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概況
該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東北部,面積95.8萬平方公里,1990年末人口約1億。
自然環境
降水較豐富,熱量不足,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年降水量東西部山區為800-1000毫米,中部平原地區500-750毫米;≥0℃年積溫2100-3900℃,≥10℃年積溫1700-3500℃。除遼東半島外,大部分地區熱量不足。濕潤度較大,絕大部分地區都在1.5以上。
草業生產現狀
1、該區有天然草地1369.8萬公頃,占全區農業用地的16.9%,大部分是以羊草為主的草甸草原,是既可割草又可放牧大牲畜的優良草地。
2、草原質量好,生產力高,生產潛力大。天然草地主要是以羊草、貝加爾針茅、細葉菊(Dendranthema maximowiczii)、大葉樟(華南桂)(Cinnamomum austro-sinense)等為主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山地草甸和沼澤,牧草質量好,乾草產量1000-1500公斤/公頃,產量穩定,是放牧牛、馬和綿羊的優良草地,載畜能力1.5-2.0羊/(公頃.年)。西部有大面積的天然草原,由於過度放牧而退化、沙化和鹼化,經過改良,產草量可提高4倍以上。
3、管理水平較高。該區放牧-舍飼結合較好,大家畜比重較大,奶牛頭數占全國第一位,奶產量約占全國的30.7%(1990年)。
4、飼料資源豐富,林業與草業、種植業與草業耦合潛力大。該區森林面積大,可供放牧利用的草本及木本飼料種類多、貯量大。平原地區除有大面積穩產高產、品質優良的天然草地外,還有大面積的苔草沼澤和蘆葦沼澤。農區秸稈多,特別是玉米產量高,但畜牧業比較薄弱。近年來,在“再造一個北大荒”的口號下,草原開墾十分嚴重。
發展對策
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增加投入,深度改造開發,全面而充分地發揮草地、耕地和林地的牧草、農業飼料和枝葉飼料的生產潛力,強化農林草複合生產系統,共同支持和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建設生態型的肉、奶和特種畜產品為主的大型畜產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