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台鎮東台村
東台村概況:
該村現有人口962人,與桓台縣李賈村接壤,使該鎮的最西南部、依還鄉路西側,交通便利,鎮政府今年又開通了與鳳凰鎮接壤的史家路道,與兩鎮在交通運輸商貿往來及經濟發展開創了具大的生機,為該鎮及我村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組織機構:
支部書記、村主任:高延富村委、支部委員:王學志趙愛君婦代會主任:趙愛君民兵連長:王學志
07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2007該村投資近15萬元,新打吃水井一研,全部更換吃水管線,徹底解決了民眾的吃水問題。二、我村投資20餘萬元,把全村的大小街道胡同總計84180平方米全部鋪修了石渣,且整修了排水管道,徹底解決了民眾難的問題,深愛民眾的大力支持和讚揚。三、我村為方便民眾就醫情況,改造了標準衛生室,並且已達標投入使用,方便了民眾改善了衛生室的工作環境。
上半年特色工作:
今年上半年該村不等不靠創造條件建設了文化大院一處,新建辦公室四間,新進健身器材、籃球排,球場安裝了高效節能燈,晚上民眾們可以在燈光球場上跳舞、唱京劇等各種娛樂活動,既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該鎮村精神文明建設。
特色產業:
1、大棚種植苦菊。
2、日本細毛山藥、雲蔥的引進種植。
3、兩種桔梗的引進種植及推廣。
4、繼續發展和推廣實用菌的種植。
表彰榮譽(區級以上):
1、市農村財務管理先進單位。
2、去計畫生育先進單位[1]。
2、山東省青島市市區王哥莊街道東台村
東台村,位於王哥莊辦事處北部,包含曲家溝、東台南山兩個自然村。,全村660戶,2197人,有江、孫、魯、顧幾大姓氏。相傳江氏祖於明洪武年間由雲南遷即墨煙霞村居住,到九世“江誥”於萬曆年間再遷江家土寨,到十世某支遷到此處,,因村建在一土台之東故名。隨後,孫、魯、顧等姓也相繼遷來此地。
台村離王哥莊街道辦事處所在地王哥莊村七公里,北於即墨鰲山衛鎮接壤,李村至王哥莊的公路從村邊穿過,交通便利。為充分利用村裡的耕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該村在村東北張家瑩、北窪一帶建了500畝嶗山綠茶示範基地。
東台村有一古槐,是嶗山第一。明朝待御藍田十二世孫藍水先生在其編著的《嶗山古今談》王一書中,曾寫詩記述此古槐:“四人圍大小村前,如此古槐見亦先。過客悠悠同意夢,南柯歷歷已千年。只應宋代王家植,曾結淳于太守緣。唯有上宮老銀杏,相逢序齒可齊肩。”據記載,該樹植於唐代末年,是嶗山槐中之王。槐樹主幹十餘抱,中心腐裂,分成四體,南側一體於1940年前後為侵華日軍鋸毀,在離地丈余的槐枝腐穴處曾生一桃樹,花繁果碩,蔚為奇觀。
東台村東為一廣闊山地,1997年,在此建東台中學,主要容納浦里、江家、秦家、東台、西台、大橋等村學生上學。村南建一水庫,名南泥灣水庫,庫容量達10萬立方米,主要用於灌溉農田。
為方便周圍民眾進行貿易活動,1984年,在村設立集市,每逢農曆三八為集日,屆時,方圓民眾齊集這裡,甚為繁華。
近幾年,村里依託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村經濟,建起了木器廠、礦泉水廠等企業,個體工商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199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05萬元,人均3684元。 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積極發展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投資為東台中學安裝了自來水,解決了師生吃水困難。村內硬化了道路;安裝了閉路電視。村東的住宅樓已初具規模,現代化的村莊初步已經凸現
3、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李家鄉東台村
位於李家鄉政府駐地李家東北O.5公里。地勢北高南低。設一村民委員會。共60戶,225人。耕地287畝。主產小麥、玉米。林業發展較快。《陳家林墓碑》載:“十世祖久倫、久安兄弟兩人,於清初從淄川北嶽陰遷此定居”。據此,清初即已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已有“東台”的村名記載。早年因該村地處東溝,曾取名“東溝村”。後因避洪水之患,遷於莊東高地一土台上營居,改名為“東台村”,後又簡稱“東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