派遣特務蒐集我兵力部署、工事構築、炮位、倉庫、交通及灘岸等情報。多次出動偵察機在100至500米的低空掠過東山島進行航拍7月8日後,每天出動偵察機在兩架次以上。

編組部隊

1953年7月7日,國民黨軍在金門成立了“聯合任務指揮部”,以金門防衛部司令長官胡璉為總指揮,設一個美國顧問組,下轄陸軍八十五師、十八師五十三團,海上突擊第一、二大隊,南海縱隊第八中隊,海軍陸戰隊第三大隊,以及6月1日在台灣組建的一個由480人組成的傘兵支隊,總計11825人。還配備了各種艦隻13艘,飛機數十架。

組織演練

戰前,國民黨軍登入部隊在金門集結,多次進行上下船,夜間登入、進攻、撤退等模擬演習和沙盤作業。傘兵支隊則按作戰計畫在台灣本島選定一處與東山島相似的地形,進行多次空降演練,戰前一星期,國民黨軍還組織了一次三軍協同登入作戰的全面演習,以檢驗其準備效果。

選定登入地段

國民黨軍在經過各種手段偵察和對情報分析後認為:東山島南部地形較為平緩,港灣隱蔽,沙灘開闊而堅實,便於登入艇波直接靠岸和艦炮火力支援;登入後,便於向兩側和縱深發展,且該地段中國共產黨守備力量相對薄弱。因此他們把登入點選在東山島 南部的湖尾、白埕、親營等地。

戰役結果

東山保衛戰被稱作國共兩黨的最後一場酷烈的戰爭,發生於1953年7月16日。當時,蔣介石軍隊出動軍艦13艘,兵力1.3萬人,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和傘兵部隊配合下,叫囂要在4至8小時之內占領福建省東山島。我駐島部隊以一當十,痛擊來敵。援軍從廈門、泉州、汕頭三個方向火速施援。在兩天一夜的激烈戰鬥中,我軍共殲敵3379人,擊落敵機2架,擊毀坦克2輛,繳獲大量軍用裝備。英勇的東山島人民自發支前,奮勇擒敵,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戰後毛澤東說:東山保衛戰的勝利,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而是全國的勝利。

國軍檢討

胡璉被批評,傘兵運用不當,傷亡過大。此外,在當初計畫中假定四野不會跨區援助三野的部隊,事後檢討起來也是一種誤判。空降司令顧葆裕則是被撤換。

對於傘兵運用的缺失有以下數因:

兵力近一大隊,卻沒有派出大隊長指揮,反而是以副大隊長李厚圻少校指揮,而李少校的指揮經驗不足,被認為是傘兵指揮失當的原因。

傘兵空運時沒有採用戰鬥裝載,反而人與彈分離,炮和彈分離,甚至連火炮與炮栓都是分機裝載,造成傘兵著陸後人找不到武器,有武器卻沒有炮彈等等紊亂的情形。

沒有採用戰鬥高度跳傘,反而是用一般訓練高度跳傘,因為跳傘高度高,傘兵著陸後分散太遠,集結不易。

臨時編裝後的訓練不足,尤其對於空降時很容易分散的傘兵,如果部隊間默契不夠就無法有效的集結。而友軍對於傘兵運用也沒有概念,甚至發生空軍戰鬥機誤擊自己傘兵。

當時陸軍158師師長王政干將軍回憶,尤其地面布板擺設錯誤,導致空軍對己方部隊展開炸射。

解放軍表功

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第80團2連堅守東山島的一個高地,奮戰27個小時,守住了陣地,為戰鬥勝利作出了貢獻。全連有2人立一等功,13人立二等功,69人立三等功。1953年8月7日,福建軍區授予該連“東山戰鬥守備一等功臣連”稱號。

二等功臣連:水兵第1團1連

二等功臣排:公安第80團6連2排

增援200高地守備模範排:步兵第272團12連2排

威震東山排:步兵第244團2連2排

張學棟班:步兵第244團2連5班

評價分析

人民解放軍此次海島防禦作戰的勝利,使國民黨當局建立“反攻大陸”的“橋頭陣地”的計畫成為泡影,這也是大陸軍民在打擊國民黨軍登入竄犯活動中最大的一次勝利。毛澤東主席指出,東山戰鬥不光是東山的勝利,也不光是福建的勝利,而且是中國的勝利。的確,從此國民黨軍再也不敢進行中、小規模的登入竄犯。從這次勝利的海島保衛戰中,我們取得了以下幾條主要經驗:

(一)正確判斷情況,果斷定下決心,是此役取勝的先決條件。該當時的作戰預案,對東山島是採取機動防禦的方針。亦即一旦發生敵較大兵力進犯時,守島部隊除留一個營阻擊外,其餘人員迅速轉移出島,而後視情組織反擊。但此次國民黨軍在以重兵進攻的同時,用空降兵切斷了島陸之間的交通,若在絕對優勢之敵前後夾擊下,仍按原定預案轉移出島,必然會造成重大傷亡。而登入之敵若占據該島的核心陣地,中國共產黨再行反擊也要付出很大代價。在這種情況下,公安八十團團長果斷定下堅守待援的決心,並得到三十一軍和軍區首長的同意。事實證明,各級指揮員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採取相應的方案,方能取得戰鬥的勝利。

(二)步步阻擊,收縮兵力,堅守要點,為增援部隊反擊贏得時間。戰鬥打響時,敵我兵力之比為10:1,若在一線陣地與敵硬拼,必遭敵分割包圍, 各個被殲。公安八十團各前沿分隊利用有利地形步步阻擊敵人,遲滯敵人的行動。最後全部退守到牛犢山、公雲山和王爹山三個主陣地並頑強地頂住了兵力占絕對優勢的敵人的數十次輪番進攻,堅守了近一晝夜,為我增援部隊登島反擊殲敵贏得了時間。

(三)以堅決果敢的行動,迅速殲滅敵空降兵,是取得戰鬥勝利的重要因素。此役中,國民黨軍實施的戰術空降,對中國共產黨守島部隊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況且又是我軍在海島防禦戰中首次遇到敵人使用空降兵。然而,我軍在此突發情況下能沉著應戰,抓住戰機,速戰速決,對於穩定全島防禦態勢起了決定性作用。敵實施空降時,目標暴露,隊形混亂,指揮困難。水兵連指戰員在當地民兵有力配合下,先敵開火,在空中就開始殺傷敵有生力量,並大量殲敵於立足未穩之中,有效地挫敗了敵空降兵與登入主力會合的企圖,為增援部隊登島殲敵創造了條件。

(四)民兵和人民民眾的支前參戰,是取得戰鬥勝利的又一個保障。戰鬥開始後,區委書記帶領後林村民兵有力地配合水兵一連,堅守八尺門渡口,並殺傷敵傘兵一部。在戰鬥間隙,島上民兵和民眾冒著生命危險為部隊運送彈藥,送水送飯,、搶救和護理傷員。他們還組織大批民船、車輛晝夜運送增援部隊,組織護路、護橋和轉運傷員。特別是在八尺門渡口的90名民兵船工,不顧敵機掃射,很好地完成了運送援軍和大批作戰物資的任務,立了大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