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明萬曆年間,杭州高僧蓮池大師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遣弟子在古城草橋門外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大廟,寺內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經書房及眾多的香客房舍,鑄有大鐘。因瀕臨錢塘江口,朝聽潮、夜聞汐而起名為海潮寺。清嘉慶年間,海潮寺又進行了大規模地擴建,擁有有殿宇僧房客舍三百餘間,與靈隱寺、淨寺、昭慶寺被並稱為杭州“四大叢林”。一九四四年,秋季,海潮寺遭雷擊失火,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諸多建築被焚,僅遺天王殿及部分經堂僧舍。 大躍進年代,這裡建起了杭州橡膠廠,並發展成為今日的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2012年初,杭州市規劃局計畫在錢塘江的南北兩岸復建海潮寺,分為海潮寺南院和北院,與台山摩崖石刻、形成“三點一線”景觀帶狀格局。揚眉有《海潮寺》雲:海潮澎湃錢水涼,煙雨江巒幽韻長;
蓮池懸鐵說佛法,禪淨雙修持戒強。
古寺連天香火旺,弟子顯赫華嚴彰;
歷盡劫難逢盛世,佛光再現耀餘杭。
一、海潮寺的修建和發展
佛教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是杭州人,位列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大明萬曆年間,杭州高僧蓮池大師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在現在的望江門外,古時叫草橋門的大堤旁修建了一座恢弘的寺廟,在此可以眺望到六合寶塔,寺內有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經書房及眾多的香客房舍,鑄有大鐘。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到了清嘉慶年間,海潮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據文史記載,當時的海潮寺擁有殿宇、僧舍,客房三百餘間,當時海潮寺和靈隱寺、淨寺、昭慶寺並稱為杭州“四大叢林”。 它的位置就是現在望江門外的錢江北岸一帶,天王殿是平復太平天國後,在光緒年間修復的,歷盡劫難依然保存完好。從它宏偉的外觀,依然可以想見當年海潮寺的莊嚴恢弘。當年,到東海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燒香的信眾,都要到錢塘江邊的海潮寺敬香借宿,並在此登船入海,由此,海潮寺成了敬香的中轉站,擁有香客房舍,並帶來了各種行業的繁榮。
關於海潮寺的來歷,追溯起來還有另一說法,亦可分為兩個支脈。據明吳之鯨所編撰的《武林梵志》卷二記載:鎮海禪院,在永昌門外的仁和縣會保四圖,臨江為剎,俗稱海潮寺。明萬曆三十一年,僧如德、性和、海仁所建,占地約五畝余。郡邑給帖,焚修接眾,凡進香普陀者、必聚足於此而登船,猶徑山之口有接待院也,寺與巽峰新塔相望。後來,與海潮寺比鄰的延聖寺香火暗淡,寺僧人有歸合而為一的願望,因此兩山門並一,寺院的規模和實力大增,香火更旺。
清光緒二年,杭州海潮寺僧,顯振和尚在上海小南門外,也就是今留雲街的民宅基地建寺,外稱“海潮寺下院”,列為當時滬申四大林之一。
海潮寺下院毀於一九三七年的戰火,只留下天王殿,位於現位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東北角,幾株參天古樟的旁邊,就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海潮寺天王殿,這在喧鬧的工廠中是一個較為清淨的地方了。
海潮寺上院就在今天的嘉興海寧。
一個擁有上、下院的海潮寺影響就非常大了,加上這一地帶自古就是江南最富裕的地方,成為財大氣粗的大施主最經常、最寬廣的場所,多曾舉辦有大批僧人參與的齋供活動,香客雲集,竹火鼎盛。海潮寺因此而躋身於杭州的“四大叢林”,列隊“外八寺”之列,即靈隱、聖因、昭慶,淨慈,海潮寺、鳳林、虎跑、聖果。這些寺廟,在杭州界地都是數一數二的大叢林,海潮寺能和它們鼎立,足見其地位顯赫。
二、開山主師蓮池
蓮池大師,生卒:1535-1615,明代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俗家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別號蓮池,因久居杭州雲棲古寺,又稱雲棲大師。時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師刻苦研習,融合禪淨二宗,定十約,被僧徒奉為科律,清雍正間被賜號淨妙真修禪師。 揚眉有副對子這樣寫道:
沈祩宏勘破紅塵學佛法
蓮池師一生豁達講禪宗
蓮池大師,杭州仁和人。錄取入府州縣的十七補諸生,以學識淵博、德行高尚而名重一方。
師棲心淨土,為了警策自己精進用功,特於案頭上書“生死事大”四字。師俗家二十七歲至三十一歲間,連遭喪父、失兒、亡妻、喪母的打擊,痛感人命無常,生死事大,意決出家。 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時蓮池禪師三十二歲,毅然投於西山無門性天禪師,落髮了塵,在昭慶無塵玉禪師座下受具足戒。後,蓮池禪師便雲遊四方,曾北謁五台,感得文殊菩薩顯現佛光,鏇即入京師,禮拜真圓遍融禪師和笑岩德寶禪師。明穆宗隆慶五年,蓮池禪師沿途持缽乞化,返回江浙,在古雲棲寺遺址上,結草具棚、打座悟禪、懸鐺煮糜。期間,師曾絕糧七日,惟倚壁終日危坐,胸前懸一塊鐵牌,上書:“鐵若開花,方與人說”之語,意在苦意修行,感應世間。由此,前來歸附的衲子日漸增多,信徒布施,雲棲寺得以善款支持,很快修復一新,成為一個清淨深幽的十方叢林。(二)大師一生致力於講授淨土禪宗
蓮池禪師一生弘宏豁達,主張以淨為主,禪、淨雙修。他認為禪與淨、禪與教都是一體不二殊途同歸。在禪與淨關係上,師道:“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在禪與教關係上,師道:“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師還說:“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除此之外,師對寺規、戒律也非常重視,認為讀經、參禪、持戒,都與念佛是一體不二的:“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 由於蓮池禪師本身是從禪入淨的,又主張禪淨不二、以淨為歸,所以他的開示廣泛,接納百川,所以在朝野中影響很大,一時朝官、士庶都爭相前來禮敬問法。
蓮池大師生於法道逐微的明末,卻以深厚的真修實學,重振禪林蓮風,其淨土思想自成體系,二百餘年流芳遺韻猶在,佛界高士對其進行了整理,引述如下:(一)、單提淨土,融匯各宗。
“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融禪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主唱禪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痛念末法眾生,掠影宗門,撥無淨土,有若狂象;教下講師,依文解義,說食不飽。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門,橫截生死,普攝三根,於是單提淨土,著《彌陀疏鈔》十餘萬言,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
(二)、念佛含攝一切功德。
“大師以華嚴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詮釋念佛法門,認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義。由是,大師不主張閱藏,應一心念佛。《示閱藏要語》云:"大藏經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
(三)、注重戒律,普勸念佛。
“大師深悲末法眾生,業深垢重,教綱衰滅,戒律鬆弛,此時修行,應以戒律為根本。因而,大師整飭清規,在南北戒壇久禁不行的情況下,大師令求戒者具三衣,於佛前受之,大師為證明。已受戒者,半月誦《梵網經戒》及《比丘諸戒品》。其住持的道場,規條甚嚴,出《僧約十條》、《修身十事》等示眾。各堂執事職責詳明,夜必巡警,擊板唱佛名,聲傳山谷。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絲毫無錯。大師策厲清規,嚴明梵行,以救末世疲弊之習。由此遂成大師淨土思想一大特色”。
大師深感淨宗是至簡至易的念佛法門,普攝諸多慧根,仰賴佛力的提攝,方能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故師殷殷普勸、念佛往生淨土。現茲錄一段法語為例:
“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閒,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法語的字裡行間,處處洋溢著蓮池大師的悲憫心境,精闢地點化著各色人等,所能遇見的諸種境遇時,念佛均是求生化解的最好契機。大師的至理箴言、明晰透徹;由淺入深、言傳身教,引導諸子證悟境界,不愧一代祖師的大雅風範。(三)大師圓寂
蓮池大師一生致力於弘揚淨土法門,主持雲棲道場四十餘年,言傳身教接引了無數佛子歸納淨土,臨終前半月已預知大限時至,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六月底,先往杭城海潮寺化別諸弟子及故舊,後歸雲棲寺里,具茶湯設供話別眾僧。七月初一,上堂對眾曰“明日吾行矣!”。晚上,大師示有微疾,瞑目靜坐於丈室。次日夕陽時分,諸弟子等赴丈室請留遺訓,蓮池大師睜眼開示:“大眾老實念佛,莫捏怪,莫壞我規矩。”言畢,向西念佛而逝。師世壽八十有一,僧臘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子入石塔,葬於五雲山麓的雲棲徑中,五彩祥雲。
《蓮池大師》
揚眉
悲天憫人老頑僧,普度眾生享安寧,
弘揚佛法歸淨土,天下香客到杭城。
憨山大師盛讚蓮池大師道:“惟蓮池大師的才具,足以經邦濟世;悟性,足以傳承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機;戒律,足以護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勵世人;規約,足以療救時弊;若不是法身大士來開朗末世重重昏暗,誰又能做到這些呢?”!
蕅益大師也贊曰:“此是雲棲老漢,肚裡最多思算,諦觀末世法門,百怪千奇沒幹。繞他梵語華言,不出威言那畔。所以鏇轉萬流,直指西方彼岸。只圖腳底著實,何必門庭好看,八十餘年暗室燈,聞風猶使頑夫憚”。這些恰其如分的評語,表明蓮池大師厚重的德學風範,堪稱淨宗八祖的稱號。
淨土禪宗從七祖省常大師生西,至蓮池大師行化於世,其中間隔了五百五十餘年。在此時間內、教法式微,淨宗不振,雖間或有大德高僧出現,竭力弘揚淨土念佛法門,來拯救道法的衰落,但都收效甚微。通遍查找諸證史冊,能夠自身行持謹嚴,度眾不遺餘力者,蓮池大師當為最為出色的長者。 揚眉有幅對子這樣寫到:
老實念佛,莫捏怪壞我規矩
遵守戒殺,要記牢攝爾魂魄.
蓮池大師的七曰《戒殺》文,字字珠璣,誦讀起來扣攝魂魄.
《戒殺》
蓮池
“世人食肉,鹹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怨業,相習成俗,不自覺知。昔人有言: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是也!計其迷執,略有七條,開列如左,余可例推雲。
一曰, 生日不宜殺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升,現在樁萱增延福壽。何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一也。
二曰, 生子不宜殺生。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二也。
三曰, 祭先不宜殺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以資冥福,殺生以祭,徒增業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三也。
四曰, 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自問名納采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凶事,不亦慘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四也。
五曰, 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饜飫於林盤,宰割怨號於砧幾。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五也。
六曰, 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殺生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殺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於此矣!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殺業俱在,種種淫祀亦復類是。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六也。
七曰, 營生不宜殺生。世人為衣食故,或畋獵或漁捕,或屠宰牛羊豬犬等,以資生計。而我觀不作此業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凍餒而死也。殺生營生,神理所殛,以殺昌裕,百無一人。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為痛哭流涕長嘆息者七也。
蓮池大師生前著作很多,著名典籍當推《阿彌陀經疏鈔》、《沙彌律儀要略》,《禪關策進》、《緇門崇行錄》、《往生集》、《竹窗隨筆》等。師殞後,王春宇將遺著編輯成《雲棲法匯》,共三十四卷行世。
三、海潮寺香火旺弟子人才輩出
海潮寺內曾院藏有大量的佛家經典文獻、名人字畫。其中最珍貴的是該寺高僧脫穎上人,1933年從南洋取回的六大捆巴利文貝葉經,巴利文是古印度的一種少數民族語言,佛祖講經時,就是以巴利語言進行傳授的,貝葉經就是寫有佛經的貝樹葉子,彌足珍貴。字畫有宋人所繡藥師佛一軸,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等的山水畫卷二十餘軸,及大量的經記、疏注等,堪稱海潮寺的鎮寺之寶。
(一)小沙彌苦心悟佛法的故事寺中有一幅清朝著名書畫家,曾任浙江按察史如山所題的楹聯,特別為人推崇,上聯是:“四大皆空掛掛單,無分你我”,下聯是:“萬緣放下養養神,各自東西”。從楹聯的字面上看,是在講佛學的“空”字,意思是: 只要把人性的欲望都放下,即可立地成佛。但在楹聯的背後,卻有著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故事說的是一個雲遊四方的小沙彌,來到了杭州海潮寺掛單暫住。幾日下來,看到這裡的和尚,每日裡都一團和氣地接人待物,便問住持:“師傅,我如何修行,才能成為一個即使自己愉快,也給別人愉快的人呢”?住持思忖一下,送他四句話:“一把自己當成別人;二把別人當成自己;三是把別人當成別人;四是把自己當成自己”。小沙彌不解,追問住持如何解釋,住持笑答:“這要你自己來理解,當你能悟透了,便可悅己悅人”。
小沙彌不久拜別了海潮寺,繼續雲遊天下參悟佛法,逐漸成為得道的高僧了。
歲月過了十幾載,當年的小沙彌一直思量受業禪師的話語,當他聽聞,已成為海潮寺住持的師傅圓寂後,為師傅舉行了超度法,會上,他頓然大徹大悟,並焚高香遙告:“師傅弟子參透了您的教誨:
1、當感到自己欣喜若狂或痛苦萬分時,要把自己當成別人,那樣得意或失意就會減少三分,自己的心態就會自然平和,而廣結善緣。
2、當看到別人落魄難受或興高采烈時,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那樣悲苦或欣喜就會增加三分,自己的情懷就會豁達開朗,而歸引眾生。
3、修行的目的是廣濟眾生,雖然自己下了地獄,但無論所求與非求,結緣亦要隨緣,別人就是別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尊重了別人的選擇,也是給了自己的自由。
4、修行的結果是自己首先得到了超脫,因此,必須苦求明心見性,力達自覺自悟,求得自信明慧,才能以自身的法力譜度眾生。
清末民初,洋人哈同在上海建造了一所愛麗園的豪宅,1912年,曾經是維新派領袖的康有為,向信佛的哈同夫人羅迦陵建議在她的愛麗園內籌辦成立了一所“華嚴大學”,恭請月霞法師和應慈等高僧住持,培養佛門高才弟子。 兩年後一日,恰逢哈同六十壽辰,一些傳播基督教的洋人蓄意尋釁,要求月霞法師及所有學僧,必須向哈同行三拜九叩首的賀禮,當即遭到全體師生的嚴詞抵制,引得哈同的不愉快,華嚴大學面臨關門。月霞、應慈法師無奈下,帶領六十餘名學生轉投杭州的海潮寺寄宿,利用禪堂、法堂繼續開學,教授《華嚴法》在內的大小乘經論。
海潮寺全力支持照應,直到六十學僧兩年後全部畢業,而在這些學僧中,後來幾多都成為了中國近代的大德高僧,如戒塵、慈舟、持松、常惺、靄亭、知光等,他們在各地開辦了多處佛經學院,培養出眾多的住持弟子,在全國的各地寺廟,有此佛緣,海潮寺的名聲顯赫、譽滿中外。民國時期的名家大師,都曾在海潮寺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中國現代思想家,周總理讚譽的“我國當代理學大師”的馬一浮先生,一生曾多次拜訪過海潮寺,在經堂,為僧眾講授《大乘起信記》等多部佛家經文典集。
著名弘一法師,1918年出家的冬季,就專曾在海潮寺參加究人性的本源,剋期取得結果的“打禪七”的修行。
現代畫家豐子愷,與弘一法師在1926年同遊了海潮寺,並留下了珍貴的筆墨。(三)師荼禪師毗大典
海潮寺梵宇宏廣、規格極高,不僅是大師們講經說法、打七、掛單的寺院,同時也是名望深重的禪師舉行荼毗大典的場所。荼毗(túpí),梵語,又作荼毘,原為印度四葬之一,在佛陀出世之前,這一葬法被視為正葬。通常用木材焚燒遺體、收斂遺骨,找尋舍利子的火葬。
荼毗大典,是對有成就的大師在圓寂後,焚化時進行的大型儀式,是禪師修心一生、升往西天極樂世界的最後一程,得道的高僧在焚化後,多能得到珍貴的舍利子。
荼毗大典的儀式在海潮寺多次舉行過,最為轟動的一次是太虛大師的荼毗大典,他提倡“人生佛教”的教義,對我國佛教界思想的發展和延伸有著深遠的影響。他也是第一個提出對佛教的改革,以適應科技發展的社會需要,更是第一個到歐、美各國傳播佛教的中國僧人。
當年太虛大師,在上海的玉佛寺圓寂後,軀體恭移到杭州的海潮寺舉行了荼毗大典,得到三百多顆彩色的舍利子,足見禪師其修道之深、佛法之玄。
佛法森嚴的海潮寺,還與人間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有關聯。梁祝在萬松書院同窗共讀、同塌而臥日久生情,喬裝為男孩子的祝英台對梁山伯暗生愛慕之情,當祝英台回上虞老家探親時,梁山伯相送十八里,走到了草橋門外一口長著幾棵小樹的水井邊休憩打尖,英台為使山伯知道自己是女兒身,便將自己的髮髻打開,秀髮披肩,並讓山伯和自己一起對著井裡水面相看,說道:
“山伯,你看水裡有二個人影,一男一女笑盈盈”。看著梁山伯不解樣子,英台又作詩道:
古井平如鏡,雙雙照人影,
樓台來相會,天合地配成。
只可惜呀,木訥的山伯對女孩子的一往情深毫無領悟,英台只能悵然地在錢塘江邊,海潮寺的渡口登船而去。回家後,因馬家死死逼婚,祝英台在父親的嚴命下,只得和馬文才訂了婚。梁山伯聞訊後追悔莫及,涕然書道:古井明如鏡,曾經雙照影,
今生已無緣,來世再相逢。
山伯從此終日憂鬱、幽思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聞訊後萬念具灰,暗自發誓,以身殉報山伯兄的痴情。英台出嫁時,在路過梁山伯墳墓時,她執意下轎拜謁兄台,趁人不備,一頭撞上山伯墓前的石碑,殉死,這時,山伯墳墓洞開,英台的身軀跌落到山伯的墓穴中,倆人至此做到了生不能同衾,死也同穴的願望。這時,一對蝴蝶從穴洞中雙飛出,在空中翩翩起舞,飛向遠方。《雙照井》
揚眉
秉燭讀書月映窗,雙棲雙臥竹床涼,
草橋門外錢水落,不解英台秀髮長。
當年梁山伯十八里相送的最後一站是草橋門,就是現在的望江門,而他們休息的地方就是海潮寺,留下兩人倩影的雙照井,就位於天王殿的西北,時至今日,幽幽的古井,還在那裡等著二人再度映襯面容,而生長在井四周的小樟樹,如今已成古木,參天入雲、鬱鬱蔥蔥。
四、海潮寺歷經劫難
從明朝萬曆年建寺起,海潮寺至今已經歷了近五百年的風雨,期間,因社會的動盪而幾經劫難。
(一)古寺屢遭戰火劫難自蓮池大師建寺,至清嘉慶年間,海潮寺始終處在興旺發展階段。富庶的江南人文儒雅,有著大量的香客捐助,廟宇不斷進行擴建,時已建有殿宇、僧舍三百餘間,寺內古樹參天,殿堂坐落有致,蔚為壯觀。僅寺後的放生池就有數畝之大,通聯著錢塘江,但在鹹豐的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太平天國的軍隊攻打杭州城時,因這裡是水陸交通的要塞,戰鬥激烈,炮火連天,古老的僧寺,超然的佛法也不能住擋血腥的屠殺,海潮寺的建築大部被毀。
延至同治、光緒年間,海潮寺在廣大香客和江南眾院的幫助下,被損毀的禪堂先後得以復建,逐步恢復了舊時的景觀。現在的天王殿大樑上,還留有“大清龍飛光緒十六年歲次庚寅十月,轂旦主持間修,記募十方護法貴官紳士緒山長老,同發勝心助資重建”字樣。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秋季,也就是1944年,海潮寺因雷擊失火,當時烈焰沖天,過火燒面積非常大,無人能靠近施救,數天后,這場大火才自然熄滅,而藏經樓、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被焚燒殆盡,僅天王殿和北面的經堂僧舍及部分古樹所幸未曾殃及,逃過劫難,五百年杭城古剎,在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再無力復修了。
時序進入1958年,那轟轟烈烈的大躍進的年代,國家在荒草淒淒的海潮寺遺址內,建起了浙江省的第一家橡膠廠,取名為海潮橡膠廠。勤勞的工人兄弟在被大火蹂躪過的土地上,蓋起了廠房,生產膠鞋和人力車胎。海潮寺留有寺僧被徹底改造成了勞動者,原有的僧舍和經堂作為辦公室、醫務室和職工宿舍被留存下來,而天王殿也被作為了堆放化工原料的倉庫。
隨著工廠逐步發展的需要,僧舍和經堂這些木質的清代建築,逐步被鋼筋水泥的建築所取代,原址上蓋起了辦公大樓、食堂、職工宿舍、工人大學。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人們被火熱的革命激情所激盪,沒有人提出,也沒有人敢提出要保護古建築。抓革命、促生產、促戰備,原杭州海潮橡膠廠也由於“海潮”二字有濃厚的封建氣息而改名為杭州橡膠廠。撥亂反正後,隨著人們思想認識境界的提高,杭州橡膠廠領導和工人們對古代建築的認識有了新的提高,大家認為,海潮寺現存的天王殿是歷史文化遺產,要進行有效地保護。他們把化工原料從大殿中搬出,主動和杭州市文物局聯繫,要求對大殿進行修繕保護,這一舉動得到了杭州市文物局的讚賞,杭州市文物局於2000年7月9日,將海潮寺天王殿正式列為杭州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三代職工艱辛奮鬥,歷盡半個世紀多世紀的歷史征程,杭州橡膠廠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在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中, 公司榮列第349位,中國製造業名列第182位。在世界輪胎企業排名中位列第11名。目前,公司擁有25000餘名員工和上千名工程技術人員。是中國輪胎行業第一家通過了ISO/TS16949汽車工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第一批獲得“中國輪胎產業強制性認證(CCC)”;獲得輪胎出口歐共體ECE認證;獲得輪胎出口美國的DOT確認;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同時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
在浙江杭州人的公司董事長沈金榮的領導下,公司將不斷開發新技術含量高,市場需求量大、綠色環保的新產品,努力使公司成為中國輪胎生產技術最先進、產品最適應市場需要的輪胎製造基地,同時也將公司造就成為世界輪胎企業的一面旗幟,讓全世界消費者用上我們中國輪胎企業生產的世界名牌產品。(三)計畫修復海潮寺
海潮寺與靈隱寺、昭慶寺、淨慈寺在杭州歷史上並稱為“四大叢林”,是著名寺廟。2000年7月9日,杭州市政府豎碑,將“海潮寺舊址”列為市級文保單位。時隔整十一年,2011年的7月9日,杭州市政府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杭州海潮寺綜合旅遊開發項目,計畫將位於錢塘江畔的海潮寺及其周邊地區,打造成一個集旅遊觀光、文化創意、商務辦公、居住休閒、餐飲功能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城市旅遊綜合體。
會上,濱江區委、區政府介紹了參與設計的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新加坡CPG集團新工工程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美國KDG公司等國內外知名景觀建築設計單位的設計思路,並進行了充分地研討。2012年初,杭州市規劃局公布了初步設計方案,向全社會進行徵求意見。計畫在錢塘江的南北兩岸復建海潮寺,分為海潮寺南院和北院,把台山摩崖石刻、海潮寺北院、海潮寺南院,統一形成“三點一線”景觀格局,把海潮寺南院打造成一個旅遊綜合體,增強旅遊服務功能。海潮寺南北院之間,可用水上巴士、漕舫輪渡,形成完整的景觀帶。
《草橋門》
揚眉
草橋門外錢水長,古剎幽深佛法揚;
南北兩院隔江望,共枕海潮入夢香。
(1)、占地面積:
海潮旅遊綜合體的城市設計範圍約889畝:東至規劃西環路,南至規劃永久河及規劃用地分界線,北至規劃聞濤路,總占地面積近60萬平方米。其中,海潮寺南院占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
海潮旅遊綜合體的規劃研究範圍約2025畝:東至東信路,南至濱盛路、西環路、新生路、北至聞濤路,總占地面積約135萬平方米。
(2)、控制新建樓房高度:
杭州市高層對海潮旅遊綜合體的建築高度進行了強制性控制,設計規劃提出:“在德聖地塊有三幢高層塔樓建築,高度控制在150米以內,公共建築高度控制在90米以下,居住建築高度控制在80米以下,裙房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
(3)、塑造“兩軸三園”空間層次(四)幾套綜合開發的設計方案
海潮旅遊綜合體,整體設計方案尚處於襁褓之中,幾大公司展示了自己的初步方案:
(1)、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思路是:著重解決從基地東南部進入規劃區域的交通瓶頸問題,緩解從濱江中心地區沿江南大道通往江北地區的交通擁堵問題。擴展濱水活動空間,接連本地區原本分散的公園和水體,使之形成一個綠色網路;改造原有UT斯達康科研廠房為大型文化展覽設施;在之江地塊和德聖地塊,針對開發區高素質人才,打造開放式SOHO酒店公寓。
(2)、新加坡CPG集團新工工程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的設計思路是:塑造“兩軸三園”的空間層次,使“海潮公園”成為杭州錢塘江南岸的複合型公園,具有“江+河+城”的活力之灣,江南大道沿線形成低密度的研發商務區,又依託海潮寺南院打造佛教文化街區。
兩軸:
濱江自然景觀帶,商業旅遊複合街區,同時引導之江地塊商業的一體化發展。
三園:
六和公園:以自然休閒為主,呼應六和塔,打造現代地標雕塑;
橋頭公園:引入快樂休閒綠地開發理念,增加一定比例的商業文化設施,帶來多元化的公園體驗。
海潮公園:海潮寺南院,則結合佛教文化體驗,對應北岸旅遊景區,形成區域文化標誌。把海潮寺南院打造成旅遊綜合體,可取名為海潮公園,濱江又將多一個主題公園。
屆時,一座有著厚重佛教文化、嚴謹的佛教思想的海潮寺建築群落,將在古老的杭州城東,浩瀚的錢塘江水兩岸重新矗立起來,清幽的海潮寺鐘聲會永遠在碧水青山間迴蕩。